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爆改男配命运(79)
梁助理捡起竹鼠,在它身上摸了一下,然后递给蒋镇长。
“这小东西的速度挺快,而且胆子确实很小,我们进来半天才看到一只,而且在我们没有反过来之前,它就跑得不见影子。要不是赵想小朋友厉害,都抓不到它。”
蒋镇长看完把竹鼠放进赵想提着的篮子里。
“这里有笋子,不过应该不算大。”
赵想指着一个表面什么也看不出来的地面说道。
“哪里哪里?”
一群人围着他指的地方仔细观察,结果看了个寂寞,他们什么也没看出来。如果不是赵想用肯定的语气告诉大家下面有笋子,大家很容易就忽视地走过去了。
“没有啊。”
没瞧出什么东西来的众人。
“有,在这里有一条缝。”
赵想指着一条跟针一般大小的缝说道。
“……”
那么小,你那眼睛是装了高倍望远镜吗?这都能看出来。
“实在是太小了,要不挖挖看?”
蒋镇长不是故意怀疑赵想,而是这种裂缝,在竹林里没有一万也有一千,怎么就确定它下面有竹笋呢?
带着好奇,于是蒋镇长提出了这个要求。
“好。”
赵想放下篮子,拿着锄头就挖开。
他挖习惯了,知道用几分力,也知道这样的笋子一般在地下多深的地方生长。
嚓嚓。
一群成年人看着一个未成年人挖笋子,不是他们不想帮助,而是他们都没怎么挖过,对地下的情况不了解,要是不小心挖断了多可惜啊!
果然没挖多久,一根深埋地下的笋子就被他挖了出来。和赵想说的一样,不是很大就一斤多。
“镇长,果然有笋子,它肯定很嫩。”
梁助理在笋子被赵想挖断后,就跑过去捡起了它,然后一脸兴奋地对自己领导说道。
“小同志果然厉害啊!佩服,佩服。”
蒋镇长对赵想竖起了大拇指,如果全国的少年都和赵想这般,何愁国家不兴旺。
“熟能生巧,你们也可以。”
赵想没有居功,他也是挖多了才总结出来的经验,一开始他只能找露天的笋子,地下埋着的他也找不到。
“已经很厉害了,我们这些大人可什么也没看出来哟!”
蒋镇长摆摆手,这已经不是一般的熟能生巧了。像那条缝细得跟针一样,这赵想要是不说,谁能看出来呢?
接下来,跟来的成人都要求挖根笋子过瘾。他们平时不是工作,就是干活根本没时间来竹林发挥一下自己的实力。
“我们不要挖露天的,我们要挖埋在地下的黄泥笋。”
面对梁助理的要求,赵想没犹豫直接点头。
“可以。”
于是接下来所有人都挖到了自己心仪的笋子。
“这根笋子我能带走吗?”
梁助理抱着自己挖出来的笋子问道,它也许不是最大的,甚至还有可能是最小的,丝毫不影响自己对它的喜欢。
“可以啊!”
赵想无所谓地说道,他们共河镇最不缺的就是竹子。竹林走几步就是一片,走几步又是一片。
因此笋子还真不多金贵的东西。
“回头我给你编个提兜,你能提起走。”
赵想看他抱着也不是事,于是提议道。
“好,那就谢谢赵小同志了。”
梁助理听了果然很开心。
“镇长,你要吗?”
赵想秉承着一视同仁的想法,问了蒋镇长。
至于村长他们,都不用问了,一个个不怕脏地把笋子抱在自己怀里不松手,简直没眼看。
“好啊!”蒋镇长果然没有扫大家的兴,接受了赵想的提议。
一两根竹笋还算不上受贿,收下也没关系。
于是一行人过了足挖笋的瘾,又亲眼看到赵想是怎么抓竹鼠的后,高高兴兴回到了赵家。
回来后赵想让爷爷奶奶继续招待大家,他去编提兜。
用家里攒下来的稻草编的提兜,看上去还挺像那么回事。
赵想编了两个,把镇长和梁助理的笋子装进去。
看了看,觉得装一个有些不像话,又各塞了一个笋子进去。
好事成双嘛!
