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直播:秦始皇来上工了吗(104)

作者:藤萝浠月 时间:2024-06-06 10:23 标签:系统 直播 基建

  走到一架绿色的高大收割机前面,郭星辰转身跟他们介绍:“这是今年的新款,裕收三号,在去年二号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秸秆打捆的功能。”
  哇!
  无形的赞叹声在众人头顶冒泡。
  就连已经见过并且开过很多现代车辆的嬴政,也在看见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时震惊到失语。
  如此庞大的器物,一个高大的人站在他旁边也显得那么渺小,完整的天镜上,小仙人和几个皇帝站在这个绿色大车旁边,在位面时空的人看来,就跟一小撮儿土坷垃一般。
  徐霞客经过了一处小村庄,看见天镜上出现的这一幕的时候,他正在一户竹篱瓦舍的农家院门前借水喝。
  主人家热情的给他端来一碗水,笑道:“这是凉开水,先生放心喝。”
  在知识不下移、各阶层能以身上的衣服明显辨别出来的时代,身着长衫的人在外面总容易得到普通市井百姓的尊敬。
  徐霞客道谢,双手端着粗瓷碗把这一碗水一饮而尽。
  冒着袅袅炊烟的厨房里走出来一个老太太,对外面的男人说道:“儿啊,你父亲说家里早饭要做好了,请先生在咱们家用一顿便饭。”
  “先生,留下来吃顿便饭吧。”男人便也笑道,“我看这天镜正好到精彩的地方,您是读书人,对天镜上的东西肯定比我们懂,若是能给我们讲讲,就是我们一家人的造化了。”
  明朝万历年间,下层百姓比上面的人对天镜的接受程度更高。
  天镜所展现的是没有教化的世界?天镜上的女人都不裹脚穿衣暴露?
  别开玩笑了,对于他们这些种地都需要租佃别人家的底层人来说,女人裹脚是一辈子都难以达到的的奢侈。
  穿衣暴露的问题就更别提了。
  在农家,每当夏秋季节,直接光膀子在打麦场干活儿的人比比皆是。
  虽然这只是针对男人来说的,但他们对穿衣服暴露不暴露的问题总归没有城里人敏感。
  这家农户的孩子还咬着手指头,一会儿看看徐霞客一会儿看看天镜。
  徐霞客笑了笑,点头应允了。
  很快,左右的邻居都知道罗家人留下来一个读书的先生一起看天镜,纷纷提着自家的食物过来。
  天镜上的很多东西,他们看得都不太明白。
  听说读书人什么都懂,听先生讲讲,能涨个见识就是这一辈子最大的机遇了。
  其他地方,比如国子监茶馆等地方,也聚集了很多人。
  “我就不信,一群不知礼仪的野蛮人,能有什么厉害的大家伙!”京城一家茶馆中,一位翘着胡子的老先生神情轻蔑地说道。
  “就是个注重奇技淫巧的蛮邦罢了。”有人说道。
  许森根本想不到,他们正在听郭星辰讲解大型秋收机的时候,明清时空里有这么一批无论怎么样都看不上这些东西的人。
  唐宋几个位面的情况要好很多,听到那个拿着一串钥匙的小伙子介绍那个机器,能把玉米棒掰下来直接打成子,充满想象力的唐宋人士把天镜当成一个天上世界。
  “---这里是出子口,”郭星辰指着一个高高凸起的仓斗说道,“这里大约能装一亩半的玉米子。这里,是吐秸秆的地方,直接就打成捆了,出来的东西可以买到收青储饲料的养殖场,环保的同时还能创收。”
  随后,是司机楼里面的介绍,有风扇还有小空调,保证司机在高温室外操作也不会被热到。
  看到这里,农家院儿里的人都懵了,向被大家围在中心的徐霞客问道:“先生,他们的风扇那样小,也没有个那的把手,怎么扇啊?”
  徐霞客:乡亲们也太高看我了。
  许森家里没有风扇,只有空调,也难怪才看直播一两天的明朝百姓们不明所以。
  至于空调,连是哪两个字都不确定的明朝百姓们直接忽略了。
  介绍完了功能和外部性状,郭星辰又给他们说这个收割机所用到的发动机型号,以及它的用油量。
  这下子连刘邦刘彻等人也懵了,什么缸什么油啊。
  “政哥,你知不知道他说的什么缸是什么意思?”
