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在古代种田养夫子(96)

作者:过河泣 时间:2023-12-20 11:27 标签:种田文 生子 基建 科举 架空历史

  到了陈书华府上,门房通报后陈书华亲自出来迎沈之洲,沈之洲心里就有底了。果然,二人没聊几句,沈之洲的各种条件才开到一半,陈书华便欣然应下聘书。
  直至回到家,沈之洲还一副恍恍惚惚模样,全然没回过神来。
  然而第二日还有更令人惊喜的:沈之洲接到了两封拜帖,一封来自二甲第二名吴为,一封来自当朝内阁大学士魏静之,从三品大官,两人竟都有意向去矩州!
  惊喜过后,沈之洲难免感到困惑与为难。
  自吴为来给沈之洲道歉过后,沈之洲也有意无意间了解过,知道吴为和陈书华之间的恩怨过节,很是担心两人不能和平共处。
  二人的才学不相上下,不过各有所长,总的来说吴为更博学,能有他加入书院的话自然如虎添翼,毕竟书香世家的底蕴在那里。
  可陈书华的优势更大,要想再找一个这样合适的监院,无异于痴人说梦。
  于是左思右量之后,沈之洲回帖告诉吴为,以书院现下的处境,可能给他开不到和陈书华一样的待遇了,是否接下书院的聘书全由他自己做主。
  魏静之魏大人年事已高,再过几年就到致仕的年纪,忽然接到他的拜帖,当真让人受宠若惊。
  魏大人是先帝在位时的榜眼,在朝为官二十余载,门下学生不计其数,无论是在朝中还是在官学,都声望甚高。
  咋然收到魏大人的拜帖,沈之洲的第一反应自是又惊又喜,可冷静下来便忍不住忧虑。
  崇安帝虽说能带走多少夫子,全凭沈之洲本事,可也不能当真蹬鼻子上脸,把两朝元老都挖走啊!像是何晏清、俞进两人,沈之洲都没动过这个心思,生怕一不小心真让他把人撬走了,崇安帝说不得就得暗暗恼火。
  但是也不好久久不给魏大人回复,沈之洲便在回帖中表示了对魏大人的钦佩之情,代替书院表示万分感激与惋惜遗憾,忍痛回绝了魏大人。
  哪曾想,魏大人竟是自己上书给崇安帝,恳求崇安帝给他在沈之洲的书院安排一个职位,哪怕是处理杂物也可。
  沈之洲听到崇安帝当真同意了魏大人请求时,惊得下巴都要掉了,随即有些惴惴不安。
  崇安帝允诺得这么爽快,倒是让人不得不多想。
  宋清便没这么多想法了,崇安帝怎么安排他们怎么接着就行,左右他们只是办一个书院,既不站队又不谋逆,没什么好不安的。
  于是便准备了大礼,亲自送到魏大人府上。
  --------------------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好卡呜呜呜,不出意外的话下章就回村了!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哈哈哈


