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侯府嫡子(294)
夏枢&银月:“……”
王校尉嘴角抽了一下,原本严肃紧张的事情被这群百姓搞成了乐子,他就算脾气太好,也不由得头疼黑脸:“王妃,他们这是胡闹!”
晋县人都骑到王妃头上了,这群百姓和灾民还不知轻重,吵吵嚷嚷聚作一群,跟耍猴戏似的,王校尉生气道:“你们都老实待在村里,别给我添乱。”
“我们哪里在添乱。”侯宇立马不满反驳:“晋县人诬陷王妃收留生病之人是为传播瘟疫,抢占他们的田,要王妃把所有灾民赶走,否则就不给王妃缴税。他们拦住路,不许禁军大哥们的家人过来,还不许我们修路,把我们先前修的路全毁了,让大家白做了功。侯魁大哥与他们理论,他们蛮横霸道、气焰嚣张至极,没说两句话就动手。他们敢如此,不过是仗着晋县人多,安县人少,表面上欺负我们,实际想欺负王妃罢了。他们还脸大质问王妃,问王妃要说法,王妃是他们的主子,想收留人就收留人,想修路就修路,由得他们置喙,反正这事儿不能算了,各村我们都通知了,就是全县人都上,也不能让他们骑到头上欺负王妃。”
学子中领头的俊朗青年先前一直在沉思着什么,但眼睛悠悠扫过身前一群人后,却是笑了一下,朝夏枢拱手道:“王妃好心救我定南郡一行人,我等不能叫人拿着做筏子欺到王妃头上,所以今日我等读书人,不管是学堂里刚进学的,还是有了功名的,只要身体康健,就必须为王妃出头。”
王校尉眉头一下子皱的死紧,怒道:“你们能……”
“王校尉!”夏枢高声开口,示意他先别急。
他打量了一下领头的青年,这个身材修长、长着狐狸眼的学子不像其他学子那般修身持重,头发随意披散着,姿态懒散,嘴角也挂着漫不经心的笑容,看着有些吊儿郎当的,但身上却有一股旁人均没有的自在从容。
最关键的是,夏枢觉得他眼熟。
想了想,夏枢问他:“你不是北原郡人士吗?怎么会在竹山书院?”
竹山书院的年轻学子们君子六艺皆是好手,身体素质也都不错,因此有许多人身体能扛,一路行来也只是冻伤,感染伤寒的也大都只是轻症,只有少数人现在还待在重症区,大部分人休养治疗之后都已康复。
康复了的人,除了跟着顾达去了京城的,剩下的均由银月出面,给安排到学堂,管理他们的藏书、教务以及教孩子们读书。夏枢自己身子都不甚康健,特别是冬季天寒的情况下,他隔三差五就会生个小病,今日冻到了,明日发热了,其实没多少抵抗力,因此就没怎么和这些人接触过,也不认得他们。
其实换句说来说,这徐寿除了第一日在山上见过他之外,旁的时候也没和他接触过。因此当夏枢问出那样一句话之后,徐寿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人都有些愣住了:“王妃认识我?”
夏枢不好说你是褚源给我阿姐寻的相亲对象之一,只好咳了一声,随意编了个说法:“先前在京城的时候,听王爷说起过上届会试有几个举子是可造之才,你是其一,如今见了真人,也确实一表人才,当得起王爷的夸奖。”
徐寿做梦都没想到安王竟然会私下里夸他。
他们这些从竹山书院中逃出来的读书人深受顾达影响,虽未见过安王真人,但一直对安王心向往之,觉得世上再没有比安王更适合效忠的主上了,因此听到王妃的话,徐寿整个人都有些懵了,回过神来后,更是欣喜若狂。
他忙解释道:“学生虽是北原郡户籍,但阿娘却是出身定南郡。去岁名落孙山之后,学生打算游学至定南郡,探望在竹山书院做先生的外公。只是却发现定南郡竟成了炼狱,而外公……”
徐寿顿了一下,脸上的表情敛了去,眼眶有些红:“外公与其他先生为了拖时间让我们逃出来,重伤之下,抱着那些官兵们跳入火海,我们……多谢王妃收留,我……”
徐寿话说一半便再也忍不住,别过头,捂着眼睛哽咽出声。他身后其他学子们也忍不住眼眶发红,哽咽不止。
夏枢轻叹了口气:“节哀!”
