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六州歌头(189)

作者:一别都门三改火 时间:2023-12-30 10:52 标签:生子 破镜重圆 先婚后爱 宫廷侯爵

  上到台阶最顶端,便连通了西北角小楼的二层。谢竟怀上陆书宁的前几个月,早睡早醒,因此也总在这个将明未明的时辰上楼来。中秋前后,风里有微微的凉意,阖府都还未起,他独自趴在栏杆旁,看着远空雾蒙蒙的蓝色,看晨星落下去,白月的残影印在天幕上。四下有鸟雀鸣叫,可却并不吵人,只让他觉得心里静得舒服。有时候就那么看得倦了,翻身钻进卧榻的软裘里,再睡个回笼觉。
  横穿小楼,自另一侧出来,能看到后湖畔的石舫上还放着几个小竹凳,不知是哪一场宴会请的乐工曾在此就坐,过后便忘了收起来。陆书青背不上书,也总一个人跑到这里来躲清静。
  从复道再一路下去,行过曲桥,便是后湖与欹碧台了。谢竟不知在此消磨过多少时光,春日抚琴弈棋,夏带儿女放舟戏水,秋听残荷接雨声,冬煮化雪烹茶,不管窗外风啸,在暖香氤氲中与陆令从欢好直至三更——
  而今俱往矣。
  陆令从曾向他抱怨过秦淮两岸寸土寸金,这座园子实在算不得宽敞,可此刻只剩下他茕茕独游,目力所及,无处不空,无处不寂。他即将与自己这个小家天各一方,而当年那些日日出入王府的旧游、师友、同僚、宾客与至亲,恐怕也再难齐聚一堂,把酒言欢……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天要亮了,谢竟慢慢踱回房中,发现他与陆书宁的行囊已然整好放在桌上,大概是银绸命人打点的。想来下人也知晓他此行前路坎坷,往里塞满了银票与药草。
  谢竟换上不起眼的素衣,昔日五花八门的荷包扇带宫绦环佩全不见踪影,他只是将装着结发的银香匣藏进贴身里衣中,又把那块没雕完的玉璧揣在袖里。
  他兀立原地,环顾这间起居十年的卧室,最后将目光落在高大的立镜上,镜中只一个单薄伶仃的人影,怔怔与他对视。有无数个清晨他站在这里更衣束发,陆令从悄悄走到身后,冷不防一把将他拦腰搂入怀中,亲吻他半露的肩头,双眼都笑成一道缝。
  现在他们都要走了。
  陆书青还在榻上睡着,谢竟几乎是用尽了所有意志力,强迫自己不要打开帐子,不要作别,生怕只要多看一眼就走不了了。
  他裹上斗篷,背起行装,转身径直去对面的东屋,抱起陆书宁就往外走。然而就在行至花厅前时,身后还是传来一声熟悉的呼喊:
  “娘!”
  陆书青连袜子也来不及穿,三步并作两步赶上来,将一个小暖炉塞进陆书宁怀里:“宁宁难得出趟远门,不要冻伤了手。”
  他眼下有些乌青,显然也是整宿未眠,但却是笑着的。谢竟见长子强作出云淡风轻、若无其事的神情,那用来安抚母亲的笑容僵在了脸上,殊不知,最最熟悉他的母亲一眼就能看出他的张皇。
  “那,娘……我就送到这里。”
  谢竟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凑近一些,在陆书青额前落下一个匆匆的吻,然后快步踏出花厅。门在他身后毫不留情地合上,那一瞬间,谢竟分明听到了陆书青再难自抑的哭声。
  昭王府内全不见人走动,寂然得能听到银针落地,谢竟只顾向前,无暇去细想其他,直到他推开前院的门,猛一抬头,彻彻底底地愣在当场——
  昨夜饮过那盏梅山雪酿的所有仆婢,此时正一个不少地站在前厅外,静静等待着送他启程。
  谢竟如鲠在喉,身体微微颤抖着,一步一步从他们之间穿过去,离王府的正门越来越近。
  在手触上门环的那一刻,他实在忍不住回眸看了一眼,但见几十口人齐齐向他施礼,却是缄默无言,连一句“一路顺风”都不被允许说出口。
  大门推开,羽林卫已经驻守在了王府外。陆书宁这时候才朦朦胧胧醒转过来,困倦地动了动手脚。她从不知起床气为何物,只是伏在谢竟颈窝里,小小声问:“娘亲,怎么啦?”
  “你安心睡罢,”谢竟回答她,用唱一支挽歌的轻柔调子,“娘带你去一个能看到雪的地方。”


