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村霸靠签到系统养夫郎(202)

作者:晟归 时间:2025-05-06 13:19 标签:种田文 穿越时空 情有独钟 系统 天作之合 日常

  或许是因为赚到了钱, 这些日子村里面的争吵都少了一些, 家家户户走出门时脸上都带着些笑。戚长夜让芳娘夫妇接管了枣糕铺子的大部分事情,因着他们两个就住在镇上不用来回在村里往返的缘故,铺子的营业时间也延长了一些,每日售卖的枣糕数量自然也会随之增加。
  以前戚大伯每日会在村子里面固定收上四五百个鸡蛋,现在却已经增到了七百, 更不用说戚家人在镇上做生意也会用到不少。
  戚大伯将村子里的这些有意售卖鸡蛋的人家一家家地排序编号,按照顺序上门收购,时至今日整个村里就没有人家没卖过他们,只要攒到了一定数量就能送到戚家那里换成银钱,一个月下来也能有上近百枚铜钱进账——听说前段时间村子里的几个婶子甚至结伴去抓了几十只鸡崽回来、想将它们养大卖蛋呢!
  除了固定的鸡蛋以外,戚长夜制作酱料的原料及戚家人摆摊用的菜品也要单独在村里收购,这也是戚长夜将村长等人给叫来的原因。青菜可不像鸡蛋这样每家能提供的数量有限,家家菜园里都种了一堆,收的多了势必会产生一些事端,譬如“凭什么先买他家不买我家”、“凭什么他家的菜可以我家的不可以”……这些鸡毛蒜皮的破烂事情势必要有个人来平衡,村长就是最好的选择。
  戚长夜已经绘制好了工坊的图纸,这次的工坊倒是不能像戚家建房那样全部都用青砖碧瓦了,否则按照工坊的面积怕是得定上几十万块砖去,光是这些砖瓦的花费就是一个天价数字,虽说戚长夜手里攒了些银钱,但也不是这么花的。
  工坊采用的是最传统的泥土房子,单是在他们的村子里面就雇佣了五十几个汉子,盖房期间同样也要兼顾着各家各户在地里的农活,时不时地就要放一天假让汉子们回家下地劳作,一来二去地也耽误了不少时间。
  反正工钱都是日结的,工坊再重要也不能耽误了村民们的耕种,这点戚长夜也很是清楚,反正他也不是很急,等到工坊彻底建成时……都已经是一个多月以后的事情了。
  工坊面积极大,被戚长夜暂时划分成了两个区域,一个用来制作蜡烛一个用来制作酱料。蜡烛那边的人数较少,总共只招了六个人做工,酱料处则恰恰相反,一口气在村子里面招募走了十五个人。
  普通工人每月可得三百铜板,中午统一包顿午饭,逢年过节也都会有年礼节礼发放,小徐娘子就是第一批被招进酱料作坊的十五人之一。戚长夜又从酱料工坊里抽了两个人去准备每天枣糕铺子要用的材料,不大一会儿就将这二十一人给安排的明明白白。
  戚家出售的这些物品至今只有赵岁岁一人从头到尾看过方子,工坊众人做工时日尚短,戚长夜并不信任他们,是以很多商品的最后一步都是由着戚长夜或者赵岁岁来亲手完成的,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戚长夜想着等过上一段时间就再去镇里的牙行里面走上一圈。
  总之他们忙碌了许久,等到一切都暂且告一段落时……半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路边的树叶都已经枯黄了。
  戚家工坊也已经在周边县镇里打出了不小的名气。
  这些日子戚长夜一直将精力放在了酱料的密封和保质存储上,这朝代本就不便运输,路途稍稍远上一些就很容易出现问题,辣椒蒜蓉番茄酱等又不像是虾酱那般存在着大量盐分可以保质,冬天还能好上一些,盛夏季节开封以后余下的便很难保存。
  戚长夜为此已经想了不少方法,系统商城里的书籍也被他接连兑换了不少,一连数日研究下来终于见到些许成效,刚好赶上戚老太太的八十大寿,赵岁岁便想借此机会劝他好好放松一下。
  除了最开始的骡子以外,岁哥儿又给家里添置了辆新的马车,马匹是由歩大当家从外头带来的,戚长夜一见就喜欢极了。夫夫两个带着桐哥儿一起回了村子,先是检查了下工坊的运转,再是朝着村长那里走了一圈,忙完该做的事情以后戚长夜又和几个村人进到里屋谈起事情,赵岁岁便和工坊里的几个哥儿妇人闲聊起来。
