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在年代文里爆改男配命运(40)

作者:蜀江春水 时间:2025-01-26 10:45 标签:穿书 无CP 年代文 种田文

  现在村子里的人谁提起赵想不竖大拇指啊!
  这么好的孩子居然是他们家的,晚上睡觉都能笑醒。
  而放赵想离开的老赵家就别提有多后悔了,特别是赵德,发现家里能干活的只有原来的二儿子。
  老大又懒到连醋瓶倒了都不扶一下,老三每次让他干活就说自己在学习,老小赵圆圆是个姑娘,被妻子和他养得白白嫩嫩,赵德自己都不忍心让她干活。
  没有原主,家里的活全由他和周菊花一起干。
  那些细碎却又繁多的家务活,差点没把赵德逼疯,最后干脆一甩手全扔给了周菊花。
  反正她现在不敢和赵德大小声,给娘家的钱到现在还没拿回来,家中丈夫和大儿子对她十分不满,因此就算心里再愤怒,周菊花还是得把家里的活干了。
  她和赵德一样后悔把老二过继了出去,她都不知道原来家里居然有这么多活要干。
  冬天还好,大家衣服换得不勤,她十天半个月才洗一回。现在几天就要一回,一洗就是全家五口的衣服。
  一个人的衣服不算多,随便几下就洗干净了。可五个人的衣服加在一起就不是小数目的,因此当赵菊花拿着衣服去河边洗时,她仿佛听到所有人都在笑话自己。
  于是她狠狠瞪了同在河边洗衣服的村民一眼。
  “她有病吧?我们又没说她,瞪我们做什么?”
  根本没笑话周菊花的众人皱眉,她们在聊知青的事,因为知青院又有笑话,所以她们笑得有点大声,让周菊花误会她们是在笑话自己。
  “她有病我们又不是第一天才知道。家里最懂事最能干的二儿子被过继了,你看现在来洗衣服的人就换成了她。以前洗衣做饭,都是老二的活。”
  说这话的人是住在老赵家隔壁的田婶,对老赵家的事那是门清。
  “说起来她也是傻,我见过顾娘家的,但没见过像她这样把夫家搬空也要帮衬娘家的。周菊花都忘记自己是赵家的媳妇,以后埋也是埋在赵家的地里。”
  “她要是聪明,就不会偏心了。就算要偏心,也要偏心家中懂事又能干的那个啊!你看剩下的三个娃,哪个会帮她干活的?”
  村里的人看得很清楚,周菊花生下的四个孩子,只有老二最孝顺。
  “我知道的手指有长短,可像周菊花那般死命压榨老二,不把他当亲儿子对待的父母,我也是头回见。”
  住西边的桂花嫂把手上洗好的衣服拧干,放进一旁的木盆里,抬头看了一眼周菊花,发现她一直在盯着大家。
  “瞧,她又在瞪咱们呢!”
  桂花嫂一指,大家顺势看过去。
  果然,周菊花就是在瞪大家。
  “你有病啊,瞪什么瞪?信不信老娘把你眼睛抓瞎?”
  田婶对着她就是一顿吼,她和周菊花住得近,两人经常闹茅盾。
  “我哪里有瞪你们?”
  周菊花可不是个忍气吞声的主,被田婶吼了当场就吼回来。
  “你现在不就是在瞪吗?你一直盯着我们,该不会是想做坏事吧?”
