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权谋文后绑定了农场系统(174)
衙役不知其中内情,在他看来南枝他们不过是陌生外来者,不知道该不该当着这么多人面前开口。
毕竟他要说的事多少有些折损县令的颜面,衙役有几分犹豫。
“无碍,直接说吧。”夏侯淳看到衙役这反应也猜到恐怕不是什么好事,可他话都放出去了,只能咬牙让衙役直接开口。
“县令关在牢中的犯人跑了!”衙役心一横闭上眼睛一口气说完。
原本从容不迫一副老好人模样的人冷下脸,看着忍不住让人心生畏惧,小皇子敛眸即便这人一开始表现的十分友善,他也没把对方真当好人。
这人怕是习惯以老好人的外貌为自己提供一些便利,方便拉进与人的关系。
听到荆州牧又跑了,南枝一脸不出所料,吴仁虽说往江夏跑,但对方也没有真正信任夏侯淳,只能说这俩人各怀鬼胎。
“跑了?”夏侯县令还带着不可置信,他怎么也不会想到那么巧,前一刻他还在哪这人当谈判筹码,结果没过多久筹码就长脚跑路了。
衙役听到县令的声音忍不住抖了一下,他也知道这种事完全是无妄之灾,如果不即使告诉县令,他们同样吃不了兜着走。
因此选择直面夏侯县令的怒火,也比事后县令在他的客人面前丢更大的人要好,届时那就整个县衙都要出事。
“你先下去吧。”清亮软绵的声音响起,并非是夏侯淳开口。
衙役朝着声音的方向看去,是县令请来的贵客,整个后堂之中年岁最小的那一个,看着如同小仙童一般。
夏侯淳看着发愣的衙役忍不住皱眉,本来想把人发落了,但又想到刚刚九皇子发话,于是挥了挥手示意赶紧退下。
衙役连忙行礼退下,基本上是带着小跑落荒而逃。
“殿下似乎并不意外人跑了。”一副预料之中的模样,十分淡定并不太在意这事。
“吴仁并不简单,荆州是他经营多年的地盘,怎么可能一点后手都没有?”这是能蹦跶到原著大结局的人物,别的不提,最起码生命力没话说。
小皇子这话并非为了维持孔亮给他留下的人设,只是单纯发表一下他对于荆州牧的看法。
结果一抬头就看到夏侯淳一脸佩服的看着他,脸上仿佛写满了“不愧是你”这几个字。
又戳到这人哪了?怎么又一副犯病的模样?
算了,他大概是想不明白这人的想法了,他只需要知道对方有求于他就行。
既然有所求,定然不会那么快和他翻脸。
“本来还想让殿下见见我的诚意,结果让殿下见笑了。”虽说被吴仁摆了一道夏侯淳很恼,却还是不能表现出来。
他要在九皇子面前证明自己的价值,同时还要表明他不再是荆州牧一伙,带着诚意来投靠,结果人跑了他还得想办法自证清白,分割自己和吴仁。
“不必多言,你若真和吴仁站在一边,就不会请我上门做客。”南枝也并不是信任夏侯县令,而是吴仁根本不可能在夏侯淳算计他后,还能心无芥蒂和此人合作。
至于为什么排除夏侯县令和荆州牧做戏,吴仁被关了两次,再一再二不再三,恐怕这人这辈子都不想再进大牢了。
而夏侯淳……
这人连自己伯父都没放过,更别提导致他前途尽毁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位隐藏身份的福王之子。
这人的危险性比他一开始预料的还要高,不过也不是完全无法利用,最起码这人指望依靠他重回盛京。
既然有谈判空间,南枝就觉得能够合作,比起他控制住夏侯淳,然后去处理堤坝决堤问题,不如和江夏郡县令合作。
强龙不压地头蛇,即便这人在荆州的时间不长,但仅仅是江夏这一个郡,想来对方还是掌控住了。
冯凤熙时间更短都将南阳整顿成了她自己的地盘,更别说在江夏当了两年地方官的夏侯淳,这人还混到了荆州牧心腹的位置。
种种条件之下,夏侯淳只会比冯凤熙更加如鱼得水。
可以说和夏侯淳合作不一定能提高多少效率,但得罪这人,对方一定会给他使绊子!