第112章 二七.一
  景裕五年六月十四,天子骤崩。
  没有后嗣,也未立遗诏,顿时群臣无首,然而国不可一日无君,虽然一切尚未过明路,但是朝野却已心照不宣,将这一场政变的发动者——昭王的谕令,看作是最高指示。
  金陵之外,长江边的流血冲突并没有持续多久,郑骁并儿女一起接管了淮阳守军;李岐率领虎师与京畿军押送张延、程炆回到城中;谢浚则带着宣室去城郊接应陆书宁与银绸等人,以防再次生变。
  陆令从命人直接将张延带到了神龙殿上。
  太初宫这几日被崔济世带领羽林卫控制,大殿的内监宫人早就全被看守起来,铜门推开,密布乌云中漏出几缕稀薄的日光,吝啬地洒在地面,洒在张延的脚边。
  他没有跪,陆令从与谢竟也没有强迫他跪。
  空阔的大殿中只有三个人,显得彼此之间疏远寥落。张延立在龙椅下的玉阶前,背对谢竟,而陆令从挡在他们之中,横刀腰间,手始终按在鞘上。
  谢竟仰起脸看着雕龙画凤的横梁,轻声道:“我十六岁上殿廷试,便是在此处第一回与您相见,老师称我有‘书生骨相,将帅襟怀’。我那时不识天高地厚,不觉谬赞惶恐,只觉我为明珠,而老师恰有慧眼。”
  张延无动于衷地听着,谢竟问:“老师,您不记得了么?”
  静默良久,张延只道:“是你不记得了。”
  “你第一回见我分明是在建宁十二年的正月,是你不记得了。”
  谢竟与陆令从听到这个时间,俱是一愣。
  张延从阶下转回身,逆着光直视谢竟:“建宁十二年正月十五,你在兰陵萧氏的宅邸附近偶遇一个妇人,她出入受限,你便替她传递了一封家书。”
  谢竟看不清他的面容,往事在脑海中沉沉浮浮,穿过遥远的年月来到他的眼前。张延不是在信口开河。那年他来金陵过年,除了入西宫给吴氏请安、见到陆令从之外,确实在上元时节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事隔二十年,谢竟只能想起一些零星片段。那名妇人央求萧府家丁帮她送一封信,然而家丁态度强硬,似乎是不允许任何纸页书信被送出萧府。妇人哀求可怜,在佳节欢声之中格外刺耳。
  他路过看见,想当然便上前去说,夫人不必担心,我过目成诵,您只把信给我读一遍,再告诉我送给何人,我能一字不漏地去背给他听。
  萧府家丁见他衣饰不凡,自知开罪不起,便只能勉强同意。妇人给他看了信的内容,又指了地方,对他千恩万谢,嘱咐他务要传达。
  后面的事情谢竟便已不记得,但无非就是按照妇人给的地点,帮过这个忙也便完了。这于他而言实在是举手之劳,太小的一件事,所以从来都不曾放在过心上。
  张延见他沉默下来,苦苦思索,只是话锋一转:“陆令章那小儿不知当年军械案的始末,你们两位,想来是都知晓了?”
  谢竟刚要下意识点头,陆令从却忽然道:“不全。”
  他定定盯住张延的双眼:“我们不知那些东宫旧臣的家眷——也就是您和您昔日同僚的至亲们,最后是什么结局。”
  张延与他视线相接,在那一瞬间流露出真真切切的恨意:“你自己就姓陆,长于天家之手,猜不到么?”
  他冷道:“当日军械案事败,萧太后被囚,兰陵萧氏自知大势已去,为了报复东宫旧臣临阵倒戈向先帝之仇,便要将我们在萧府作为人质圈禁了十几年的至亲们带出城外,全部杀死。”
  “离京途中,丁钰丁鉴姐弟伺机逃了出来,又顺路救了钟兆,三人寻回城中,才将兰陵萧氏的打算告知我们。于是我们去找先帝,希望他能按照当初的承诺,出兵援救那些老弱妇孺。”
  他审视着陆令从:“令尊是什么样本性,想必昭王再清楚不过。他本来就有以亲人为质继续控制我们、好与士族抗衡的心思,又兼有王氏崔氏为了一己私利、从旁怂恿——所以他不闻不问,紧闭这神龙殿的大门,连见都不见我们一面。”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六州歌头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