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霸总变假少爷后(95)
侯东澄眼睛一亮:“也就是说,散装产线还是有希望的?”
楚衍点头:“但是得好好调研一下受众群体,才好有的放矢。比如说,现在农村的经销商,到底是个什么章程?他们加价了多少?我们直销的话与他们有多大的利益冲突?是否可以协商谈判?我们的直销渠道又如何保障畅通?直销的经销商又要找谁来代理?”
楚衍朝侯东澄无奈一笑:“这些琐碎,说真的,我一个城市里长大的年轻人,真弄不过唐总他们那些老江湖。要不是他的立场太鲜明,我可不舍得把他赶走。”
侯东澄心下一动,试探着问:“那,你觉得,我跟着唐总一起,到处走走行吗?”
第75章 企业形象
“你想跟着唐总下乡?”听到侯东澄的提议, 楚衍不禁愕然。之前他跟苏行人聊起下沉市场的细节时,苏行人玩笑般的说让侯东澄去历练历练,被他一句话否决了。
因为探寻下沉市场, 这件事本身是很敏感的。明白人都知道, 制造业在一线城市卷生卷死不是长久之计, 下沉市场才是兵家必争之地。
可光看每年从全国各地涌向一线城市的人群就知道, 大家对大城市有多么向往。反过来说,把人派去下乡,无异于流放。
当然, 本质上来讲,是楚衍、侯东澄和唐志勤三人的立场都十分微妙。否则, 按照传统的“不历州牧不入中枢”的习俗, 看重的继承人和干部, 下基层就是为了历练、为了将来能强势回归的。
更多的见识、更宽的眼界, 从来是好事。
奈何,中间夹了场真假少爷的大戏。楚衍真把侯东澄派去跟唐志勤作伴, 要背负的舆论压力就太大了。
但侯东澄有自己的想法:“这段时间, 闫秘书对我尽心尽力, 教了我不少东西。”
侯东澄看向楚衍, 表情认真:“她告诉我,一家企业能否活下来、能否活得好, 最重要的在于市场开拓。有了市场, 才有产品的升级、才有良性循环。而一旦失去了市场, 再好的东西, 也同样会无人问津。”
“在你殚尽竭虑的运营公司的时候,我也想了很多。”侯东澄笑了笑,“我自己的优势在哪?出路又在哪?总不能真去厂房帮人打包吧?说出去也不好听。”
“你不是想开饭店吗?”楚衍忍不住问。
“那得先积累工作经验不是?”侯东澄讪笑, “我在网上看过的,10个开饭店的,起码9个撑不到半年。我想,我大概得是十分之九,而不是那硕果仅存的十分之一。除非我重新接手咱妈的小龙虾摊。但……我去摆地摊,你就太不好做人了。”
楚衍无言以对。
“然后我研究了一下饭店倒闭的原因。”侯东澄仔细想了想,才接着道,“主要集中在员工难管、客人难缠。所以归根结底这是个跟人打交道的行业。
那想跟他们打交道,不得先了解他们的想法?跟着唐总到处走走,了解了所谓的下沉市场,没准我也能开小龙虾连锁呢?”
侯东澄一番话说出来,楚衍简直刮目相看。所谓经商,核心就是把产品卖到个人的手里。所以人和是重点,手握人脉的唐志勤才值得忌惮。
如果侯东澄愿意沉下心来去研究市场,聆听广大百姓的真实诉求,那他将来至少都是个总代起步价。因为很多时候,做市场压根不需要那么多弯弯绕绕,讨了关键人物的喜欢,自然而然的百事顺遂。
侯东澄的社交圈里,但凡有几个掌握着渠道而手中没有产品的人,觉得这个人踏实、跟他合伙有得赚,那些勾心斗角魑魅魍魉自然有人收拾,压根犯不着侯东澄去操心。
当然,这个境界,侯东澄未必能达到。但他想走这条路,确实可以试试的。再怎么说,都能为他以后开饭店积累点为人处世的经验,稳赚不赔。
“不过……”侯东澄挠了挠头,“按照我跟元宝哥的讨论,我要是跟着唐总去做调研,你估计得挨闲话了。”
“那倒是小事。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外人对我一时的误解,时间长了总归是要解开的。”楚衍灵机一动,“或许……还能在网上带波节奏呢?”
