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朕怀了敌国质子的崽(29)

作者:觅唐 时间:2025-05-21 11:32 标签:生子 穿书 宫廷侯爵 腹黑 朝堂

  夏潋笑了一下,摇摇头,轻声说:“陛下这段时日往秋水苑送了太多赏赐……后宫中已然议论纷纷了,臣觉得,还是低调一些为好。”
  既然他这样说了,宁诩也不强求,心里默默盘算着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把小青从后宫请到前朝去,当他的得力大臣。
  后宫公子这样的身份,终究是不太方便。
  “内务司最近新来了一批宫人。”夏潋又说起另一件事:“约莫有二十余人,要分去各殿里面的,今日早上已经分好了,只是……”
  宁诩在御书房上了半天班,此时目光还盯在奏折上,实则思绪已经神游天外,下意识应:“嗯?怎么了。”
  “臣听闻,纺织司的马公公又与段侍君起了些冲突,于是贿赂内务司的理事,指派了两个天资不佳的宫人给竹意堂,意欲羞辱。而内务司的秋姑姑并不知情。”
  宁诩慢半拍地反应了一会儿,下意识道:“段侍君?谁还能羞辱他啊?”
  又巧舌如簧又力气贼大,马三钱那老太监,是能和段晏对骂,还是能和他对打啊?
  段晏那张嘴,怕是能活活把人气死吧!
  说马公公欺负段晏,宁诩显然是不信的。
  但夏潋性情温柔,显然不太愿意看见后宫中有不平之事,忍不住又问:“陛下可要细查一番?”
  宁诩才不想去竹意堂,连连摇头:“不去不去,你既说内务司给段侍君分了两个呆瓜,那就把人择出去安排去别处,再寻好的送去竹意堂吧。”
  夏潋赞同地颔首:“好,臣这就去办。”
  *
  傍晚,总管内务司的大宫女秋姑姑来了竹意堂,给段晏赔罪后,带走了两个“呆瓜”,又送来两位看起来聪颖许多的宫人。
  只是不知为何,那段侍君的脸色仍是冷冷淡淡的,似乎并不为这件好事感到高兴。
  又过了两个时辰,到了万籁寂静的时刻,段晏站在房中,听见窗户轻轻一响,一个黑衣蒙面的男人敏捷跃入。
  段晏转过身,看向面前瘦弱的燕国探子。
  对方颇有几分忐忑不安,压低嗓音道:“殿下,那昭帝是否已察觉我们的人混入宫中了?”
  段晏沉默不语。
  自上次从玉泉寺归来,他费了诸多周折,用将近半个月的功夫,才使计令得一名燕国的探子与内务司新招揽的宫人偷梁换柱,成功以寻常太监的身份入了这禁卫森严的皇宫中。
  甚至段晏还故意设计了与马太监的争吵,马太监虽是宣王宁阆的人,却与段晏有不共戴天之仇,自然被挑起怒火,努力让内务司将这批宫人中资质最次、“体弱愚钝”的两人指派给了竹意堂。
  这每一步每一环,都在段晏的算计当中,计划顺利推进。
  而变数,却出现在了今日。
  宁诩自御书房下旨,命内务司带走了竹意堂的两个新人,打发去了距离竹意堂极远的地方,其中便包括段晏处心积虑换入宫中的那名探子。
  “如此看来,是本殿低估了他。”青年淡淡道。
  他忽而想起寺中的那一夜。
  那天晚上,宁诩没有告发他私自“出逃”,说不定也是想等着他露出更大的疏漏,要挖出燕国留在这大昭境内的更多势力。
  段晏垂下眸,不太高兴地沉了脸。
  他当初竟然还可笑地以为……宁诩对他有情,是对他心软了。


