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59)
谢母是个聪明人,不会在这时挟恩求报,儿婿若是有心,自然会把他们对他的这份好,回报到宁哥儿身上。若是无心,这会儿虽然能得到他的感激,难保日后想起不会如鲠在喉,影响他们夫夫关系。
陆川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绪,露出一个微笑:“儿婿以后定当勉力,好生读书!”
皇宫。
文华殿内,永宁侯恭敬地立在殿下,静待圣上的答复。
圣上坐在龙椅上,随意翻看着永宁侯奉上来的书,大总管王勤立在一旁,随时听候圣上指令。
翰墨书局出版了多少本书籍,都是登记在册的,翰墨书局卖出了多少本,就要收缴回来多少本书。
圣上手上的这本《珍娘传》,还是谢母提前从二儿子口中得知消息后,命多人一起抄录下来的。
没想到这时成了向圣上证明这书不是邪书的证据。
虽然他们永宁侯府在圣上面前有几分薄面,也得拿出证据来,圣上也不是个随意包庇他人的。
不知过了多久,圣上合上书页,抬眼看向永宁侯。
“这书不过就是本普通的话本,也就情节新颖了些,也没什么大逆不道的话,那群老顽固反应何至于如此激烈。”
“朕瞧着这书还行,不过封禁的旨意已下,朕也不好朝令夕改。”不过一本书,禁了便禁了。
圣上出身皇家,自小受封太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接受的是君主教育,不管男女哥儿皆是他的子民。
他也看出了《珍娘传》里面隐约表露的女子哥儿独立的思想,但他不在乎,反正不管男女哥儿,都在他之下。
圣上顿了一下,说:“不过爱卿说的,朕应下了。”
圣上刚登基不到两年,从太子时便是个恭顺谦和的人,勤政爱民,也不爱为难人。所以永宁侯才敢为这事儿来求圣上。
永宁侯听到这话,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激动道:“谢陛下,臣不胜感激!”
大总管王勤在圣上的示意下,走下来把永宁侯扶起。
圣上这才开口:“永宁侯不必行此大礼,以后让你那儿婿小心点,可别再写这等群臣抵制的东西了。”
永宁侯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上扬的嘴角,说道:“微臣晓得,臣那儿婿到底是年轻了些,经此一事,想必也没什么心思再写了,离下次乡试也不远了。”
圣上问:“哦?你家儿婿连个举人都没考上吗?”
永宁侯低头:“实在忏愧,行舟唯有秀才功名。”
候在旁边的王勤凑到圣上耳边,小声道:“陛下,永宁侯的哥儿曾与恩科进士连大人定亲,后来退亲后,便与城外的陆秀才成亲。这陆秀才十五岁没了爹娘,想必是没了爹娘师长教导,才会写出这般不知轻重的书。”
圣上点头,表示知道了。王勤退下。
能做到大总管这个位置,王勤也是个有眼色的人,知道圣上有意庇护,便给永宁侯卖个人情。
圣上虽然答应了帮忙,但难免对这个还未入朝就引起这么大波澜的人产生偏见,对陆川以后入朝当官可不利。此时王勤这么一说,让圣上思及陆川是因为没人管教才会如此,消除了芥蒂。
之后永宁侯便退下了,正好赶在宫门关闭前出宫了。
翰墨书局内,李掌柜正焦急地走来走去,他没想过会造成现在这样的情况。
《珍娘传》的内容是出格了一点,但也不至于被这么多人抵制吧 。
现在的他完全没有了售罄当天的喜悦,《珍娘传》都被销毁了还不算,那些书生居然围在书局门口,逼他把不息先生的消息说出来。
这他哪里能说,那不息先生可是永宁侯府的儿婿,得罪了永宁侯府,他这个掌柜也不用当了。
可那些书生一直围着也不是个事,那些书生可掌握着笔杆子,随便写点什么,都能让人吐沫子淹死他。
正在他左右为难时,一个小二走进来,说:“掌柜的,不好了!梁王府和珍华公主府来人了!”
李掌柜猛一抬头,问:“你说什么?!谁来了?”
