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帝王之路从种田开始(46)

作者:浮世万千 时间:2018-07-01 18:17 标签:种田文 生子 穿越时空 随身空间

  罗昱叫来胡总管,让他给罗金刚安排个事儿干。这人啊, 自己赚钱了,也就不会想着依赖别人了。
  胡总管看了看这个纤瘦的少年,问道:“放在怡情馆怎么样?那边都要俊俏的小厮。”
  罗昱觉得也行,那里人多, 也省得他胡思乱想。又叫阿旺给他备马,直接回了罗府。
  哪知回去才知道罗展压根就没回来,罗昱便想等明天去城外的军营看看。
  结果第二天一大早,便有宫中的小太监来报,说一会儿会有人来宣旨,叫赶紧准备着。
  罗昱一听便知道弘佑帝这是打算把他认回去了。
  等接了旨,换个小太监给准备的皇子袍服,坐着马车进了宫。之后又是一通忙活,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读圣旨,册封瑞王,赐住毓华宫。大殷的皇子十六岁出宫建府,罗昱今年十五岁,也就是说,他还可以在宫里住一年。
  弘佑帝又赏了许多的东西,珍珠翡翠、文房四宝、金银珠宝等。
  接着还要斋戒沐浴七日,祭天酬神,乱七八糟的一套下来,忙活了将近一个月。这把罗昱给急的,他刚跟他哥有了点儿进展,又闹出误会,结果就成了牛郎织女,根本见不上面。
  等终于空闲下来,罗昱赶紧带着侍卫出了宫,直奔军营。结果罗展带着士兵进山操练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他现在身份不同,侍卫长也不敢让他在外面多待,好说歹说,又把他给请回宫去了。
  罗昱觉得住在宫里实在麻烦,跟他哥见面都不方便了。正好何未晞的事还没说,便去找弘佑帝。
  罗昱给他的皇帝老爸见了礼,弘佑帝对于这个新认回来的儿子表达了十分热情的关心,完了爷俩便坐下来说话。
  弘佑帝虽是帝王之尊,但一直在罗昱面前没什么架子,极是平易近人,所以罗昱也不怎么怕他。随后开门见山的把事儿说了。
  “你是说,新成立一个部门,把玻璃厂、瓷砖厂、水泥厂都划进去?”弘佑帝正觉得罗昱整日里沉迷玩乐,想给他找点事儿干,没想到他自己提出来了。
  “不止这些。”罗昱道,“以后还会制造出来更多的东西,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吃穿住用行都可以涉及,但要避免与民争利。不过说到与民争利,我……呃儿子突然想起来食盐了,这个还真算得上与民争利。现在的盐价之所以这么贵,主要是制盐方法有问题,煮盐费时费力,您就没想过换个方法?”
  弘佑帝一愣,问道:“除了煮盐,难道还有别的方法吗?”
  “当然有,可以晒盐啊。”罗昱便将现代制盐法给他的皇帝老爸普及了一遍。
  简单来说,就是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区选择大片平坦的海边滩涂构建盐田。盐田分成蒸发池和结晶池。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倒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常见的粗盐,再溶解过滤,就可以得到食用盐了。
  弘佑帝听得眼睛发亮,赶紧拿小本本记下来,又问道:“还有什么?”
  罗昱赶紧道:“这制盐的法子儿子是拿出来了,您施行的时候可得悠着点儿,得慢慢推进。儿子知道有些大盐商几乎富可敌国,又跟管盐税的官员互相勾结,弄不好就麻烦了。”
  弘佑帝白了他一眼,“这还用你说,朕知道该怎么做。朕是问你那新部门还要搞些什么?”