侯东澄:“……”
侯东澄:“求求你放过我们吃瓜群众吧!一天到晚的想溜着我们玩,你良心不会痛的吗?”
“但是借此宣传妙言坚决不放弃产线上的女工、不放弃对基层妇女的关怀,能让妙言积极向上的企业形象更上一层楼。”楚衍理直气壮,“我从来不骗人,我有未婚夫的人都不怕吃瓜网友们磕CP,你怕什么?”
侯东澄:“……”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不是怕,而是同为吃瓜群众的兔死狐悲?我的好弟弟嗳,你怎么什么事都能搞到网上去啊?呱呱直播没把你搞去做主播带货,真是巨大的损失啊!
楚衍一向行动力强悍,有了灵感后,他立刻安排了起来。首先跟唐志勤进行了一番长谈,恳请他多多照应侯东澄。
唐志勤自然不会拒绝,他与楚衍之间主要是立场问题,但只要他离开了妙言,跟柳靖彻底脱钩,双方很难再有冲突。更遑论楚衍还私底下承诺了他一些好处,他就更没意见了。
与唐志勤谈妥之后,就是安排侯东澄各种出门事宜,安全为重中之重。
最后,当然是网络节奏部分了。
消息一出,老合作对象的呱呱直播的弹幕纷纷表示了无语。
【我再信假少我就是个棒槌!】
【好了,这题我会,又双叒叕是引流的烟雾弹对吧?】
【谢邀,我已经买够一年的存货了,别遛了,再遛我也没钱买了。】
放瓜的闻九玉差点笑出声,带节奏带到楚衍的份上,也是互联网上的一朵奇葩。而且,别看网友们吐槽吐得凶,但对真假少爷相亲相爱这事儿接受度意外的高。吃瓜群众嘛,那都是口是心非的,嘴上天天喊“撕起来”,但实际上更爱看大团圆。
并且,楚衍的目的还真不是炒冷饭这点事。看完楚衍的规划,闻九玉都有点佩服了。
楚衍居然想以侯东澄下乡为切入点,让妙言以及妙言合作方的媒体矩阵,顺理成章的跟网友们介绍妙言的历史与理念,以及楚衍兄弟为何坚持开拓下沉市场、为何决不放弃散装产线的初衷。
这件事确实极具有社会责任感,尤其作为一家以女性市场为核心的企业,切实的维护了女工们和基层妇女的权益。在女性就业率持续下跌的当下,楚衍这一手,狠狠的在互联网上拉了一波好感。
随时监控着网上舆论的楚衍,当机立断的召开了高层会议。
一组数据摆放在了众高管面前,楚衍十分严肃的道:“从双十一之后的疲软状况、以及最近吃瓜群众的反应来看,真假少爷的红利已经不剩什么了。如果想要持续的正向曝光,依靠狗血大戏,恐怕是远远不够的。”
高管们翻阅着楚衍发下来的文件,看到双十一之后一个月断崖式下滑的销量,齐齐变色。双十一的辉煌战果历历在目,不曾想,一个高峰之后,立刻打回了原型,甚至同比往年销量更差了几分。
“造成如此结果的原因,只有一个。”
楚衍看向在场诸位高管,冷静说道:“吃瓜带来的热度,只是偶然的、短暂的。吃瓜群众对瓜田不可能有多深厚的感情,顶多吃瓜上头时顺手买一件。等下次遇到新的热点,她们同样会上头。”
“我们不是专门的娱乐公司,没有源源不断的热点来吸引目光。”
营销中心的负责人徐玉屏头痛的捂住了脑袋,互联网这狗逼玩意儿,真特娘的太难捉摸了。
倒是销售中心的唐志勤稳如老狗,因为他们部门有着天然优势——销售的真实数据,在场没谁比他更清楚。双十一之后固然跌得挺惨,但楚衍最近那波节奏,又再次把销售曲线拉了上来。
果然,等众高管稍稍消化了当下情况之后,楚衍又让闫晓玲重新派发了近一周的数据。
徐玉屏快速扫了一眼,忍不住惊讶出声!她知道楚衍又双叒叕去网上带节奏了,但本周舆情远远不如双十一前后的气势,当时她就忧心真假少爷再不是热点,接下来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