于是蒋镇长他们喜提伴手礼——两根笋子。
中午饭是在赵家吃的,赵奶奶的手艺手,切了一块腊肉,又把赵想摸回来的田螺了砸了取肉烧了。
除此之外,还有炒了一个青菜,一个凉拌折耳根,烧了一个蛋花汤。鸡蛋是家中母鸡中午刚下的,正好用来烧汤了。
四菜一汤,两荤两素,这可是很高的待客礼节了。
“镇长,喝点酒吧!”
赵爷爷把之前儿子买回来的酒,剩下的最后一瓶拿了出来。
“大爷,酒呢我们就不喝了,我和小梁是出来公干的,喝酒可不行。”
蒋镇长拒绝了。
因为他说是公干,因此大家也不逼着他喝了,不然就成犯错误。
于是一群人都没喝,大家就吃菜吃饭。
锅里煮着玉米杂粮饭,一半玉米糁,一半大米。
虽然没有全大米吃起来味道好,但这样的杂粮饭也不是谁都能吃得起的。
一群人吃得很开心,也很满足。
吃完午饭,蒋镇长没有休息,便和梁助理提着他们的伴手礼,去村务室和村长他们开会去了。
赵家人送走蒋镇长后,发现他们带来的礼品里,有一张大团结。
“啊,这么多钱?”
两位老人面面相觑。
“呵,爷爷奶奶你们就收下吧!”
赵想看着钱,知道这钱他们不收,蒋镇长他们心里反而难受。
“真收啊!”
爷奶一脸难为情,这镇长来他们家做客,怎么还给钱呢!
这礼品还能说是政府给他们一家的慰问品,再收钱就说不过去了吧!
“收下吧!我再去打几只竹鼠。”
赵想二话不说,提着篮子就走。
“……那我们听阿想的。”
赵爷爷知道自己和老伴从出生到现在,一直在他们镇上打转,也就当年送儿子参军,去了市里,结果连夜摸黑回家,连市里长啥样都没看清楚。
他知道自己的大孙子心里有成算,又有师父教导,因此他们除了不给赵想拖后腿外,平时有事也和赵想商量着来,并不摆长辈的架子。
“行。”
赵奶奶向来听老伴的话,他说啥就是啥。
赵想打了七只竹鼠,没有人跟着,他的好运气又回来了,不到一个小时就抓到了自己想要的数量。
加上家中那只,足足有八只竹鼠了,他四只四只分开用麻袋装好,提着朝村外走去。
差不多四五点的时候,镇长和梁助理在村长他们的护送下出了村子,两人和村支书他们道别后,离开了赵家村,往共河镇方向走去。
“镇长,梁助理。”
等只有两人时,赵想从隐藏的坡地跳了下来。
“赵想?你怎么藏在这里?”
蒋镇长看着他跳下来的坡地,上面有一大丛灌木,躲个少年在里面确实不容易让人发觉。
“我来送送你们。”
赵想把两个麻袋,一个人给了一个。
“这是什么?”
梁助理好奇地打开来看。
“竹鼠?镇长,你看是竹鼠。”
看完后他便震惊了。
“对,竹鼠。一个袋子里有四只,你们二位一人一个。”
赵想指着袋子说道。
“不行,这太贵重了,我们不能收。”
拒绝的话不是蒋镇长说的,而是更年轻的梁助理。
他们今天在赵家吃饭已经影响不好了,可是赵家人太过热情,拉着他们不准走。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留在赵家吃饭。他们出来公干有补贴,每个人是二两饭票。他们不仅把票留给了赵家,还另外给了现金当饭菜。
因此现在看到赵想送来的竹鼠,别说蒋镇长了,就连梁助理也不愿意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