  “你听说隔壁杨东村的事了吗?”小徐娘子坐在他的身边,嘴上不停手上也同样没有闲着,一边做活一边同赵岁岁闲聊起来。
  小徐娘子在这工坊过的可谓是如鱼得水,她这人本就勤劳能干做事爽利,大事小情都格外认真,没过多久就被提拔成了个小管事和渔哥儿一起管着工坊。
  这大半年来工坊的规模逐渐扩大,先后又在村里招了两次工人,这回倒没仅局限于杨溪村这一个村子,其他村的人也被适当挑选了几个。
  其中就有一个许多年前嫁到了杨东村的杨溪村妇人,赵岁岁见其确实是个干活的人便将她给留了下来,她自己也格外珍惜这份活计,尽管两个村子之间相隔了一段不远的距离,却也仍旧日日上工风雨无阻,来的甚至要比那些住在村子里的人还要更早上一些。
  小徐娘子是个喜欢热闹的,这人自到工坊做工至今不过几月的时间,小徐娘子便已与她熟络起来,平日里常常和她聚在一处闲聊一些家长里短,近些日子杨东村发生的那些事情更是被她给打听了个明明白白。
  赵岁岁连村里的琐事都不太清楚呢,更不用说是已经很久没再去过的杨东村了,他正翻看着手里的工坊册录,闻言随口应了一声:“什么事?”
  小徐娘子朝他的身边挪了几步:“就是杨东村的那个袁童生一家啊!”
  赵岁岁的动作一顿。
  她倒是也隐约知晓赵岁岁和那边不太对付,毕竟当时的很多事情早已传遍了十里八乡,平时便多关注了几分,想着若是得了什么消息也能第一时间传给岁哥儿他们,免得这两个人在镇子里面不通消息。
  赵岁岁一直忙着镇上的事情,已经很久没再想起这两个人了,再提起来时心中也没什么波动,平静地宛如对方只是村子里面随便某个陌生的人:“嗯,怎么了?”
  “前些日子不是他们那些读书郎的什么、什么试吗……”,小徐娘子用力捶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县试还是院试来着?反正就是考秀才的那个试。”
  “听说那袁童生早早就离开村子去参加了,可惜这次又没考上。”
  严格意义上讲,考中秀才才算是科举一途的真正入门,世人常说“士农工商”,却也只有在考取了秀才以后才真踏入了“士”的门槛,这点从袁童生的户籍至今还是农籍便能看出来了。
  村里人对他都尊敬的很,到了镇里童生却只是个好听的名头,随便一个学堂里面都能遇到好几个童生,进了官衙也依旧需要跪拜行礼。
  戚长夜在知晓了袁童生这个人的存在以后就去托人打听了他,原主以前整日呆在镇里鬼混,自有一些独属于他自己的消息渠道,况且袁童生本就不是什么正经的人,打着要静心读书的旗号实则在外面花天酒地……县里镇上的花楼里面就没一个是不认识他的。
  前脚戚长夜刚放出消息要打听对方,后面就有人将袁童生的所作所为给送了过来,这人在镇里着实没做什么正经的事情,玩得甚至比戚五这个原主还花。
  他们这些读书人最好面子,赵家的事情发生以后袁童生更是觉得丢脸,早在考试前的一个多月就卷走家里的所有银钱离开了村里,嘴上说着是要提前过去租个院子静心学习,实际上做的所有事情都和温书搭不上关系。
  戚长夜一直盯着对方,只是没同赵岁岁说,果不其然袁童生今年又没考中。他自己似是也不太在意考试结果,也可能是早有预料,放榜当日就去花楼拉着两个哥儿逍遥去了,直到今日都没回到村子里面。
  若是考中官府那边是会派遣衙役过来报喜的,眼见着放榜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杨东村却依旧没有一点消息,村里人便也都明白了,只将其当做茶余饭后的闲谈话题,打趣两句便过去了。
  “村里人说说便过去了,可袁赵两家却过不去。”小徐娘子摇了摇头。
  “你不知道,那袁童生走时将他们家里的东西给拿了个干干净净,包括他夫郎私藏着的那些首饰衣服都被他给拿去当了,他家供了他这么多年家中本来就没什么银钱,这一下子更是恨不得要倾家荡产了!袁童生新娶的你那个堂弟身子本来就不是很好,出了周家的事情以后一下子就病倒在了床上,听说现在更是连床榻都起不来了……这一大家子老的老病的病,往后的日子可难过喽。”

上一篇:神父

下一篇:路人,但怀了邪神子嗣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