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上(247)

作者:媚骨 时间:2021-10-28 09:19 标签:种田文 穿越时空 科举

  书院中午是有午休,他们住的地方离的书院近,中午还可以让人去接小孩回来 吃个午饭、睡个午觉,等下午了再送过去书院读书。
  只是等他以后到翰林去当差后,中午和下午的这段时间是没办法亲自接送小孩 ,所以就只能让家中的人来接送他了。
  “哥哥,我知道的,你要去当官了,你要没空送我,让阿辰阿午哥送我来就行 了。等我以后读好书,也要像哥哥一样,考中状元当个大官。”小孩好像什么都懂 ,仿佛一下子就长大了似的,他哥送他到书院去读书,李浩鹏也不哭不闹,比在家 中还不知乖了多少倍。
  听到小孩的话,李问忍不住的就笑了,鼓励小孩道,“那好,小宝努力读书, 以后也考个状元回来,咱们就出了两个状元,兄弟双状元。”
  “进去吧。”
  “哥哥再见。”
  “再见。”
  李问送了小孩到书院门口,看着小孩走进去书院的大门。
  小孩回头对他哥哥挥挥手,站在门外的李问看着走进去的小孩,心里有一种难
  言的感觉,他终于是有点明白他阿爹当年送他去书院读书的心情了。
  想起那些年他阿爹每曰带着他到书院去读书的曰子,如今想起来,那大概是他 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日子。想到了家中的爹娘,李问发现他又有点开始想家了,想 念阿奶,想念爹娘和亲人们,想念他的家。