第77章 洪灾(修)
  寂静的宫路上,引路太监弯着腰低着头,一路将齐王引到紫宸殿外。守门太监见来人是齐王,舒了一口气,连忙进殿内通传。没一会儿,便出来请齐王进去。
  官员每旬逢五便休沐两日,今日是九月初五,官员都休沐在家。然而紫宸殿内一片沉凝,大大小小的太监宫女皆小心翼翼,大气儿也不敢喘。
  齐王行了礼,崇安帝叫起,命人赐座。
  见崇安帝沉着脸,与平日不辨喜怒的神色完全不同,齐王遂向一旁候着的总管太监李公公问道:“今日是哪个不开眼的惹恼了陛下?”
  这话自然不是问李公公的,李公公苦着脸,“奴才也忧心着呢,齐王殿下可得为圣上分分忧。”
  崇安帝神色稍有缓和,睨齐王一眼,“你为难李忠尚作什么?”随即随手拿起扔在案桌上的奏折,递给李忠尚。
  李忠尚双手接过,将奏折呈给齐王。
  齐王顺势翻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派胡言”四个朱批大字,不由好奇是谁惹崇安帝生这么大的气,一看上奏折的人:赵靖,便猜到了几分。
  看完奏折内容,果真与他的猜测大差不离。
  赵靖是崇安帝的第三子,系皇后所出,天资聪颖、少而好学,三年前被立为太子,同时迎娶已致仕文太傅的嫡孙女做太子妃。先帝在位时,文太傅就教授过崇安帝,后来教授崇安帝的皇子们,是以太子太傅的身份致仕的。
  按理说有太子妃这层关系在,太子应当颇受崇安帝信重,其实不然。
  太子册封后没多久,御史大夫忽然参了太子一本,原因是太子妃的叔父和太子外家的舅舅在贪污受贿、卖官鬻爵。当时的两人一个是吏部尚书,一个是江南都转盐运使,都是朝廷要职,哪一个出问题都无异于在虎嘴上拔毛。
  偏生这两人都和太子关系密切,就算当真没有联合贪腐,说出去外人也不会信。
  后来查清跟太子无关,却已经在崇安帝心里扎了一根刺,时不时想起来,都会下意识忌惮太子。若不是太子一直安分守己,现如今的太子是谁还不好说。
  去岁太子满十五岁,崇安帝采纳了言官的建议,让太子参政。太子前前后后领了几个不大不小的差事,都办得不错,挽回了一些在崇安帝心里的形象。
  今年夏,朗州、巫州连月大雨,雨还未停歇,两地就发了洪水,百姓良田被毁、流离失所。河道总督上书,将灾情尽数上报,请求朝廷拨款拨粮赈灾。
  因着太子这一年多来表现尚可,有朝臣提议把押送灾银的差事给太子。这差事简单却极其重要,办得好了可能无功,搞砸了就是大过一笔。
  崇安帝虽然难免猜忌太子,但心底里清楚太子为人,从另一方面信任太子,便真把这差事给了太子。
  此时崇安帝震怒,却也正因这事儿。
  齐王把奏折递还给李忠尚,“臣弟还当是谁这么大胆子敢惹皇兄生气,原来是太子殿下。”
  见齐王一副不放在心上的模样,崇安帝更是火冒三丈,一拂袖把李忠尚刚拿回来的奏折拂落在地,“不堪重用!朕瞧着太子定是平日过得太奢靡,竟将百姓轻贱至此!”
  这话说得重,连着李忠尚在内,店内伺候的太监宫女皆屏住呼吸,惴惴不已。然而反观齐王,还是那副样子。
  “皇兄若是这么说,臣弟可要替太子叫屈。”
  “屈?他有什么冤屈!这奏折是别人按着他写的不成?朕让他押送灾银,你看看他怎么办的差!”崇安帝越说越气愤,一把将李尚忠捡起来的奏折摔到齐王脚边。
  齐王不紧不慢地捡起奏折,翻开道:“臣弟再看看,两州水患比葵丑年那次还严重,但灾银花销不过半......”
  齐王还没念完,崇安帝厉声发作道:“灾银花销不过半,葵丑年那次大水多少百姓受灾?急功近利!”
  户部拨的灾银只有不够用的,若是太子真这么有能耐省下一半灾银,那可真真是大功一件。怕就怕他为了这功劳,将百姓弃之不顾,造成冤魂无数。
  崇安帝在位期间虽没能继承先帝遗志,扩大大平疆土,却也实施了一些惠民利民的政策,好歹将受战事之苦的大平朝治理得回复不少,也算是一代明君。故而最不能容忍的,便是朝廷命官视百姓如草芥。
  等崇安帝发了好一通脾气,齐王接着道:“皇兄息怒,太子奏折里说了,巫州有矩州送去的灾粮......”
  “灾粮?”说到这个,崇安帝更为恼火,“那西南地界是什么地儿?数十年来百姓食不果腹,也是近几年才堪堪交齐赋税,哪里匀得出一州灾粮!太子不知民生疾苦,你也不知了!”
  见火要烧到自己身上了,齐王这才端正态度,“皇兄想想,今科沈状元不就是矩州的?臣弟倒是记起来,三年前大理寺卿的庶女好像就去矩州做官了,许是有了建树也不一定。”
  被齐王一提,李尚忠作势给了自己一嘴巴,“瞧奴才这记性!月前陛下才和奴才提了,孙大人的庶女正是沈状元家乡的知县。是奴才记性不好,陛下恕罪。”
  崇安帝自然不可能记得这么一个小官,他们这些当奴才的平日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听了什么消息就记下来,总有用得着的时候。这不,当下就用上了。
  经齐王一提,崇安帝倒也隐隐约约想起来了,再有李尚忠递台阶,怒意也渐渐平息不少。想起去年好像矩州知州刚升任京官,便让人去传唤。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在古代种田养夫子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