  罗昱嘿嘿乐,然后道:“咱们再建一个纺织厂,利用水力进行纺纱织布,这个可比人力快多了。不过儿子刚说了,不能与民争利,所以多织出来的布不要放到市场上流通,以免扰乱市场秩序。咱们纺织厂织出来的布可以专供兵部,让将士们也能有新衣穿。”
  罗昱说着说着就有点儿跑题,就比如刚刚说国计民生,马上想到食盐,这会儿又想到了迷彩服,“说到将士穿的衣服,儿子在新世界的兵营看到的衣服跟咱们这儿有很大区别,他们的军服非常结实耐穿,而且颜色也很有意思,是用四种颜色漂染,接近于草木色,也就是说,一队士兵掩藏在森林或者草原上,是很难被发现的,能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真……真有这么神奇?”弘佑帝有些惊讶,“那我们与赫颜开战,岂不是有了很大的胜算。”
  “当然。您知道的,那个世界要咱们这儿要先进许多。”罗昱又说了一遍迷彩服的好处,继续道,“儿子还打算再开一家酿酒厂,儿子有新的酿酒方子,保证比赫颜的酒还要烈。到时候再提纯出来酒精,酒精用来给伤口消毒,也能减少伤亡。至于其他的,等儿子慢慢想。对了,除建的这些厂子,制造火器的军工厂也拔过来吧。这个部门不仅赚钱,还要花钱。”
  见弘佑帝不懂,罗昱解释道:“虽然那几个工厂肯定能赚钱,但是研发火器势必要花钱,您也知道最近投进去多少银子了吧。儿子想了下,这火器的研发也非一两日之功,再这么投下去,那些人就要不干了,所以儿子把这个接过来,自己赚银子自己研发,不用看人脸色。”
  弘佑帝突然揉揉他的脑袋,笑道:“好,有志气。”
  罗昱脸一红,又道:“只是研发些火器,肯定也花不完赚的这些银子。儿子想好了,以后赚的钱,三成用于赈灾,若有什么自然灾害,可以专项从这里拔款,免得到时候户部一时筹措不开。另外三成专供兵部后勤,研发火器、突然打仗所用的粮草、兵备物资都可以从这里出银子。没有战乱更好,就多多的买粮食物资放在库里屯着,以备不时之需。”
  罗昱说得激情洋溢,“儿子就是要成立一个专门造福普通百姓和战斗在第一线的将士的部门。到时候儿子赚了钱,就可以免除各种苛捐杂税,百姓安居乐业,将士上战场也不至流血流汗又流泪,有了这两样,父皇的江山何愁不稳。”
  弘佑帝被罗昱说得也有些情绪激动,连连点头,当即拍板,“好好,就按你说的办,你是要钱还是要人,只管跟朕说。这个新部门你打算叫什么?”
  罗昱道:“国有部,您看怎么样?”
  弘佑帝:“跟六部并列?”
  “不是,这是一个单独的部门,跟六部没关系。最高领导也不是尚书,而是部长。”罗昱道,“对了父皇,儿子还要给您推荐一个人,是我在临江认识的,叫何未晞。我和他一直合伙做生意,别看他年轻,能力非常不错,我打算让他做我的副手,您看怎么样?”
  “行,回头把他叫来我看看。”弘佑帝突然想起来他刚刚说的话,又问道,“你刚刚说赚的银子三成归户部,三成兵部,那剩下四成呢?”
  罗昱道:“剩下的两成自然归父皇您随意调配。还有一成归儿子,您不能光让干活不给饭吃吧。剩下的一成,给我的副手三分之一,另外的给下面的人发工资,呃也就是俸禄。对了父皇,咱们还得加强矿石的开采,煤矿、铁矿、铜矿和石油……这些东西都有用得很,等儿子研制出来蒸汽机,到时候就造火车、轮船、机床……开展海外贸易,跟外国人做生意。”
  “火车?”弘佑帝问,“就是你以前说的日行千里的东西?”
  “对”罗昱点头,“总之儿子脑子里有的是好东西,您只管把最优秀的人都调到我这个部门,我会帮您打造一个繁盛强大的大殷!”
  此时罗昱十分想大手一挥,对弘佑帝说:看,这就是你儿子为你打造的大好江山!
