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跛公子的替嫁小夫郎[种田](54)

作者:小鱼饼干 时间:2025-04-16 17:57 标签:种田文 甜文 美食 轻松 日常 田园

  借由今日之事,他讲了《曾子杀猪》,这故事可谓老生常谈,许多孩子都听过,兴致索然。
  顾昀川随即将学生分作了两派,探究如若此事发生于当朝,推及庶民之家境、道德品惩、赋税制度等等加以佐论,这猪是该杀还是不该杀。
  顾昀川缓声道:“畅所欲言,有理有据即可。”
  此话一出,屋内登时热闹了起来。
  ……
  一直到暮色四合,云霞漫天,浑厚的钟鸣响过数声后。
  堂间的讨论声仍旧未歇——
  “曾子’杀彘教子‘之后,其子曾元一生都言行信果,可见对其影响颇深,因此我觉得从教子方面而言,是应当杀猪的。”
  “我不这么认为。”一个坐在靠后排的孩子站了起来,“当朝制度,民间若需屠宰牛羊猪等大型牲畜,需得先向官府报备并及时缴纳’皮角筋骨‘作为军赋。而曾子早出闹市,归家即刻杀猪,可见并无时间报备,因此已经触犯了律例。’法令者,民之命也,治之本也。‘”
  说话的是周澹,其家世代从医,更有亲长曾任于太医院。
  顾昀川很早便注意到他,沉稳、识礼,功课认真,字迹颇为工整,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他话音落,堂间的学子都闭了口。
  他们都还是小龄的学童,再是能言者也眼界有限,周澹的这番话是如何也应对不上。
  顾昀川看向周澹,赞赏地点了点头。
  眼见天色不早,他轻敲了下惊堂木,温声道:“今日之论理可谓别开生面,只是已至散学时辰。”
  堂间唉声叹气,显然是还没有争论够。
  顾昀川继续道:“今日功课,以任一观点切入,阐述’曾子该不该杀猪‘。”
  一时间,哀鸿遍野——
  “苍天啊,还要写功课啊。”
  “先生呜呜呜……我还要抄《千字文》呢!”
  “非要头悬梁锥刺股了。”
  顾昀川又轻敲了敲惊堂木:“好了,散学。”
  稀稀拉拉地挪椅子声,学生们站起身、正衣冠:“先生辛苦了。”
  “诸位辛苦了。”
  待顾昀川和郑虎收拾好出来时,天色已向晚,外面停了许多马车,挨挨挤挤地将本来还算宽敞的路口堵得严实。
  丘子正在和不知谁家的马夫聊天,见人出来,忙挥了挥手,那手上,正套着今儿个晨时送与他的棉手衣。
  *
  行至粮铺门前,老牛很灵性地发出一声浑厚的低鸣。
  不多会儿就听见嘎吱一声响,沈柳自铺子里探出了头,见是顾昀川,脸上浮起笑意,忙快走了几步。
  顾昀川累了一日,晌午时批改了会儿功课,也没怎么休息,本来还昏昏沉沉的,可见着沈柳的那一瞬,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
  小哥儿跑过来扶他下车,伸手搓搓他的手心:“冷不冷啊?”
  说着,他将个圆滚滚的物件塞进了顾昀川的手里。
  有点烫,可手心都跟着暖和了起来,男人低头来瞧,就见是个黄澄澄的桔子。
  这时节,正是吃桔子的时候。
  后山树头挂满了黄皮果,沉甸甸的又酸又甜。
  沈柳笑起来:“四爷给的,我没吃,借他温酒的小炉暖了暖,给你吃。”
  小哥儿穿着小棉袄,笑得有些傻气,却让顾昀川觉得窝心。
  他自知吹了一路风,身上冷,可还是忍不住伸长手臂将人抱紧了。
  他虽废了一条腿,可却高大,半个身子都压在沈柳身上,还是挺沉的。
  沈柳“哎哟”一声,忙把人抱住了,担心地皱起眉头:“腿疼了?”
  “没有。”顾昀川埋在小哥儿的颈边,呼出的热气一团白,“就想抱会儿你。”
  “人都看着呢。”
  “天黑,瞧不清。”
  边上的郑虎忙背过身去,一门心思地卷起褥子,塞进竹编的大筐子里,头都不抬。
  沈柳闷声笑起来,抱了好一会儿,才将男人扶稳当了。
  同丘子道过别,叫上虎子一道往家走。
  冬日天黑得早,月色中天,夜色融融。
  这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做晚饭,烟火和着饭香味隔着老远就飘了过来。
  才走了这一小段路,沈柳的脸颊已经冻得通红。
  顾昀川看着心疼,他停下步子,将杖子夹在腋下,正想把头上的风帽拿给沈柳,却被小哥儿按住了手:“不成。”
  沈柳忙拉住带子给他系紧了:“你戴了一路了,摘了容易寒着,再说也不多远了。”
  顾昀川皱了皱眉,轻声说:“明儿个别出来接了,在家多歇歇。”
  沈柳鼓了鼓脸:“我在家左右也没旁的事儿做,再说你不想一回巷子就瞧见我吗……下回我出门戴顶棉帽,成吗?”
  一双眼睛黑漆漆的,顾昀川瞧得心口子满满胀胀的暖和,他是想见他。
  他以前从不知道自己是个这般矫情的人,可有了沈柳之后,便也懂了那些只能说与耳朵听的酸话。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他将沈柳的手握得紧紧的:“把铜壶也带上。”
  沈柳想他哪那么金贵啊,以前做工的时候,连棉衣都没得穿,还不是挺过来了。可他知道顾昀川宝贝他,即便他是个哥儿,打小就是被糙养着长大的,他也宝贝他。
  沈柳点点头:“好,我可听话。”
  边上的郑虎实在忍不住了,偏着头咯咯咯的笑,被顾昀川隔着风帽揉了把圆脑瓜:“臭小子。”
  推开大门,烛光透过灶房未关严实的木门,漏出一片温暖的黄。
  俩人缓步走近,推开门,饭香味扑面而来。
  赵春梅抬头看过去,关切地问:“回来了,冷不冷?”
  “不冷,阿娘、宝妹。”顾昀川叫过人,“我先把书箱放了。”
  顾知禧忙自灶火前抬起头:“今儿个吃丸子炖萝卜,玉米贴饼子,马上就好了。”
  铁锅里,滚水沸腾,煮汤的声音咕嘟嘟地响。


