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侯府嫡子(220)
“天!”所有候庄人都不敢相信,纷纷掐了一下自己打胳膊,发现是真实的之后,则瞪大了眼睛,满脸惊喜。
现阶段所有人的愿望都是不饿死,哪里会注意那些对他们来说无用的限制,忙激动道:“我们可以现在就签契约吗?”
“当然可以。”夏枢转头吩咐红棉和猫儿:“去书房拿两套笔墨纸砚以及印泥出来。”
四间偏屋,夏枢和褚源一间,红棉和猫儿一间,元州一间,剩下一间暂时做了书房。
红棉很快就把东西拿了出来,放在石桌上。
夏枢看着眼前的这些村人,说道:“你们有谁想参与统计安县信息的,站出来排队,让红棉先把名字记录上,然后给你们分工,一会儿天凉快了就从候庄开始,把候庄范围内的官田、房屋、林地、人口、户籍等信息全数排查清楚。”
他道:“租田的,可以先签契约,写上你们想租多少亩,租多长时间,待候庄附近官田丈量完后,再给你们划田,然后在契约上把田块信息添上去。”
他这个安排很清楚。
村里人早就摩拳擦掌了,闻言立马就有五六十人站了出来,由侯魁和侯毛堂兄弟俩打头:“我们想参与。”
夏枢看都是青壮年的男人、妇人和双儿,就点了点头。
猫儿很有眼色,立马拿起墨条研磨起来:“红棉姐姐,我来研墨。”
红棉扫了一眼两位主子,笑了一下:“好。”
然后两个人就开始合作起来。
夏枢这边也没闲着,他叫几个村民帮忙,从堂屋里搬出饭桌和椅子放到石桌旁,拿起剩余的那套笔墨纸砚,在褚源面前铺开摆好,然后也开始研起墨来。
很快的,他们的桌前也自觉排起了长队,等着签租田契约。
村民们看着他们夫妻俩一个研磨,一个写字,看着看着,眼神就不由得惊奇起来。
虽然不敢明目张胆地直视贵人,但乡下人难免好奇贵人模样,怎么可能会不偷偷瞧两位贵人。
既然瞧了,不是瞎子,就不可能看不出来这位王爷是个视物上有问题的。
然而现在,这个视物有问题的贵人,竟然能流畅自然地提笔写字,众人心中哪能不啧啧称奇,不由得就凑近了,偷偷打量贵人的目光也忘了掩饰,伸着脑袋大咧咧地看起来。
小孩子们更是不懂隐藏,不知不觉挣脱了家长的手,摇摇晃晃地挤到前排,围在桌子前,一边嗦着手指头,一边好奇地打量同是小孩子,拿着一块黑条条磨来磨去,看起来很好玩的猫儿,时不时的再看看那个长得最好看的大哥哥,然后目光慢慢的就只看大哥哥了。
夏枢学会写字不过才半年多的时间,不论写字速度还是写字质量都远不及褚源,因此就没上手,只在边上辅助褚源。百姓们的目光他初时忙着研磨,没有注意,墨研的差不多了,他有心思继续观察这些百姓们,才发现人已经围成了一圈,特别是前排挤了五六个小豆丁,各个瘦骨嶙峋,顶着一张花猫脸,短小的手指扒拉着桌子,眼睛骨碌碌看着他们,满是好奇。
夏枢喜欢崽子,觉得他们可爱,不由得笑了一下,放柔声音问他们:“怎么啦?”
然后又扫了一圈大人,发现都盯着褚源,不由得也打量了一下褚源,没发现什么问题,就笑着问大人们:“可是有问题?”
“没、没问题。”众人这才回过神来,吓了一跳,赶紧把围着桌子的崽子们拉回到身边。
侯村长更是惊出一脑袋冷汗,慌忙掩饰:“就是觉得王爷的字写的真好看,草民从未见过这般好看的字。”
“是啊是啊,写的好看呀!”其他人也后怕不已,连连附和。
侯毛的双儿和他阿爹一般是个胆大的,一听堂爷爷开口,又见问话的哥哥很温柔,立马赞同似的点了点头,奶声奶气附和:“好看!”