  嬴政:“应该是发动机的主体部分吧,记下来,回去了上网查。”而这个发动机的款式,他之前听都没听说过。
  刚搬迁回北京忙着平叛的朱棣,这天是出了北京城的,因为父皇就在天上,就算这两天京城出现了什么问题他也觉得很稳。
  出门在外还看着天镜,听不懂的便让人记下来。
  比如现在,跟在他身后的侍从文臣,此时就被要求记下来“上网”两个字。
  朱棣心想接下来的时间,他最好不错过天镜上皇帝们的一举一动,好看看秦始皇和汉高祖是怎么上网的。
  康熙今天不想看折子了,手抖,再加上天镜的声音时不时在耳边响着,特别容易让人分心。
  也不知道是怎样的神物,当它分成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时候,不被注意到的部分就听不到声音,但是完全不看天镜的话,传到耳朵里的就是四个部分一同发出来的各种声音。
  今天几个皇帝一起出门,天镜没有分部分,若是坐在屋里不看天镜,就能听见很清晰的从天镜上发出来的声音。
  康熙本来还想趁着和臣子们议完政事的这段时间批改几本折子,但是不行,天镜上的声音让他静不下心来。
  于是雍亲王胤禛被叫过来先把折子过一遍,然后提炼重点给他皇阿玛。
  砰嗤嗤!砰嗤嗤!
  突然一阵奇怪的声音入耳。
  特地在窗边看折子的胤禛抬头一看,就看见刚才安安静静的那个绿色大家伙正在微微的震动起来。
  讲解这个机械讲解的头头是道的那个小伙子,此时正坐在司机楼里。
  许森问能不能发动一下看看,郭星辰答应了,还说可以让他们在农机厂试开一圈。
  不过没人会开,就由郭星辰演示。
  风扇的开关是处于开的状态,上次试开之后根本就没关,机器发动起来通上电,置于司机前方的小风扇就嗡嗡转动起来。
  农家院中,还在跟先生研究天镜上风扇的百姓们集体震惊。
  深宫中一直处于神隐状态的万历皇帝突然召集臣子们上朝了,不为其他,他想要天镜上那个神奇的风扇。
  至于盼着去天镜,根本没有那回事儿。
  他的心态和汉成帝有些像,因为自己太懒政,而自家太祖爷又非常勤政,太祖爷生前还立了宦官不能干政的牌子,他没一样听□□的,自然害怕见到祖先被揍。
  不过,天镜上的这个风扇,比从海外舶来的自鸣钟还有趣儿呢。
  无独有偶,乾隆也被这个自动转的风扇惊艳了,此前担忧国家境况的心思褪去,他非常感兴趣的叫人把此时还在这里当官的仅有几个传教士叫过来。
  询问,西洋是否有这样的风扇?
  他登基后虽然遵循大行皇帝遗志把滞留在国内且没有居住证的传教士,进行再一次驱逐然后深锁国门,但那只不过是对西方那个罗马教皇的警惕罢了。
  这丝毫不影响他对西洋舶来品的兴趣。
  至于让自己国家的匠人制作那些奇技淫巧,乾隆不是没有做的。
  当年,他皇祖父在畅春园设了一个蒙养斋,从全天下征集各方面人才进行研究学习,江南著名数学家梅文鼎就曾在蒙养斋研究数学。
  乾隆登基之后,蒙养斋并没有撤。
  但是提升这些科举征途之外的杂牌读书人的地位,让他们研究有利天下的东西,就别想了。
  乾隆最关心的是能不能造出夕阳自鸣钟,而现在他关心的是,西洋此时有没有这种会自家转的小风扇。
  如果有的话,叫十三行进贡一批过来。
  小风扇一下子成了热门,因为在三国、唐宋位面,很多人也盯着那个自己悠悠转起来的小风扇看了好久。
  比起那么大个机器,小风扇还是比较容易仿制的。
  就是不太知道它能够自动转的道理是什么。
  这些人不知道的答案,在看直播时间最长的秦汉人那里却不是问题。
  他们都有人在研究电了。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