  田婶有理由怀疑周菊花,毕竟她的人品很差,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胡说八道。”
  周菊花气得把衣服往盆子里随便一扔,端着它往另一处走去,远离众人。
  主要是大家的眼神让她很不舒服,仿佛都在指责她,周菊花实在受不了了。
  见她离开,大家像是打了胜仗一样对视一眼。
  “哈哈哈……”
  笑声在河面上响起。
  周菊花脚步一顿,但很快又重新动了起来,只是步子大了一点。
  河边的这一幕赵想不知道,他刚把自留地打理好,扛着锄头回家。发现路边有野菜,蹲下挖了起来。
  刚长出来的蒲公英很嫩,回家用水焯一下,去掉苦味就是一道菜。
  赵想挖了一少,背篓里装了一小半,又发现了鱼腥草,那肯定得挖啊,连叶带根地挖。
  和蒲公英不同,赵想这一挖就挖了大半背篓,直到再也装不下为止。
  出来挖野菜的人还不少,特别是家中的孩子,让大人都打发出来挖野菜了。
  吃不完的野菜还可以用水焯了晒干,冬天泡发后吃。
  过完年,家里的存粮吃得差不多了,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幸好现在是春天,野菜生机勃勃,今天挖了的地方过几天再来又是一片。
  因此挖野菜的人不少,但是大家互不干扰。
  只是小少年们看着赵想一锄头就是一大窝,而他们只能用镰刀这些慢慢挖,心里可妒忌了。
  赵想可不管少年们的想法,他挖够野菜,继续扛着锄头回家煮饭。
  太阳快到正中央了,再不回去煮饭,爷爷奶奶就下工回家了。
  幸好赵想动作快,他刚煮好饭,拌好野菜,爷爷奶奶就回来了。
  “阿想今天又挖野菜了?”
  看到桌上的凉拌野菜,两位老人哪里还不明白,赵想今天不仅把自留地打理了,还挖了不少野菜。
  “嗯,我发现一片折耳根,还有不少蒲公英,便一起挖了回来。”
  赵想除了野菜,还切了一些泡菜。家里有两个泡菜坛子,其中一个泡着红萝卜,时间越久越好,冬天感冒了就用它熬水煮面条吃。然后把自己裹到被子里,很快就发出一身汗,感冒就能好了。
  这算是一种土方法吧,赵想去年试过,确实有用。为此家里专门用一个坛子泡萝卜,平时可以用来下饭,冬天还能用来治感冒。
  而野菜两位老人年纪大了,不敢让他们吃太多,于是泡菜就成了他们用来下饭的主要食材。
  “幸好咱家还有粮,不然就得像赵四儿家顿顿吃野菜了。”
  赵奶奶提到的人是村中有名的困难户。
  他家人口不少,有二十来口人,虽然每年分到的粮食多,但是吃的人也多啊!
  一到春天,他们家的存粮就吃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那点只敢给家中的壮劳力吃,其他人就顿顿野菜,吃到人一脸菜色。
  “他们家也太能生了,不说老人,光是和阿想同辈男娃就有十个,再加上三个女娃,和他们兄弟三人。”
  赵爷爷给赵四家算了一下人口,两位老人,兄弟三人加他们媳妇就是六个成年人了。
  再加上十三个子女,足足有二十一口人了。
  而家中真正能干活的,也就七八口人,这还是算上了两位老人。他们最大的孩子年纪不过比赵想大两岁,半大的孩子也不能当壮劳力用啊!
  因此他们大人干得再多,这家中的粮食也是不够吃的。
  “不说他们了,阿想你别担心,咱家有粮吃,不会让你饿肚子的。”
  赵奶奶怕孙儿听了会想到自己身上,赶紧安慰。
  “我知道的,谢谢爷爷奶奶。”
  其实他的饭量也不算小,只是两位老人养他一个,压力没赵四家那么大。
  再加上有老爹的补贴,才没像赵四家顿顿野菜。
  祖孙三人正吃着,就有人来找。
  “赵四?”
  刚才家人还在说人家,这会儿对方就找上门了。
  祖孙三人有些别扭地互看一眼,然后若无其事地看向本人。
  “幺爸幺妈,打扰你们吃饭了。”
  赵四来得不巧,发现赵家人正在吃饭,他脸上有些尴尬。
  村民平时找人,都尽量避开吃饭的时候。
  现在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你在人家吃饭时过去,人家是请你呢?还是不请好呢?
  怕双方都难堪,因此大家都尽量避开这个时间段。
  赵四来时没想那么多,主要是他心急,家里是一点米粮都没有了。光吃野菜也不行,经过商量由赵四来赵家借粮。
  “赵四,你现在来我家里是有什么事吗?”
  赵爷爷放下碗筷,老实说他也不知道现在要说什么好。
  请赵四吃饭,锅里只有刷锅水。不请吧,一个大活人站在这里,他们也没办法吃。
  “幺爸,我也是没办法了才上门,家里已经断粮两天了,你看能不能借我几十斤粮,让我家度过这段时间?等过段时间,村上的麦子下来了,我跟村里借粮后再还你。”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