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直播:秦始皇来上工了吗(187)

作者:藤萝浠月 时间:2024-06-06 10:23 标签:系统 直播 基建

  许森心疼所有和太伯爷一样的那个时代的年轻人。
  军队方阵过完,是坦克。
  如今经过很多代改良的坦克,如同一头钢铁巨兽。
  伍堂看着边哭边笑,然后转头问许森:“这是我们自己造的吗?”
  许森点头:“不仅这些,还有天上的战机,水中的航母,我们国家都已经都独立制造。再也不需要仰人鼻息,没人敢欺负我门了。”
  “没人敢欺负我们了!”伍堂喃喃重复这句话,抽泣声却更大了。
  如果我们一直都是外人不敢欺负的,那次进城的芳芳是不是就不会被那些倭兵抓走?
  许森无声,拿了一张纸巾等着,等到伍堂抬起袖子才递给他。
  伍堂说了声谢谢,抓着纸巾就蹲到前面,全神贯注地看着屏幕上随着音乐鼓点,一个个出现的新式武器,由指挥官指挥进行的演练。
  飞机可以喷射彩虹烟雾,它们还可以在空中写出祖国生日快乐的大字。
  伍堂的脸上渐渐开始浮起笑意。
  嬴政等人却,神色复杂。
  刘彻是对现代武器了解得最多的,卫青还在的时候没少买武器模型来看,但是跟国庆阅兵的这些比起来,他们以前了解到的就像是玩具枪。
  十几分钟的高冉视频很快结束,伍堂的心情也平静下来,他站起身,看着许森时,被激动的泪水浸润过的眼睛明亮、温和。
  “小仙人,谢谢你叫我来这个地方。”他笑道,“我一定会把前路的光明,转达给我们村我们县的所有人。”
  许森:“太伯爷您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好了,不用这么费力宣传88的。”
  “小仙人,你还是叫我伍哥吧,伍哥亲切。”
  许森笑道:“好,伍哥。那你也别叫我小仙人了,你叫我小森吧。”
  “伍哥,那你现在能和鱼丸汤了吗?这都是我特意给您,给你做的,吃饱了我们好上街去看看啊。”
  伍堂心情复杂地答应了。
  自家真能走这么好的一个后辈?
  他很想问问能不能自己不吃给家人们捎回去,但又觉得跟一个如此仰慕崇拜太伯爷的小孩子这么说话,有种变相在要东西的感觉。
  虽然咱们队伍在八十年前很穷,但也不能跟后辈儿要东西啊。
  伍堂坐回了茶几旁的椅子上,刘邦也跟过来,就坐在伍堂旁边,伍堂拿起勺子都不知道该不该吃了。
  记得别人都叫他汉高、祖,伍堂说道:“先人,请问您有什么事吗?”
  头一次被叫先人的刘邦表示这个称呼很好,笑笑点头,语气也非常亲切:“小伙子,你先吃。你一边吃,我们一边说话。”
  嬴政坐在了伍堂另一边:“正是,朕也有些问题想要问一问。”
  如果他没有记错,这位是秦始皇。
  伍堂正襟危坐,说道:“我知无不言。”
  刘彻:“你读过书?”
  李世民提醒:“别忘了吃,吃着说着。对了,朕是唐太宗李世民。”