第23章
  “若属下的身份已经暴露,七殿下,我们应该怎么办?”
  探子忧心忡忡地询问道。
  段晏久久不语,而后才捏了捏眉心,淡声说:“你正常行事便可,如果有证据,想必早就被抓入大牢。今日只是将你调离竹意堂,说明宁诩并无十分把握。”
  探子忍不住道:“属下见那昭帝言行随意,本以为不是心机深沉之人,怎料竟是擅于扮猪吃虎,是属下大意了。”
  “与你无关。”段晏垂在身侧的手攥紧,低低开口:“本殿也猜不透他的心思。”
  探子顿觉心惊。
  想不到七殿下这样英明聪颖,竟然还对宁诩如此忌惮!
  可见这昭国新即位的皇帝,并不像外界传闻得那般骄奢愚钝,是个草包皇帝。
  探子见段晏眉心紧蹙,似还有难解之言,正想出声询问,就看青年抬手摆了摆:“你先回去吧,出来太久,恐怕容易被人发现。”
  “是。”探子咽回要说的话,又道:“殿下,属下进宫前,那宣王让人递了话过来,说‘殿下已经半个月没有与皇兄相见,是否忘了我们的合作?’。”
  “……”段晏:“不必理会他,本殿自有计较。”
  等探子离开竹意堂后,段晏灭了殿中的烛火,在一片黑暗中,静静地在榻沿上坐了片刻。
  今日发生的事情太多,再加上宁阆的催促,令得他心中无端涌出一阵无名怒火来,焦躁至极。
  原本的计划完美无缺——假意与宁阆合作,借势与燕国留在京城的探子取得联系,逐步打通出宫途径,在择一天时地利人和的日子,潜离昭国皇宫,回到燕国。
  而针对皇帝宁诩,本来也十分简单。
  一来是表面上还需按照宣王宁阆那愚蠢的“败坏名声”计策,来稳住两方关系;二来,则是要将昭国朝廷的弱点和这偌大皇宫的布置了解清楚,必须要从宁诩处下手。
  比如段晏先前天天拎着食盒上御书房,便已摸清了朝中诸多势力的情况。
  将来回到燕国之后,才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雪前耻。
  这番计划原本非常清晰,只是如今,段晏却对宁诩忽冷忽热的态度感到心烦意乱。
  若是厌他,对他无情,宁诩先前又怎会允他赴宴与使臣相见,怎会半夜来竹意堂探望他的“腿伤”,怎会在榻上欲拒还迎,几次三番地被冒犯天威,也没能舍得真正责罚他?
  甚至在玉泉寺的晚上,明明段晏已经坐实叛逃之举,那人却依旧容忍谅解,还出言宽慰他。
  但若是……对他有情,宁诩又如何会不时对他百般抗拒,不愿吃他亲手做的点心,宁可让那小青小绿的陪在身边,也不主动来竹意堂看一看?
  难不成先前的那些举动,都是在试探吗?
  段晏紧抿着唇,心想,行至今时今日,他到底应该怎么做?
  如果宁诩对他只是虚情假意,那他大可不必思虑过多,见招拆招便是,只要能回到燕国,什么卑劣手段不可以用?
  但如果宁诩对他存有几分真心在……哪怕是因床笫之欢而有的动心,那他……
  他——他又要如何做?
  思绪混沌间,段晏在榻上翻来覆去,神情难得有些茫然。
  夜已深,万籁寂静间,他听见自己如雷的心跳声,一下,又一下。
  *
  天气渐寒,御书房里撤去了夏日里用的冰盆,点上了暖香炉。
  在这段时间,朝中运作“新政”时,出现了不少大大小小的问题,宁诩每日就坐在龙椅上看着六部的尚书们扯皮推诿、互扯官帽,心下万分无奈。
  好在都是些可以解决的问题,宁诩又擢升了两位颇有才识的翰林院学士,让他们平日里常到御书房来,与夏潋一起,处理些文书琐事。
  如此一来,夏潋肩上的担子大大减轻,苍白的容色终于好了不少。
  而在朝务改制后,每日呈到御书房的折子数量骤减,再也不用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了,宁诩也乐得清闲。
  在一日出宫视察完京城中新修的水利工程后,宁诩回到殿中,又深觉在日复一日的上班过程中感到十分无聊,不由得问身旁的宋公公:“朕能微服出行游玩吗?比如下江南什么的。”
  宋公公大吃一惊:“陛下,您要出宫?”
  “不行吗?”宁诩疑惑地问。
  自从穿书过来后,他每天不是上班就是吵架,就算出去也是因为正事,这皇宫虽大,但现在也逛得腻了,他身为天子,不能出宫散散心么?
  以前看的电视剧里,那皇帝还能下江南,在秦楼楚馆里吟诗作画,而他只是想在京城里走两圈,想必是没有问题的。

上一篇:时务新事

下一篇:美人灯沦为阶下囚后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