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剧透我成了千古一帝(36)
其余人纷纷默然,惹不起,惹不起。
殷闵不由一噎,他才不会做随便给人投毒这种事!天幕分明是在说笑而已!
天幕继续播放起画面来。
【“什么?严松清要被押送进京斩首?”
画面中,原本正坐在书房当中在看书的楚王在听到这个消息后,豁然站起身来,转过头,眸光凛然的看向前来通报消息的曹峂。
曹峂也有些着急,身为亲信,他们家殿下有什么事也不隐瞒他,自然知道严松清有在暗中帮助楚王隐藏身份,是以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就前来禀报。
“据说是因为税银被劫那件事,朝中有人污蔑严使君是和匪徒相互勾结私吞了税银,这才要押他进京问罪。”
“荒谬!”楚王冷冷一斥,忍不住一掌拍在了桌案上,发出了“砰”的一声。
“先不说他为人如何,若是严松清当真与匪徒有所勾结,又怎会如实向朝廷禀报?我那个蠢弟弟之前做的那些事先不提,如今连忠臣在他手下都要受到迫害,他这个位置看来也坐不长久。”
冯默言恰巧此时迈步走了进来,见到的便是楚王这副少有的冷下脸来的模样,她刚想说些什么,却见楚王思索一番,竟转身便走出了房门。
二人匆匆跟随过去,见到的却是楚王勒住缰绳豁然翻身上马的一幕。
冯默言一怔:“你这是要做什么?”
楚王道:“严使君当日帮我隐瞒,如今他一朝遭难,我自然不可坐视不理。”
冯默言骇然:“你要进京?这青州便也罢了,你可知京中有多少人认得出你?你不要命了?”
楚王逆着光高坐于马上,闻言说道:“我自然是想活的,但有道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今日我若漠然置之,他日又有何颜面再活在这世上?便是我自己都会瞧不起自己。”
珍惜生命是人的本能,但总有一些事情是要高于性命的。
冯默言蹙眉:“可我们想些其他办法不好吗?”
“你我朝中无人,连具体情况都不知晓又能帮到什么?我便是去信给友人询问,但这一来二去又要消耗许多时间,你我等得,严使君等不得!”
楚王说完,但看冯默言仍旧焦急的模样,叹了一口气,不由柔声安抚:“阿姐,你也知道我并不是没有成算的人,既然决定前去,就不可能是奔着将自己搭进去的,你且放下心来吧。”
说罢便要立即驾马离去,却在这时,不知何时离开又回来的曹峂手里捧着个布包遥声喊道:“公子,带上盘缠!”】
第27章
嚯!天幕上楚王的这一番行为顿时震惊四座, 同时也令许多人不禁看向了同样坐在席间的殷闵,心中的震动可想而知。
其实根据这位殿下在天幕中一直以来表现出的性格来看,楚王会选择救严松清本不是什么值得众人意外的事, 相反若是一点反应都没有才真正值得惊讶。
但是却绝没有人能够想到, 他竟然会选择自己亲身前往!
京中可还有一个厉帝磨刀霍霍, 甚至之前还想过要挖他的坟鞭尸呢!这要是被发现了没死,那下场绝对不可能称得上美好!他怎么敢有这样的胆量?!
陆相深吸一口气, 不禁再次捋了捋胡须, 深刻明白了这位殿下才真正是不显山不漏水的第一人, 一身锋芒藏于鞘中, 不用时光华内敛, 静卧于阁中, 需要时却也立即可震慑世人……他不禁有些羡慕起严松清来, 当然, 他效忠的君王是天庆帝,对方同样是一位少有的英明君主,还不至于因此就改弦易辙, 只不过身为臣子能够有此殊荣, 却不得不令同辈中人心生艳羡啊!
