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爆改男配命运(155)
一家四口出行,这很少见。起码对共河镇认识赵想的人来说还是第一次见到。
之前都是他一个人来,一个人回。
今天看着他被一位中年男子牵着,替他挡去拥挤的人群,大家不由得好奇了起来。
那个中年男人是谁?
消息灵通之人,一下子就有了八卦的对象。
于是人传人,很快大家就知道那个中年男子便是赵勇军,以前的烈士,现在是英雄。
对于他死而复活之事,大家都没有怀疑。哪怕不是烈士了,他也是真正的英雄啊!
而且人家假死,也是为了执行任务,这可没办法污蔑。如果有谁污蔑英雄,周围的百姓会把人扭送到派出所的。
共河镇的百姓接受良好,赵想习惯了大家的视线,认认真真采买家中需要的物品。
家里打算买了一百斤细粮,因为赵勇军说了要带他们随军,便没有多买。
一百斤细粮,加上家中剩余的细粮,足够吃到他们随军了。
赵爷爷和赵奶奶在买了肉后会去国营粮店购买,他们父子负责采购别的东西。
“我们再割些肉,用来做腊肉,总要给勇军的战友带些特产吧?”
赵奶奶站在肉铺前对老伴说道。
“要得,你决定嘛!家中的肉票都带来了,勇军也带了一些回来,我们可以割个二十斤的样子。”
赵爷爷无所谓,说割就割。
“勇军这一次回来,手中的各类票据我们能用的就把它用了。不能用地带走或是换钱。”
赵奶奶也没想到赵勇军回来除了钱和礼物,还有一大堆票据。
工业票就不说了,肉票接近二十斤,听他说是战友们和部队给他凑的。
因为他们吃了赵家的腊肉,觉得味道很好。便想让赵勇军给他们做几斤带去。
然而赵奶奶可不是那种占儿子战友便宜的人,干脆全部做成腊肉,让儿子给他战友们带去。
“好。”
赵爷爷一副你是家庭之主,你说了算的表情,逗笑了赵奶奶。
“噗,算了,我自己做决定吧!”
赵奶奶挑了上好的五花肉和后腿肉,二十斤猪肉放在背篓里,周围来割肉的人家都羡慕坏了。
有好多人是半斤二两的割,哪像赵家人这么大手笔啊!
本来有人怀疑赵家人肉票来路,可刚才两位老人的对话让他们知道,肉票是赵勇军带回来的,明显和部队有关系。
于是心里那点阴暗思想一下子就消失了。
只要票据来路正当,割多少肉都没有人管。
而且现在举报也没什么用了,反而还会把自己折腾进去。
爷爷奶奶在割肉,赵想和赵勇军便来到供销社买调料。
做腊肉要先腌,所以调料不能少。
根据奶奶的口述,赵想买够了二十斤猪肉需要的调料,然后又买了两包盐,家里的盐也快吃完了。盐肉也需要盐,所以这东西不能少。
“同志,给我两包芝麻饼。”赵勇军在儿子买调料的时候,来到了食品区。
“好的。”
营业员把芝麻饼拿了两包出来递给他,又收下了钱和票据。
“你是赵想的爸爸是吗?”
营业员收了票据和钱没离开,反而轻声询问了一下。
“是。请问同志有什么事吗?”
赵勇军愣了一下后回答。
“就是,你能不能对他好一点,这几年他挺难的。”
营业员和赵想是老熟人了,之前他经常在自己这里买东西,因此在看到赵勇军和他一起出现在供销社时,才会忍不住多关心一下对方。
“我知道,谢谢你的关心。阿想,过来。”
赵勇军对站在一旁的赵想喊道。
“爹爹。”
赵想乖乖走过来。
“姐姐好。”
“你好。”
营业员有些不好意思地回了一声。
“谢谢这位同志,她很关心你。”
赵勇军拉着儿子说道。
“谢谢姐姐的关心。”
不明就里,却还是老老实实说谢谢的赵想。
“不、不用谢,我就是提了一句。”
营业员急忙摆手说道。
“还是要谢的,在镇上还有人关心他,作为父亲我很高兴。”
赵勇军正色道。
他的态度让在供销社买东西的人暗暗点头,这代表他接受了这个嗣子。
看父子之间的相处,行为举止还算亲密。暗中对赵想关心的人都觉得欣慰,这孩子也算是他们看着一步步走过来的,大家自然希望他能有一个好未来。
离开供销社后。
“爹爹,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吗?”
赵想背着背篓,跟在赵勇军的身后。
“没有啊!”
赵勇军疑惑地看着儿子,刚才不是很正常吗?什么事也没发生。
“那为什么让我谢谢那位姐姐呢?”
虽然一句谢谢不算什么,多说一句也死不了人,但是总该有个原因的吧?
“哈哈,因为她很关心你啊!害怕我对你不好,还特意提醒我呢!”
赵勇军大笑。
儿子受大家喜爱,他这个当父亲的也与有荣焉啊!
“啊?”
赵想愣住了。
“阿想,勇军。”
父子俩说话间,已经来到了共河镇场口,赵爷爷赵奶奶早早就在这里等他们了。
“爷爷奶奶。”
赵想小跑着过去。
“爹,娘。”
赵勇军也大步走过来。
“行了,人到齐了,我们回家吧!”
现在不是后世,赶场除了买东西也没啥子好耍的地方,于是一家人便背着买好的东西离开共河镇。
“爷爷,你把粮食分我一半。”
赵想看老人被压弯了的腰,二十斤猪肉由赵奶奶背着,一百斤粮食全在赵爷爷的背上。
“不用,我背得动。”
赵爷爷想要拒绝。
“不行,一百斤可不轻,我帮爷爷背。”赵想直接把背篓托起,让赵爷爷不得不停下步子。
“行行行,你松手吧!”
赵爷爷无奈,只好同意。
赵想背篓里的东西转移到了赵奶奶背篓里,幸好东西都不重,二十多斤的东西赵奶奶还背得动。
一百斤粮食是五十斤大米,五十斤白面,正好一个人背大米,一个人背白面。
“现在行了吧?”
背着轻了许多的背篓,赵爷爷对大孙子说道。
“行了。走,回家。”
赵想站起来,大步在前面开路。
“娘,我来背吧!”
赵勇军想替母亲背背篓。
“不用了,这点重量娘还背得动,你身体就别瞎折腾了。”
赵奶奶想也不想就拒绝了儿子的要求,他身体什么样心里没点数吗?受伤了就老老实实养着,家里的重活都和他无关。
赵勇军被母亲拒绝,无奈地打着空手跟在家人身后。
五十斤粮食对背重物习惯了的赵爷爷和赵想来说,确实不算重。
二人中间只歇了一次,主要是赵爷爷在歇。
“阿想的力气这么大啊?都赶上我了。”
赵勇军看着连气都不喘的大儿子,见识到了翟民口中的大力究竟有多大了。
“是啊,阿想的力气可是我们村最大的,我瞅着你估计也不如他。”
赵爷爷一脸自豪地说道。
“呵呵,好吧!”
赵勇军尴尬地笑了两声,他的力气以前可是他们村数一数二的,可是在赵想这个年纪也不如他。
“阿想,等回去老爹教你几招好不好?”
看到一个好苗子,赵勇军心动了。
“教什么教?阿想的身体不好,之前小翟在都不敢教他,只敢教导一些别的知识。张师父说,要教也得等阿想身体养好了再说。”
赵想还没回答,赵奶奶先替大孙子拒绝了。
“真的?”
赵勇军看向大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