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现代耽美>

关键客户(26)

作者:prove 时间:2024-05-13 09:39 标签:年上 直掰弯 职场 职业 现实向

  “我能,但最好不要。”林奕然道,“如果我去谈,甲方就会认为你起不到决策作用,以后有事儿都会找我。甲方不会重视你,以后你去谈判就更难了。”
  “林哥,以后再说以后的,现在我想闪耀与澜海快速合作,完成这季度任务考核。”你是怕甲方找你,耽误你时间吧。你宝贵的时间是要陪老婆,还是出去“照顾”别人啊?
  陈夕心中猛然窜出股火,压着火劝自己:我不能跟他喊,要冷静,现在是求他帮我谈单解决问题。
  “甲方电销团队40人,每天人工成本就大几千,不能没有线索。渠道公司线本高,晚一天与澜海合作,他们就损失一天利益。”林奕然说,“这时候你要绷住,等甲方主动联系你。”
  陈夕脑中天人交战
  2号丧失理智:万一孙兴顺不联系我,我就折了!
  1号不停地吼:都火烧眉毛了还让我等,我等你妈啊!
  3号终于不做好人:林奕然你TM出的什么馊主意!
  现在时间紧迫,软的不行只能来硬的。
  陈夕眼睛扫了圈周围的空座儿,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音量小声道:“你睡了我,又不想管我?”你都不要脸,我要脸做什么,脸皮能替我签单么?
  林奕然:……
  陈夕索性破罐破摔,恶狠狠道:“你帮不帮我?”
  林奕然心想:我不是不想帮你,是真不能帮你,道理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你怎么就不听呢。
  “我……”谈判高手一时语塞,感觉这情况怎么解释都是在狡辩。
  不过索性快要赴约,林奕然撂下句:“我马上要去见甲方,时间不够了。”没等陈夕说话,长腿瞬移到门口,直接开溜。
  刚撩我不是挺凶的么,怎么让你谈个单就不行了?
  陈夕要被气死,睡完啥也没捞到,感觉像是被白嫖。
  林奕然总是能在陈夕濒临爆发的边缘反复蹦迪。