皇帝也不由侧目,不过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在意的当然也不同, 如果殷闵不是他的儿子的话,他或许也会跟着一同赞叹此人有王者之姿, 有能够让臣子心悦诚服追随的本事。
然而对方是他的儿子, 如此不在意自身安危的举动……想到之前对方亲赴疫区的行为, 皇帝身体向后靠了靠,摸着下巴若有所思。
旁观者都如此震动, 就更不要说严松清本人了,他握着笔的手早已停顿在空中,就连墨汁滴在纸上晕开一大片都未曾察觉,直到笔不小心“啪嗒”一声掉落在桌上,这才恍然回神,
然而不知何时,呼吸的频率却已然乱成一片,昭示着他的内心明显并不如表面看起来那样平静。
天幕继续开口解说起来。
【几乎没有任何势力在身后支持,孤身一人前往对于自身来说简直不亚于龙潭虎穴的上京救人,不清楚这段历史的人乍一听可能就会疑惑啊,说你这是奔着把人救出来包饺子大团圆结局呢,还是说想达成另一种意义上的包饺子,只不过自己成了饺子馅?
但前面咱们也已经说过了,殷闵是那种特别理智的人,也就是说真要是一点点希望都没有的话,他也不可能做这种没有意义的牺牲,实在不行事后给人报仇,谁做的损把谁解决了也不是不行,形势如此,没人会凭白挑理。
当然,虽然我们这样说,却也不可否认当事人在这件事上所遭遇的风险,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更加能够体现的出殷闵为人的魄力与品格。
或许是在殷闵的角度看来这件事并不是没有转机,所以才能下定这样的决心,于是——他找上了宁朔帝身边的大太监,也就是我们之前说过的五贼之一的刘茂,给对方送礼。当然啊,他不可能自己亲自去找,那不跟自投罗网一个样吗?只是托了合适的人前去做这件事。】
虽然天幕将这中间的过程简化成三言两语,但细究下来许多人却也不难琢磨得出这其中的难度,先不要说在京城这种一块砖头砸下去,大街上的十个人里有五个是京官的环境中如何隐藏好自己,就说能够找到恰好适合去刘茂面前说话的这样的人也同样有不小的难度。
“楚王为了救严松清,还当真是绞尽了脑汁。”有人不禁说道。
其余人紧紧盯着天幕,然后呢,楚王给刘茂送礼,必然是想让这个皇帝的贴身内侍在严松清这件事上起到作用吧?但前面也说了,刘茂搜刮尽民脂民膏,按理来说一般的东西必然很难打动对方。
【我们都知道,很多时候一件事的形成一般都会包含多种因素和动机,这件事也是一样,身为皇帝身边最近的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钱肯定是不缺的,当时的殷闵拿什么去收买刘茂?
哎,他还真拿出了一样抢手货,也就是抗生素,这玩意儿可是个好玩意儿啊,虽然有过敏几率,但关键时刻说不准能够救命,而且自从楚王明面上死了以后也没人能再研制了,只此一家,绝无分号,珍贵程度上绝对排的上号。】
“抗生素?就是之前说的青霉素?!”
之前说到这个东西的时候,虽然不少人也惊讶过这个东西的功效,也感慨殷闵的能力,但对于其贵重程度却还没有什么具体认知,如今一看竟然连厉帝身边据说搜刮尽钱财的大太监都当做是宝贝,这才恍然意识到这竟然是一样价值万金的东西!
这……还真是个不能当医生的王爷不是个好皇帝了……
恍然间,众人不由想起了天幕曾经说过的一句笑话。
【说起这个,当时的殷闵虽然没有敝帚自珍的想法,但一来古代的医生基本上都是家传之类的,这种敝帚自珍的观念也广为流传。而孝宗又是个比较厚道的人,在他看来这是人家自己研究出来的绝学,病治好了也懒得管医生是怎么医的人,毕竟皇帝又不至于贪这种东西,所以弟弟研制出这种药也没说硬要个秘方,甚至都没怎么过问。
而且当时的藩王连兵权都不让有,殷闵总不能说自己开个厂啥的,那不犯了忌讳吗?所以这个抗生素的提取方法当时也就只有他一个人掌握,暂时没能传播出去。
不过UP主觉得,这里面也有很大原因,是因为当时殷闵在医学上的论调被广泛认为是歪理邪说,很多人虽然认可他的能力,但却不接受他的研究,同时也不重视。
这一点也不算稀奇,毕竟纵观历史,古今中外每当有谁提出一个全新的理论时,刚开始基本都不会被大众所接受。毕竟人们的固有思想根深蒂固,而且你这个新玩意儿才出现没两年,又没接受过时间的验证,怎么能够确定它一定就是对的呢?所以当时的人们对于微生物的存在也基本都是持否定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