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爆改男配命运(19)
于是一整个冬天,家中会做鞋子的女子都在纳鞋子,除了过年几天不动针线外,平时手中的针线都没有停过。
“我孙儿聪明,自从他爷爷捡回几本医书后,他就开始自学。一开始还跟他爷爷学认字,很快就把老头子的老底都学会了。没办法,孩子只能自学。幸好他爹当年的课本还在,孩子就一边自学一边看医书的画像认药草。我和他爷没什么本事,只会做点地什么的。孩子能自学医术也不错,以后好歹也是个出路。”
老太太嘴巴可利索了,叭叭就是一大串啊!
村口喜欢八卦的大娘大婶们,直愣愣地听她说话,听完只有一个感受。
老赵家真不做人啊!
赵想多聪明的孩子啊,自学都能认识几百个字了,要是送去学校,搞不好还是个小天才呢!
可惜孩子被耽误了,现在送去读书,过年完就十三岁的少年坐在一群萝卜头中间也不是个事啊!
而且看那孩子是个有心气的,估计也不愿意和一群流着鼻涕的孩子坐一块上学。
“你们就没想过送他去学校?”
终究还是有人问了出来,赵奶奶在村口,赵爷爷就在坝子里和一群男人聊天。
“怎么没想过,只是想子你们也知道,他打小就老实不多话,我们怕他在学校被人欺负啊!”
赵爷爷抽着烟,一脸的为难。
实际上在心里却乐开了花,他孙儿可是有老师的,而且还是高中和大学老师亲自教导,不比大队学校那几个初中毕业的老师强啊!
搞不好他们懂得还没有他大孙子多,毕竟教导孙子的老师可是高中和大学的老师,哪怕他们被下放了,一身的学识可没有丢。
“你的担心不无道理。”
想到学校现在的乱象,不去学校起码孩子不容易出事。
于是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大家也不追问赵想去学校的事了。
“赵想那孩子确实被老赵家的人耽误了,要是他从小就上学,现在肯定有出息。”
能自学成才的人,在村民眼中可不是一般的聪明啊!
可惜这么好一孩子,被他的亲生父母耽误,也许以后只能在老家种点地,顺便给村民治个小病什么的。
“谁说不是呢!”
赵爷爷手中的叶子烟抽完,他敲了敲鞋底,把里面的烟灰都抖出来。
“不过以后你们有人养老,我看想子那孩子是个记恩的,你们千万别误会他,伤他的心。”
老赵家的事村民都听说了,害怕赵爷爷他们误会赵想。既然孩子已经出了狼窝,大家也不希望他再回去受苦。
“我知道,我和我家老婆子别的不行,看人还是有几分眼力的。”
赵爷爷比这些人还要放心大孙子,一个人再怎么伪装,他的眼神也是骗不了人的。
一双清澈干净的眼睛,不管谁见了都会觉得这孩子是个好的。
赵家村的人还没有好好和那孩子的眼睛直视过,自然也不知道那孩子有一双漂亮又干净的双眼。
不过赵想的容貌倒是在村子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是一起到老赵家的人长相都不错,好像也挺合理的。
赵想不管怎么说也是老赵家那对夫妻亲生的,他父母长相不差,他的长相自然也不错了。
就是过于精致了一点,比女娃娃还好看呢!
赵想可不知道大家背后嘀咕他比女人还要好看,他对身后跟着的人视而不见,认真把自己见过却又不知道名字的草拔起来放进背篓里。
这不拔不知道,一拔吓一跳。原来他们乡下居然有这么多种杂草。其中有多少种是药材赵想不得而知,但是光他拔的就有二十几种了,而其中一些他见过但是在冬天没有的草,估计也有一二十种呢!