南枝将他的需求告知了夏侯县令,对方应该如何配合,要做哪些事,全程夏侯淳没有半点异议,配合到小皇子都有几分迟疑。
不过他也不是将事情交给对方就完了,他肯定是要派信任的人监督,这一点他也和夏侯淳说了,并让对方做好心理准备。
全都交代完之后,他才带着没有开过口的其他人离开。
后堂之中除了他和夏侯县令,另外三个人一句话都没说,甚至在对方说出“明主”这种词汇,他们也没有丝毫的反应。
“大哥,夏侯淳所言……”离县衙有一段距离之后,没有看到大哥之前是什么神色的小皇子有些犹豫。
他想要解释两句,可兄弟之间将这话挑明又有些伤感情,心有顾忌的小皇子反倒不知道该不该开口。
“不必多言,大哥并非小气之人,更别说对于大哥而言,枝枝比一切身外之物都重要。”南珺看出幼弟的纠结,直接出言安慰。
或许所有人都不相信,他这个大皇子并没有非当皇帝不可的野心,他对那个位置的执着更是因为不想自己在意的人,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既然想要保护这些重要之人,自然得成为权力斗争中的最后赢家。
如今他的幼弟比他更有明君之相,他退让一步辅佐幼弟也不是不行。
但是这话不能明说,他已经明显看出幼弟眼中的抵触。
这大概也是仁安帝没有直接宣布储君的原因,未来的继承人还在抗拒从自己父亲手中接过那至高权力。
没关系,慢慢来,他还有时间等着幼弟长大,并且不再抗拒这份责任。
小皇子听到大哥的话,不仅没有感受到安慰,反倒觉得心中一凉。
第140章
大哥的意思定然是指他不会多想, 比起外人自然更相信他这个弟弟!小皇子惊疑不定,快速找好合理解释。
如同他大哥这般靠谱的兄长,定然不会像他二哥一般一拍脑子就下决定, 就那样轻而易举的就说什么支持他当皇帝的话吧?
小皇子迟疑看了眼一脸淡定, 好像什么都没有想, 话里没有丝毫言外之意, 表现的十分正直的大哥。
皇位属于身外之物吗?
南枝有些不确定,只能在心中暗自安抚自己不要多想, 眼下更重要的是下雨了。
看到下意识选择逃避的幼弟, 大皇子并没有将躲在角落里的小兽强行拽到日头底下暴晒。
幼弟既然想再逃避一下,身为哥哥自然是要再纵容对方一段时间的。
“清晏, 你知道夏侯淳是什么情况吗?”小皇子觉得不能让那种微妙的气氛继续蔓延,干脆找伴读换个话题。
南枝已知的所有情报都是顾清晏这个伴读去收集的,基本上小皇子不太清楚的, 问伴读往往都能得到一个结果。
“此人确实是两年前被调离盛京, 不过盛京偶有官员官职变动也属寻常。”当时的人员调动并没有引起伴读的太大注意。
世家之间交锋,哪家占了便宜, 哪家又吃了亏都是常有的事,再加上小皇子行动范围主要还是在盛京, 对于夏侯淳顾清晏也不过就是知道这人被外派仅此而已。
明明官至太仆,没有过错的情况之下,却被贬谪至江夏当县令, 实际上十分不寻常, 但并没有在盛京之中引起多大波澜。
这种过分安静其实是不对的,可是当时的盛京,就像被谁有意识淡化了这件事造成的影响。
现在通过夏侯淳的叙事,那大概就能解释对于他的调动盛京没多少人注意的事。
恐怕是大司马怕落在这个侄子身上的目光太多, 导致被一些人察觉出问题,于是有意识去削弱影响。
特别是在他人看来,前途大好的侄子莫名从京中被贬为地方官,这就是斗争中中输了的代价。
虽然这些世家不清楚是谁动的手,但为了不让大司马闹大,将空余出来的太仆之位还给夏侯家,心照不宣联手将这事压了下去。
考虑到这层层之间的关系,顾清晏忍不住脸上出现懊恼神色,这是他判断失误,没有注意到这根本不是正常的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