第七章 入翰林院
  这一日,李问与陆知书和同到翰林院报道,接待他们的是一个身材圆润,笑起 来像一尊弥陀佛似的老翰林,姓曹。两个人作为第一天入翰林院的新人,对这里并 不熟悉,由接待他们的曹老翰林领他们去见翰林院的掌院。
  接待他们的老翰林很健谈,路上与他们说了一些翰林院的规矩,和介绍了一下 翰林院这里。
  翰林院前面是办公的公署,后面还有一个很大的藏书阁,地方不算小。
  掌院姓徐,名徐之,面无白须,面上带着一股威严,看起来是一个不苟言笑的 人。从外表看起来是四五十岁的年纪,比接待他们的那一位老翰林要年轻一些,能 够在这个年纪就坐上掌院的位置,大抵都是有一点本事的人了。
  “下官李问/陆知书见过掌院。”李问与陆知书对徐掌院行礼道。
  徐掌院见到李六元,显然没想到他们大成出的第一位六元会这么年轻,徐掌院 的目光看向李六元的眼中闪过一丝点惊讶,不过他很快的就收起来了。
  第一天见到李六元和陆知书,徐掌院对他们两个新人的态度不算是太热情,只 是简单的给他们两人说了说翰林院这的规矩,给他们安排了职务,然后吩咐人带他 们去熟悉下翰林院的工作去了。
  “谢掌院。”两个人谢过了掌院,就跟着带领他们的人走了。
  翰林院的职责是负责修书撰史,起早诏书,成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考考官 等等,用现代的话就是相当于老板的秘书部门。除此之外,翰林院还是个人才储备 的地方,按照大成往年的惯例,一甲前三是直接进入内阁,二甲前面几名也是有资 格进入翰林当差,所以是非进士不入翰林。
  而内阁大臣、大学士与丞相皆是出自翰林,所以有一句话是“非翰林不入内阁 ”。翰林的地位清责,称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往届不知多少的状元榜眼探花都进了翰林院当差,能进翰林当差的都是进士出 身,非进士不入翰林。但是在这翰林院里面,有多少进士是在这里熬了半辈子,都 还在这翰林院里挂一个闲职,能够身居高位的人是寥寥无几。
  就刚才接待他们的曹老翰林,没准还是哪一年科考的一甲前三名里的状元榜眼 或是探花郎都说不定,所以并不是进了翰林院就能一步登天了,在这里能不能够出 头还看你自个的造化。翰林院这地方看起来清是清,贵不责李问就暂时不知道了, 看到在这里从青丝熬到白发的老翰林,李问的心里不由的一阵唏嘘。
  翰林院这里是说清水衙门都不为过,这里挂的大多是闲职。
  他们虽说是皇帝的秘书办事处,然而朝中重要的事务都由内阁大臣和丞相、六 部尚书他们去处理了,落到他们这里的都是一些简单事务,忙的时候可能还有一点 事情做,平常还是闲的时候多。况且翰林院并不是一个真正有实权的地方,他们手 上的权力并不大,所以说翰林院是一个清水衙门也不为过,在这里能捞的油水也少
  翰林院这里挂的大多是闲职,并无太大实权。
  李问被安排的职务就是从六品的史官修撰,陆知书被安排的是正七品编修,两 人同样的都是闲职。他和陆知书被安排到了不同的人的手下做事,所以两个人就去 往了不同的地方。
  大成开国至今都还不到百年,每隔三年就扔一批进士进来翰林院编史,哪来的 这么多史可编。
  所以他第一天到了翰林院,带领他的上官只是让他先熟悉熟悉这里,交代了他 几句人就走了,并没有安排事情给他做。李问不知道陆知书那里有没有事做,他自 己那里就是干坐了一个上午,旁边又没别的人,他连找一个人说话都没有。
  坐了一个上午,好不容易熬到了午休,翰林院这里有一个时辰的午休,提供一 顿午饭给他们。
  翰林院这里有一个提供给他们用膳的地方,领他们进来的曹老翰林给他们说过 膳堂在那里,李问大概的知道方向,过去和陆知书碰了头后。
  路上李问问起陆知书,才知道他同样是闲坐了一个上午,没什么事做。李问无 奈的说道,“我也是这样。”要是在这翰林院里每天都是这么悠闲,他还真的要考 虑是不是要换一个地方去了。
  陆知书是计划调往到地方去当值,他这边要提了申请,还得等吏部那里批准, 按照正常的手续最快也要三两个月后才能有结果批下来。若是陆长平陆大人能帮忙 的话,可能就会快一些。
  李问并不知道前一日陆知书去与陆大人说了什么,不过现在他也不好问,等回
  去再问问他如何。
  除了一甲三名进入翰林院,二甲前几名也有人进了翰林当差,别的人早就到翰 林院了。两个人是回乡探亲之后,近日才回到京城,所以他们到翰林院来当差已经 是两个月之后了。
  两个人一同往膳堂过去吃饭,他们在这里碰到了比他们早到翰林院的章素回。
  “章兄。”好不容易在翰林院见到一张熟面孔,李问的面上露出笑,与章素回 打招呼。他们三个人一起打马游过街,也算是一起经历了一回同甘共苦过,有过革 命的友谊。
  陆知书同章素回颔了颔首,算是打了一个招呼。
  “李兄,陆兄,我一直未见你们过来,你们是今日才到翰林院? ”章素回是京 城人士,早两个月前就进了翰林当值了,他一直都没有见李六元和陆知书过来,到 今曰才见到他们。
  “是啊,我们今日刚到。”李问摸摸鼻子,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
  也就只有他和陆知书两个人心这么大,别人若是能进入翰林当差,是恨不得隔 天就到翰林院来报道,而他们两个人还跑了一趟老家,隔了两个月才到翰林院来报 道,他们怕是最后到翰林院来报道的人了吧。
  “哈哈,无事,早几日来和晚几日来都一样。你们家离的京城远,来回一趟所 需的时日要不少了。”章素回知道两人是到膳堂来用膳,他对翰林院这里已经熟悉 了,因而就自荐带他们一同到膳堂去领膳食。
  膳堂这里每日提供给他们的是两素两荤,肉并不见多少,都是清汤寡水。
  说来也是,大成建国至今还不过百年,国家本就没什么底蕴。武帝那个时候带 兵打了那么多年战,整个国家到处都是生灵涂炭,那会不知饿死多少人。等昭宗帝 登基之后,前面休养生息十余年,大成才慢慢的恢复过来,百姓过了一段好的日子
  然而,随着这些年昭宗帝日渐年迈,不大管事,董相把持朝政,朝中官吏贪污 ,再加上这几年到处各种天灾人祸不断,朝廷连年赈灾,因而国库里早年存下的那 点银粮都用完了,如今朝廷连各地赈灾的银粮都拿不出来,就连边疆的数万将士们 的粮饷都拖欠了三年没有发下去。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