  不过他突然想,这摊子铺的是不是大了点儿,人不都说吗,步大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算了,先给皇帝老爸一个美好的畅想吧,这些东西要完成,需要花费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呢。
  弘佑帝看着罗昱,突然将他拥在怀里,“昱儿,还好你回来了,以后咱们大殷就靠你了。”
  罗昱不知道他的皇帝老爸怎么突然这么激动,他在心里腹诽:怎么能靠我呢,皇帝可是你。


第61章 第 61 章
  之后罗昱又给弘佑帝普及了一下海上通商的重要性以及闭关锁国的危害, 最后道:“父皇,所以我们要积极走出去,不光赚外国人的银子,还要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引进优秀人才。还要引进他们本土的作物,比如橡胶树,对了, 还有玉米!”
  罗昱终于想到被他遗忘了很久的东西,“父皇,朝廷现在虽然严禁私自出海, 但肯定有人会偷偷出去,不然这些西洋的东西也运不进来。您先在沿海一带发个文书,只要有人能将这两样带回来,便可赏金千两。玉米亩产高, 不挑地,现如今百姓吃不饱, 要是有了玉米,就能解决很大的问题,是比番薯都要好的粮食作物。”
  罗昱说着,从怀里掏出铅笔, 画了一张玉米的样子,又画了一张橡胶树。说到橡胶树,他又想到国内就有的杜仲树,都是产胶的, 看来以后还能开个橡胶厂。
  罗昱越说越多,赶紧紧急打住。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就先这些吧,把他说的这些搞起来,这个世界就要翻天了。
  弘佑帝听完,在心里赞叹,这是云辞给他生的孩子,每说出一样就可以颠覆他的认知,为这个国家带来巨大的财富,可比他那三个只知道抢班夺权的儿子强多了。
  至于刚刚罗昱说的利润分配,弘佑帝也没意见,他虽富有天下,可要用银子的时候也要张嘴管户部要,哪次不被刁难。等他儿子给他赚了钱,还不是想怎么花就怎么花,那可是他的生意。
  弘佑帝问他:“这些东西,你刚回来的时候怎么不说?”
  罗昱很是委屈,“那不是刚去听了场戏就被我爹禁足了,之后您又赐了我一座园子,我就去折腾园子了。”
  弘佑帝这个后悔,自个儿没事赐什么园子,简直玩物丧志。浪费了大半年时间,这能干多少事。
  “以后少折腾你那园子,先把这些事做起来,少不了你的好处。”弘佑帝摆出父亲款儿,十分严肃的教训儿子。
  罗昱在心里翻白眼,不过面儿上还是恭敬的应是,这不仅是他的老父亲,还是皇帝啊,敢不听,直接禁足、上板子,反正有的是法子让你听话。
  爷俩达成共识之后各自忙碌。想法是美好的,执行起来却有很多困难,只能慢慢克服。
  弘佑帝先是下旨宣布成立国有部,瑞王罗昱任部长,大长公主的继子何未晞任副部长,水泥、玻璃、瓷砖的作坊,以及制造火器和研发蒸汽机的人员全部划入国有部。剩下的就靠罗昱自己张罗了。他则去跟一班老臣商量着关于建盐田的事宜,又怕动作太大引起某些人的反弹,所以只能慢慢推进,至于开海禁的事,还要排在盐田后面。
  罗昱本来是帮何未晞找的差使,没想到后来说得太兴奋,倒把自己搭进去了。不过既然到这儿,他也想给普通老百姓们谋点儿福利,最起码能让他们吃饱穿暖,也让守在边关的士兵过得不那么苦,不枉穿越这一回。
  罗昱开始筹建国有部,边上有何未晞帮衬。两人的买卖暂时先不开了,也顾不上,而这国有部做好了,却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部长和副部长是有了,可除了他们俩,三个作坊加起来也就五六十个人。而且这几个月造出来的东西都供了皇宫,现在皇宫倒是弄得像模像样,窗明几净,瓷砖铺地,简直焕然一新,可作坊本身除了剩下不少水泥,玻璃和瓷砖几乎还剩点儿有限。
  这点儿人实在不够干什么的。要赚钱,得把几个作坊搞活,第一步就是扩大生产,东西造出来了,何愁卖不出去赚不来钱。可如果扩大生产,原来的地方就不够用了,他现在既需要地,也需要人。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