第23章 名单
  陈夕像块蓄电池,周末休息充满电,周一到周五连续耗电工作。今天是周五,即将没电的电池异常疲惫,凭借意念咬牙硬挺。
  早八社畜做完操去培训,陈夕听得犯困,但是旁边的张元吉却是听得津津有味,不时会将培训重点认真拍照。陈夕想不通人脉关系户为何要乐忠于产品培训,难道张元吉要亲自谈单么?
  再看后座儿的李华、刘雪莹也是在认真听培训。KA签单拼的不是人脉么?就像林奕然每天都组局,给人喝迷糊单就签了。KA与客户谈单通常会弱化产品部分,陈夕搞不懂KA是搭错了哪根筋,这么认真地学产品知识做什么?
  海里的鱼本就不多,开航母的也要下海捞鱼,这让渔民可怎么活?
  培训结束后,李华问陈夕:“王总培训的课件你有么?”
  产品知识培训课件澜海入职就会发,商务人手一份。
  “李哥,你入职KA的时候没发课件么?”这才两周时间,就改口叫“王总”不叫“王爽”了,看来她没少洗脑啊。
  “发,但那时也没人讲,就懒得看。”李华说,“之前没想过产品知识这么有用,多亏这几天来培训了。”
  李华对谈客户、把控客户是强项,专业度确实有欠缺,但提案时遇到客户可以带着策划一起去。李华都快40岁了,学习能力不如刚毕业的大学生,对产品知识接受的慢。陈夕觉着,李华真的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学产品。
  “李哥,我有培训课件,一会儿转你一份。但是你培训完了能记住么?”课件我只在入职考试时看过,要不是王爽培训,产品知识都快忘光了。
  “记不住就多看几遍呗。”李华坦然,“我来澜海之前是做传统媒体的,10年前与客户谈单确实只靠‘喝’。但现在时代变了,甲方的选择渠道有很多,媒介平台也有很多,我只靠维护客情签单,确实不够。”
  “上个月我以行业专家的身份为甲方提供营销策划,对方操盘手问我‘CPA多少、线本多少、客资成本多少、有效转化多少?’直接给我问懵了。”李华之前卖的都是电台、报纸等展示类广告。他的客户属性与陈夕完全相反,大多是以曝光品牌slogan,维持品牌形象为需求,却没想到这类客户现在要求效果转化。
  陈夕难以置信道:“现在品牌户都这么卷了么?他们还能挨个人问‘你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我们品牌的?’并且消费者看到广告当时不一定购买,可能很长时间才下单,甲方要效果也没有意义啊。”
  “是啊,我跟甲方聊品牌,他们跟我聊效果,完全不同频。”李华叹了口气,“我是以广告策略角度来与客户沟通,但甲方只在意结果。最后我说服不了他接受我的创意,他的操盘手不同意投放没有精准数据的广告,直接谈崩。”
  要做实“行业专家”的身份,就要了解所有投放媒介。
  所以李华学习产品知识是要能与甲方不同层面的人接轨,保持有效沟通。
  “有时候挺羡慕你和马哥的,你们从商务过来对产品知识熟悉,不像我‘半路出家’,传统媒体的谈单固有思维已经形成,很难改了。”
  陈夕心想:李华与林奕然同岁,都是88年的,他们都是比自己大10岁的老男人。快40的人,都那么有干劲儿,我这20多岁的小年轻,怎么能输呢。
  小年轻回到工位,扯了张便签,写上:“努力工作,好好赚钱”,贴到办工桌正对着自己最醒目的位置,给自己打鸡血。
  “最后一天了,加油!”陈夕小声对自己说。
  “咋的了你。”张元吉在对面剔牙。他的面条吃光了,陈夕还剩大半碗。虽然平日陈夕食量也不大,但今天格外寡郁,满脸写着“丧”。
  明明早上还给自己加油打气的奋进少年,在历经一上午约访客户接连失败后,中午情绪一落千丈,客户能牵动陈夕的所有情绪。
  “张哥我真羡慕你,关系硬,能摇人。我这打电话不提人,客户都不跟我聊啊,签单也太难了。”李华羡慕陈夕精通产品知识,陈夕羡慕张元吉人脉广,张元吉羡慕李华是行业专家,一个羡慕一个。
  “哈哈,我都不知道哪些公司有预算,嘴还笨,没你们带我根本签不了单。”张元吉说,“姓王的是产品知识专业,马哥是方案策划牛逼,我就认识几个人,咱们KA各有所长、互利互惠。”
  “可你们都有专长,我什么都不行事儿,没有项能拿出手的。”
  都怪林奕然拉我上贼船,我就TM不该来KA!
  “啧啧,你看你这说的是什么话。”张元吉说,“我们是各有所长,你是融会贯通,只不过贯通的不够彻底。”
  陈夕耷拉着头:“就是说我什么都会,但又什么都不行呗。”
  “呃……”话虽如此但不能说这么明显,张元吉委婉地换了个表达方式,“你要是什么都行,不就成林哥了么。澜海这20年也就出1个林哥,只可仰望不可逾越,你放平心态,比不过正常。”
  KA对综合素质有极高的要求,不会审时度势的、不带脑子的、吃不了苦的都做不了KA,满足如上条件的销售已是浪里淘沙,能站在KA顶端的可谓凤毛麟角,林奕然就是这凤毛麟角。
  林奕然产品知识专业,方案策划牛逼,人脉又广,一个人顶王爽、马龙飞、张元吉三个人。最重要的是,他长了张谈判专用的嘴,面访谈判林奕然若是澜海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销售的至高点是KA,KA至高点是林奕然。
  午休时间陈夕没午睡,在工位上继续工作。KA级别比商务高,考核自然比商务重。他想再努力点儿,完成考核。
  陈夕打开电脑,正要像往常一样在行业网站挑客户资源,突然顿住。
  刚签的石材城客户,仅有5K毛利,诸如此类小单要签20单才能完成季度考核。
  但如果是闪耀这种关键客户,签约一个就足够了。
  李华都能改变工作方式,我为什么要墨守成规地像商务一样工作?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算法

关键客户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