第136章 盛世宝宝
  伍堂一个人吃几口,才发现这些人都坐在周围看他吃,伍堂非常尴尬,想要放下筷子,刘邦看见他的动作就说:“小伙子,你吃啊。”
  伍堂:“---你们有什么话说吧,”
  这干看着我吃我也吃不下去。
  刘邦:“你们那边还打仗?”
  “打的,倭兵、列强入侵,杀死了我们很多手无寸铁的老百姓。”
  “朝廷军队呢?”胤禛本来不想说话的,但他没忍住,“倭兵在当年,连入北京觐见都要等着礼部给他们排日子。”
  所谓的列强,他们连进入中国国门的资格都没有。
  知道他们想要到北京需要多少道程序吗?
  胤禛无法接受中国会被这样的国家打弯了脊梁。
  伍堂对他印象最深刻,看了一眼说道:“前些年太后当政,对外国联军非常友好。朝廷,只是列强的走狗而已。”
  说完,他捧住鱼丸汤碗狠狠地喝了一口,“所以我们普通的老百姓过得非常艰难。”
  你们没有看到过努力挤火车的普通人,也没见过一到冬天到处都是尸体的街头。
  胤禛想到刚才看到的阅兵画面,心口揪扯的厉害,□□还是那个熟悉的□□,但门前的平整开阔路面,路面上走着的军容整齐的军人,都预示着那里已经彻底换了新天地。
  怅惘是有,却远远不如得知治下百姓被西方那些小国踩入尘埃的事实痛心。
  其他皇帝并不关心胤禛的复杂的心情,这次是嬴政问了:“你们那个时候的军队真的做到了不拿百姓一针一线?怎么做到的?”
  在嬴政的意识中,当兵,打仗,从来都不是为了保护,而是为了发财。
  李世民认同,谁说不是呢。
  朕是天策上将不错,但以前领导的战争,都无法完全避免士兵抢掠百姓的状况呢。
  别看伍堂是个做苦力的,他却在县城做工时学了不少东西,当下回答嬴政:“因为他们是一支有信念的队伍,我们从一开始就知道我们是为什么而打仗。”
  许森提醒政叔:“我们的兵哥哥现在也是这样的政叔,你们忘了前段时间的地震吗?都是兵哥哥深入灾区救人的。”
  而伍堂这个普通的汉子,听到这些目光也十分坚定地点头。
  嬴政沉默后说道:“受教了。”
  牧民愚民,是他们管理天下的办法,这里却是要先开民智,兵不再是等同于流匪的一个符号,他们是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为什么拼杀的军人。
  军人有信念。
  兵却未必。
  朱元璋也有问题:“那时候没有枪炮,怎么跟那些倭兵打仗?”
  说起倭兵老朱就很难有危机感,但却正是这一小撮人让他的后世子孙吃这么大亏,回去了就练兵,争取一年内把倭兵打成孙子。
  皇帝太多,伍堂回答问题之前都会抬头看一眼。
  心中有数,这位是明太、祖。
  伍堂说:“我们的军人大哥没有小鬼子有嘛,打仗的时候抢他们的就行了。”
  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
  朱元璋好奇:“你们那时候的城市有现在的繁华吗?”
  伍堂:---
  我也不知道。
  “听说海市很繁华。”
  “你们那时候的车子和现在差别大不大?”
  “那时候用电报是不是,电报比电话好造不?”刘彻真的非常认真。
  大家都看向他,还得是年轻人啊。
  嬴政刘邦朱元璋都想,明儿还得让太子跟着来,经常在现代待一待才能与时俱进。
  *
  一圈问下来,皇帝们对这个伍堂的观感都大幅度上升,说话时也从一开始的你变成了现在的小堂。
  小堂觉得很奇幻,偶尔还忍不住悄悄掐一下自己的大腿,好确定这样神奇的经历不是他出门之后饿晕了在做梦。
  但在清朝,却是一片兵荒马乱。
  康熙的确上了年纪,在听到伍堂说他们那个时候的国情和清朝末年的那个太后时,他一口气没提上来晕了过去。
  再次睁眼,一圈孩子都围在边上。
  孙儿儿子一大堆,个个面上带着殷切的关心。
  康熙却从没有这样感到孤独无力过。
  “蒙养斋。”
  一开口,嗓子干哑。
  一少年端着一杯温热的茶水送到康熙唇边。
  这少年是自幼就养在康熙身边的十四阿哥幼子,向来得脸面。
  康熙喝了两口,脑袋偏到一边,在床边这些子孙的面上扫过一圈,竟黯然神伤地发现找不到一个可以交托蒙养斋的人选。
  后世,观那伍堂的态度,他们纵然统治了这片土地数百年,却也没有完全得到天下汉人的认可。
  为什么呢?
  还是民族之间那些伤害。
  比如限制汉人做官。
  九门提督一职,他从来不放心交给汉人,就怕哪天还在睡梦中,被人拿到架在脖子上赶回白山黑水间。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