算下来他们村子周围的不知名草,就有四五十种了。
他这只是在附近转了转,都没有去深山里。山里的植物只会更多,赵想身后跟着人,他现在不会进山,等没人跟着了他就山里去找。
希望可以找一些珍贵的药草,别的他不认识,灵芝他还是认识的。
赵想背着一背篓草回了家,把它们倒在地上,又拿出百草集一个个对地上的草认了起来。
跟在他身后的人见状,瘪了瘪嘴,无聊地走了。
没想到赵想是真的在自学医术啊,还以为他是在骗人呢!
一开始没有放弃的人,现在都放弃了。
他们可没赵想的自制力,也没他的好学精神。但凡他们一个个有心气,也不会一直被困在赵家村当个普通的村民了。
赵想在所有人离开后也没把这些草收起来,而是把它们一个个分开摆好。
认识的放一边,不认识的放另一边。
野菜也被挑出来放在盆里,回头洗干净便可以下锅了。
等爷爷奶奶回来时,赵想已经把它们全部分好了,他正在厨房里给野菜焯水。
野菜不同家养的蔬菜,多少都带点毒性。所以吃的时候一定要焯水,这样可以去除它们的毒性。
焯好水后把锅里的水舀走,重新起锅下油,把它们炒了。
旁边的铝锅里,煮的是红苕饭。
“爷爷奶奶,吃饭了。”
他听到爷爷奶奶回来的声音,住在一起久了,两老的脚步声他都熟悉了。
“好好好,我们临老了还享受到了大孙子的福气。”
一回来就有饭吃,两位老人高兴坏了。
与他们同龄的老人,回到家不说吃现成的,有些还得自己煮呢!
倒不是儿子儿媳不孝顺,而是掌家大权还在婆婆手里,婆婆没回去他们连煮饭的米都没有,怎么煮?光烧开水吗?
所以有些时候,也不能怪儿子儿媳不孝顺,让老人吃不上现成的。实在是老人也得负一部分责任对吧?
赵想一家就不一样,家中的米粮放那里,赵奶奶从没瞒过大孙子,还把钥匙给了他一份,这样他们不在家孙儿饿了也能自己煮饭。
第17章
赵想把自己拔回来的草整理后,就进了厨房煮晚饭。
只是和平时不同,今天的晚饭除了泡菜还有一盘炒野菜。赵想留了一半,打算晚上送去牛棚。
作为徒弟,在师父有难时,他要照顾师父。
这还是赵爷爷跟孙儿说的,他很支持孙儿照顾张百草他们。
而且赵想给东西都有分寸,一直以来给的都是自己弄回来的食物。
至于红苕这个是赵爷爷和赵奶奶一直坚持给的,倒不用赵想另外想办法给主食。
赵想送的都是他上山下河找来的食物,因此哪怕分走一半,两位老人也不会多说什么。
他们一家三口吃一半,牛棚一堆大男人吃一半,不存在吃亏的想法。
等天完全黑下来,赵想背着用大树叶裹着的药草,端着用猪油炒的野菜去了牛棚。
“路上小心。”
两老叮嘱着孙儿。
“孙儿记住了,爷爷奶奶放心。”
赵想摆了摆手:“爷爷奶奶你们回去吧!外面冷。”
他已经来往赵家和牛棚很多次了,而且都是摸黑去的。
赵想甚至觉得自己的视力越来越好,虽然晚上看得不太清楚,但是他都能靠着感觉精准找到正确的道路。
“阿想。”
张百草在外面接应徒弟。
“师父,我今天的事你们听说了吗?”
赵想一来就问道,他今天的事可是村子里的大新闻,好多人都在说他呢!
“听说了,自学成才?”
张百草好笑地看着徒弟,把人领进了牛棚。
牛棚还是和平时一样,晚上靠着火堂那点光照明。
“我这也是没办法了,以后肯定经常采药,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人瞧见了。比起以后被人说嘴找麻烦,还不如现在就把麻烦解决了。”
赵想理直气壮地说道。
“这点做得很好。”
难得老人夸奖赵想,他也觉得赵想这做法好,把后续的麻烦提前处理了。
“我也是担心会牵扯到你们,放出我自学医术的风声,以后就算替人把脉看病,也有个来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