“嗯嗯。”其他崽子们也跟着点头,虽然被家长紧抓着跑不了,但一边扒拉着家长的腿,一边伸着脑袋看着褚源,一副还想看的模样:“好好看呀!”
夏枢顿时惊奇了。
难道皇陵这地方真如传言的龙气充足,沾染了龙气的人钟灵毓秀,所以,不仅目不识丁的农人们懂得欣赏书法,连幼童们都有天生的鉴赏能力?
夏枢心中登时涌起一股说不出来的感觉,让他热血沸腾,干劲十足。
他忙把未来的打算说了出来,激情道:“大家一定要好好干,等大家都能填饱肚子的时候,我和王爷会在候庄开设一座书院,把京城带来的书籍放进去,到时候崽子们若想读书习字,不论男孩、女孩还是双儿,都可以送书院里去,好好学习,为咱们安县增光添彩。”
这可是个惊天消息!
众人一下子震懵了:“书院?”
虽然他们这些还没填饱肚子的人根本不在乎什么书院不书院的,但书院代表了什么,百姓们还是能分辨出来的。
书院不仅代表了他们将来有可能家有余财,能供得起读书人,还代表了他们的崽子将来有机会出人头地,代表了候庄,乃至安县的百姓们是有希望的,因为这两个贵人是真心想把安县发展起来。
众人惊喜异常,侯村长更是激动的浑身直颤,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草民谢谢王爷、王妃。”
“谢谢王爷和王妃。”其他人也跟着跪下,眼含热泪:“草民们一定不会辜负王爷、王妃的厚爱。”
崽子们虽然觉得大人们有些奇怪,但家长都跪了,他们也跟着颤颤悠悠地跪下,嘴巴里咕哝着含糊的语句,有样学样。
夏枢重重的点了点头:“好,我和王爷相信你们。”
乡民们能这么快就安下心来,对他和褚源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
第150章
一忙就是一下午, 众人累的精疲力尽。
晚饭元州没回来,四个人随意吃了些,洗漱过后, 夏枢就让红棉和猫儿回屋休息去了。
“也不知高景和景璟那里怎么样了?”将一切收拾好, 夏枢坐在床上,一边给褚源揉手腕,一边挂念着另一边。
他们这里已经搞定了候庄村民, 从明日开始,村民们就会兵分十路, 对整个安县进行排查统计, 到时候他们的新策会也会由村民们宣传给其他村庄的人。估摸着后日,就会有其他一百多户农人陆陆续续地过来租田。
这边进入正轨,高景和景璟那边带着十几个丫鬟婆子, 管理着两千多流民, 还要看守粮食和牛马, 夏枢难免有些担心。
元州若是安排一部分禁军守在那里,夏枢也不会太担忧, 但元州不听指挥,非要死抠永康帝的命令,带着两千禁军跟着他们走, 导致那里没有禁军震慑流民,夏枢总觉得不安心。
“不用担心,高景若连两千流民都管理不善, 他也没资格做我的侍卫。”褚源倒是安然自得。
“他这么厉害吗?”夏枢惊讶。
虽然夏枢没写字, 但他也研了一下午墨,褚源拉着他躺下后,便反手握住他的手腕, 一边慢慢按揉,一边自然道:“高景、高行等人都是战乱中的孤儿,当年被外祖和阿爹选中并培养,皆是因为他们有为将之才。只是后来阿爹身死,永康帝登基,有意打压各系武将,关闭了许多武将荐才晋升渠道,他们没有为将的机会,才隐了身份,被外祖安排到我身边,做了我的侍卫。”
夏枢只知道褚源有六个侍卫,除了高景常跟在身旁外,其他人分布在李朝各地,好像各有各的任务,日常都是和褚源书信来往,不怎么露面。
原来这些人还有这等才能。
夏枢顿时禁不住遗憾:“这也太可惜了。”
虽说现阶段南地太平,北地就算时有战乱,也只是异族小范围的掠边之战,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一旦异族南下进攻,北地除了汝南候,再无可用之将。
这对李朝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毕竟汝南候不是纯臣,他天然站在大皇子那边,一旦大皇子有夺位的心思,李朝随时有可能会陷入内乱,甚至是外乱。
这甚至由不得永康帝自己,一切端看汝南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