第44章 萝卜丸子汤
  顾昀川笑着应声:“好, 放了书箱就来。”
  边上的沈柳忙抢着来接:“我去放吧。”
  男人没给,又顺手将小哥儿背上装褥子的竹筐拿了过去:“你去烤会儿火,暖暖手。”
  沈柳争不过他, 听话地搬了把小凳子到灶火旁, 和顾知禧一块儿烤火。
  见人都回来了, 赵春梅将粗瓷碗里切好的萝卜块儿下进了锅。
  才从菜畦里新收下来的青皮白萝卜,水头足得能掐出汁来,扑通声响, 撞开了水面上漂浮的油花。
  都说立冬萝卜小人参。
  一到了冬,许多叶菜奈不住寒, 家家户户就在地里种上萝卜白菜。
  节前, 顾家将玉米收下来后, 空出好大一片地。
  赵春梅赶在天好时,又补了一些萝卜苗,正好上两月种下的白萝卜能收了, 便用筐子背了回来。
  玉米在后院儿晒足了月,已经干透了,玉米粒子金黄金黄的, 凑近些,能闻见日头晒过的甜香。
  几日前沈柳和顾知禧背了几筐干玉米到前街的磨坊,给过铜板,让伙计帮忙碾成了玉米粉, 平日里烙饼、蒸馒头都香。
  越到冬天越寒,尤其日头下山后, 眼见着天阴风冷, 得喝些热汤暖暖身子。
  赵春梅便到肉铺子里买了五两肥瘦相间的猪五花,拿回家在案板上切得碎碎的, 和着粘糯米,搓了好大一盆丸子。
  今儿个下锅煮了些,余下的过油煎干,装坛子里密封好,能放上小半个月。
  柴火在灶膛里劈啪作响,火苗轻轻地跳动,映得两小孩儿的脸蛋儿红扑扑的。
  见顾昀川走远了些,顾知禧才凑到沈柳边上咯咯地笑,她小声道:“稀奇,我阿哥还真戴风帽了。”
  这么一说,赵春梅才反应过来,可不,真戴上了。
  冬日风大,棉帽怕吹飞都得系带子,顾昀川嫌繁琐,往常不到风雪天,就是放到他枕头边,他都不见得能戴,非得把耳朵冻红了才行。

上一篇:替嫁之将

下一篇:朕与将军解战袍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