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想当国师的我却成了太子(69)
李信轻咳一声说道:“也没什么,就是想问五公子,可还有反曲弓。”
还灵一愣:“我已经献于父王,过不多时将作监那边应当会有成品做出。”
李信却摇头说道:“将作监不会做反曲弓的,就算要做也应该是少府做。”
还灵微微一愣,脑子开始飞速运转,过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将作监的确不会做反曲弓。
将作监是制作大型武器和国家使用的器械部门,少府则是专供王室。
反曲弓属于个人装备,秦国是不会给每个士兵配备反曲弓的。
士兵参军都要自己准备各种武器皮甲才行,除非军职到了一定等级才会有国家发的铠甲。
实际上不仅是秦国,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这个样子,要不然《木兰诗》里也不会写“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这种句子。
而反曲弓作为杀伤力很大的远程武器,根本不可能放任流通。
所以李信才找上他,想要一把反曲弓。
还灵看着他问道:“父王同意吗?”
李信立刻说道:“放心,自然是同意的。”
他说完又解释了一下,像是他们这样的武将多少有点特权,比如说手上的弓箭只要报备就能拥有两张,当然箭矢是有限制的。
还灵听了之后便点头说道:“可以啊,不过要等一段时间,回头做好我让人给你送去就是。”
李信虽然打了败仗,但并不是没有能力,更何况他打败仗也不完全是他自己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昌平君反叛导致大军粮草被切断。
如果真的是因为他能力不够,以嬴政那个脾气也不可能继续重用他。
后来就是虽然李信输了,嬴政不得不请出王翦,但李信也跟着王翦继续打了下去。
没必要把李信当成战败者。
李信一听顿时大喜过望立刻拱手说道:“多谢还灵公子,需要多少银钱?”
还灵顿了顿,他刚才都没想到钱的事情,毕竟对于他而言做个反曲弓也不是很难的事情。
不过李信倒是给他提了个醒,他斟酌说道:“这东西也无法定价,我亦不懂该如何计算,李郎中令看着给吧。”
既然在嬴政那里过了明路,李信大概也不敢给太少吧?真给得少,他就要去跟扶苏告状了!
嗯,这么点小事情就去跟爹告状好像不太合适。
跟大哥告状正好。
李信倒也上道,听了之后说道:“之前蒙先买了一把弓花费了十金,那弓还不如反曲弓呢,那我就出二十金好了。”
还灵听了之后心念一动,很想问问李信说的金到底是真的金子还是普通的钱。
因为钱币本身也是铜币,崭新之时就是金色,所以有些史书或者历史记载中的那些金其实都是指钱币。
不过他想了想,如果是指秦半两的话,那么就算是二十金也没多少钱,至少不能作为好弓的标准,结合一下李信他们的出身,总不至于真的出二十半两吧?
如果是金子……还灵立刻答应下来:“好。”
李信得意说道:“等弓做好了我一定要去蒙先面前炫耀一番。”
继而他又念念叨叨着说有许多人都想要反曲弓,可惜他们不知道到底是谁做出来的。
还灵有些意外:“那你是怎么知道的?”
李信说道:“末将问了扶苏公子。”
他跟扶苏年龄相差不大,平时来往也多,在听到他各种长吁短叹想知道反曲弓到底是谁做的时候,扶苏没忍住炫耀了一下弟弟。
李信一听就信了,之前很多人都在猜测还灵公子到底是怎么见到王上的。
一介平民想要见到王上简直是痴心妄想,有了这个理由倒也的确能解释得清,不就是王上一时兴起要见反曲弓的制作者,然后发现居然是自己的儿子呗。
李信对反曲弓简直是日思夜想,最后没忍住跑去找扶苏想要见还灵公子,却都被扶苏给挡住了,理由是还灵最近在学习。
通过私人渠道见不到,李信干脆就选择了一个扶苏无法拒绝的方式——主动跑去要求护送还灵公子去庄古县。
还灵听了之后盘算问道:“你觉得有多少人还喜欢反曲弓?”
李信一听顿时十分紧张:“你是不是还想卖给别人,要我说你就别卖了,物以稀为贵,若是缺钱,我多出些钱就是了。”
还灵摆了摆手说道:“不是那件事情,我是想要给治下的黔首找些事情做,总不能让他们一直白吃白喝。”
“让他们服徭役啊。”
还灵摇了摇头:“也不是这么简单,哎,你就别管了,你要是想特殊一点,我可以给你定制弓身。”
李信忍不住凑过来问道:“什么叫定制弓身?”
还灵看着他骑在马上身体大幅度前倾忍不住说道:“这样太危险,你来车上说吧。”
“好嘞。”李信立刻下马也没等车停,直接跳上了车。
还灵看着他矫健的身手,再加上清秀的脸,觉得嬴政对他喜爱值高也是正常的。
李信兴致勃勃问道:“定制是什么意思?”
还灵解释了一下定制的意思然后说道:“你可以自己去想一个喜欢的花纹,到时候给你画到弓上。”
李信挠了挠头说道:“这……这要怎么弄上去?”
还灵笑了笑:“这你就别管了,反正不能太复杂。”
李信想了想干脆说道:“要不你帮我画吧,画成什么样子都可以。”
还灵想了想说道:“也行,不过画成就不能修改了啊。”
李信点头之后,还灵想了想觉得有必要给嬴政那把弓也换一下。
当时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木料所以用的竹子,但竹子就算处理得再好也就那样,真正适合制作弓箭的是桑柘木。
这种木材十分坚硬,做弓箭和农具都很好,还灵准备让小妖怪们去找一找,然后他找时间去弄一些过来。
正好重新给他父王做一张弓,至于什么样子,回头再设计好了。
还灵盘算着这些,李信在一旁则一直在说话。
他算是发现了,李信大概是个天生话痨,不管你跟他熟不熟,反正他总能找到话题。
咸阳的八卦就没有他不知道的,因为他,这一路上还灵愣是知道了许多关于咸阳的事情。
等他们终于到庄古县的时候,还灵着实是松了口气。
只是当他看向外面的时候,就觉得这口气松早了——庄古县的县城破旧得根本不像是一个县城。
第48章
还灵在后世见过的最落魄的村落可能都比这里要强一点。
李信也倒抽口气:“这……这地方还有人生活?”
实际上的确是有的, 从残垣来看能看得出庄古县以前应该有不少房屋,只不过都倒塌了,现在县城里完整的房屋只有几栋黄泥茅草房。
他们在县城门口远远就看到了两个衣着破旧的瘦小中年男人等着。
在见到还灵的马车的时候, 他们十分慌乱地跪了下来。
还灵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这两个中年男人压根就不敢抬头, 哆哆嗦嗦地行礼,说的话口音极重, 李信在旁边皱眉嘟囔了一句:“连雅言都不会吗?”
还灵态度十分温和地让那两个人起来询问他们的官职姓名。
其中一个中年男人小心说道:“在下田生, 乃是山知里的里正, 这位是里中父老。”
里正和父老都是秦国基层小吏的职位,他们甚至不算是官员体系的一员,但是在乡间却十分有权力。
乡间百姓可能不知道秦王是谁, 不知道廷尉是谁, 甚至不知道县令是谁, 但绝对知道里正是何人。
只不过从县令到里正, 中间其实还应该有乡级官员和亭级官员,联想到之前扶苏说这些官员都已经被下狱他就多问了两句。
结果才知道这个父老倒是以前就这个任职, 里正却是临时选出来的。
还灵迎着李信同情的目光咽下了叹息说道:“先去县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