小二回答:“是梁王府和珍华公主府的管事,正在前厅坐着。”
李掌柜顾不得其他,抬脚往前厅快步走去。这两个府邸出来的管事,他可惹不起,怠慢不得。
两家的管事高傲地把他们的来意说了。
李掌柜脸色铁青,咬着牙表示自己要考虑一下。
两个管事对视一眼,其中一个说:“给你一炷香的时间考虑,不然久了我们怕外面那群书生会闯进来。”以梁王府和公主府的地位,他们不相信还有人敢拒绝。
说着要考虑,实际上李掌柜松了一口气,已经打定注意要说出来。这下永宁侯府可就不能怪他,他也是被梁王府和公主府逼的。
到了说好的时间,李掌柜在两个管事的催促下,动作缓慢地打开了房门,来到院子里,让下人把书局大门打开。
门一打开,便有书生喊道:“出来了出来了!”
“正中间的是书局的李掌柜!”
李掌柜看着眼前围着的书生,一个个眼神期待,希望他能把不息先生交代出来,好让他们出口气。
李掌柜做了个手势,示意大家安静。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李掌柜叹了一口气,正要说话时,几名穿着御前侍卫盔甲的人骑马而来。
“传圣上口谕,《珍娘传》既已封禁,便不再追究,任何人不可再打听作者来历。”
领头的侍卫高举着一块令牌,以示身份,大声喊道,力求让在场的人都能听到。
安静过后,人群中响起一片哗然。那些书生也没想到圣上居然会管这事儿。
半晌,人群中出来一个面容俊朗的书生,看来就是他们的领头人。
他说:“敢问这位大哥,圣上怎会管此事?”
领头侍卫认得这人是朝中阁老的孙子,也不妨给他个面子。
“那不息先生同你们一般,是个学子,以后还要科举,圣上怜惜他的才华,便不予追究。”
这话一出,又是一片哗然,他们没想到这不息先生竟还是名学子,都以为能写出这样的书,定是个上了年纪的老者。
李掌柜倒是松了一口气,不用得罪永宁侯府,还是不得罪为好,至于梁王府和公主府,现下估计也不敢逼迫于他。
他对陆川还是很有好感的,好歹有些交情,陆川背靠永宁侯府,以后出息了,多少也是个人脉。
那些书生见圣上都下旨了,再闹就是抗旨不尊,说了几句便散开了。
那些引导书生去闹事的老顽固,听到这个消息,却是摔了不少茶杯。想不到这不息先生本事这么大,竟能引得圣上为他发话。
不过听说是个学子,还要考科举。文如其人,留下的文风可不会变,可别让他们在考场上碰见他。
陆川若是知道他们的想法,只会哈哈大笑,谁能知道这《珍娘传》不是他自己写的,是找人代笔的,只要他想,他以后发表的文章都可以是不同的风格。
永宁侯回到府中,焦急等待的众人都迎了上来,连下值回来的谢明也知道了这事。
谢宁眼巴巴地看着老父亲,永宁侯忍不住想捉弄一下他,遂叹了一口气。
看老父亲这个反应,谢宁心一下子提了起来,陆川也不遑多让,难道圣上没应?
这时永宁侯豪放大笑,谢宁才知道是被父亲给骗了,放下心来的同时,又气恼父亲对自己的捉弄,故作生气地拍了他一巴掌。
谢宁喊道:“爹!你怎么这样!不知道我很担心吗?!!”
连谢母也忍不住揪了他的耳朵,这老头子真是的,这时候还开玩笑。
永宁侯在这母子俩的手下,连连求饶,谢明和张氏乐得看笑话。
最后还是陆川上前劝解了两人,永宁侯才被放过。
永宁侯揉着耳朵,“嘶”了一声,说:“还是我儿婿好,不枉岳父我替你进宫一趟!”
陆川笑道:“辛苦爹娘操心了,小婿以后定谨言慎行。”
永宁侯摆手:“行了,别说这些了,以后好生学习,考个状元榜眼什么的,让宁哥儿也当个什么状元夫郎,那比什么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