侯村长他们也赶紧劝道:“节哀!”连对徐寿这些学子不满意的王校尉都叹了一口气,劝慰道:“都过去了,先生们也是希望你们平安,要好好振作,莫再伤心了。”
学子们到底经历过生死,失态也只是暂时的,很快他们便有些不好意思,红着眼整理好了情绪。
徐寿勉强笑了一下:“王妃,学生们斗胆,想请你把此次事情交于我们来解决。”
王校尉眉头一皱,张口就想说些什么,夏枢却摆了摆手,让他先别说话。
“你们打算如何做?”夏枢倒是没有直接反对。
第201章
徐寿等人已经知道晋县发生了什么, 虽然从学堂里一路过来比较匆忙,但心里早就有了粗略的计划,回答起来倒也流利。
“王家占据良田四五万亩, 手下佃户无数, 此次借着王妃收留我等,故意诬陷王妃意图使计夺取他人土地,挑唆晋县百姓们不满王妃, 引导百姓们闹事,一是试探王妃底线, 二则是在向王妃展示实力, 用意归根究底是为反制王妃,掌握话语权,在晋县未来的事务上独揽大权。王家既用意如此, 此事绝不能简单揭过, 否则王妃以后恐难在晋县立足, 更难以号令晋县之众。若要杀鸡儆猴,安县目前人口不足晋县十一, 留守的禁军加上滞留在晋县以北的一百禁军,也不过四百余人,仅勉强与王家势力持平, 远不足以与晋县之众抗衡。既如此,我等就只能联合外部势力。王家行事霸道豪横,在晋县必树敌无数, 我等可以在晋县游说其他地主豪绅, 许以好处,争取联合起来,一举将王家扳倒。”
“你等对晋县局势以及王家意图看的分明, 联合外部势力也确实是目前的唯一手段。”夏枢赞赏地点了点头。
“但是……”他扫了一眼这些学子们:“你们有一点儿却是误会了。”
徐寿等人对视一眼,疑惑道:“何误会?”
夏枢笑了一下,但说出的话却让所有人都惊了一下:“晋县的地主豪绅们趁着前些年饥/荒混乱,瓜分强占官田,本宫确实有意将他们名下的田强制收回。”
从几日前的邀约无一人应约,夏枢就知道晋县的这些地主豪绅们姿态非常高,不仅不打算与他合作共同治理晋县,甚至也不打算让他入主晋县,掌管晋县事务。嚣张地瓜分强占了官田后,还想毫无遮掩地欺他身单力薄,给他玩下马威的游戏,夏枢也不是软柿子。合作就别想了,所有田他都要收为官田,掌握在自己手里。
先前夏枢还想着手下无人管理晋县,暂时忍了,但既然他还没出手,这些人就坐不住,夏枢也不打算再耗下去了。总归现在他们安县最不缺的就是未来的官员,眼前的这些读书人一个个的不是举人就是秀才,真不至于连一个县都管不起来。当然,若这些读书人真的连一个县城都管理不好,夏枢也只能感叹天要亡李朝,连竹山书院培养出来的读书人都没什么用了。
徐寿等人不知他心中所想,却是大惊失色:“王妃不可,王家势大,其他地主豪绅也不弱,若是强收他们手中土地,必会逼的他们联合起来对付王妃,那个时候,整个晋县都会与王妃为敌……”
夏枢却摇了摇头,他扫了一眼候庄的百姓们:“其他人或许会与本宫为敌,但百姓们无论在任何时候,只要他们想过的更好,都绝不会是本宫的敌人。”
徐寿等人没想到他如此自大与单纯,急道:“他们身家性命都在地主豪绅手里握着,怕佃不了田或者涨田租,绝对会听从地主豪绅的命令对付王妃……”
这些读书人不懂,但候庄的百姓们却是一下子懂了王妃的意思。
侯村长激动道:“王妃是要在晋县推行安县的模式吗?”
“什么模式?”学子们一愣,相互对视了一眼,他们大多都没了解过安县的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