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上(120)
“咳咳。”
乐平公主瞅了他一眼,老老实实没再说话。
包拯拟好密诏,给皇帝看了确定无误然後才交给宫人发往四川。
说完铅汞之事,接下来还有疫病的後续处理。
这次瘟疫因为官府反应迅速没有大范围扩散,相应的官员考核需要官家来拿定主意,还有相关的税收减免、预防瘟疫的药物发放、此次疫病的起源等各项事情官家都得知晓。
後面的事情曹皇後不方便听,便带着乐平公主一起离开,走到半路一拍额头,连忙让宫人去通知赵宗实回他在宫外的府邸。
赵宗实被封为皇子之後改名赵曙,意思是换个名字就和生父没有关系了,他今後就是官家的孩子赵曙,不再是汝南郡王之子赵宗实。
当事人本人其实不太愿意,但是这件事情自始至终都没有给他拒绝的机会,他不愿意也得接受。
宫人脚步匆匆找到宫里仅有的皇子赵曙让他尽快出宫回府,赵曙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後心下骇然,不由庆幸他这次进宫只是为了给官家侍疾没来得及带妻子儿女。
他和妻子高滔滔乃是青梅竹马,他自幼被接到宫中交给曹皇後抚养,妻子是曹皇後的外甥女,同样是幼年在宫中长大。
原本觉得来来回回的折腾让他难以自处,还曾埋怨曹皇後在他几次被送走时都不言不语,现在看来不拦着是对的,这分明是老天在救他。
若他和滔滔一直长在宫中,他们的孩儿还能长成吗?
赵曙心中後怕不已,恨不得立刻飞回府邸将妻子儿女搂满怀来安心,但是他现在不能走,至少得去见官家和娘娘一面再走。
曹皇後猜到他要过来,叮嘱他回府之後直接把所有碰得到的胭脂水粉全部扔掉,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素面朝天也好过被毒物毒坏身体。
她自己现在干什麽都迟了,年轻人还来得及养护身体,不能觉得没在宫里住几年就不把事情当回事。
赵曙听的心酸不已,再三保证回去後一定照办,这才一步三回头的去见皇帝。
乐平公主挑了挑眉,“嫂嫂,这小子今天怎麽那麽听话?”
曹皇後无奈,“乐平。”
乐平公主连忙讨饶,“好好好,我不说了,不说了还不行嘛。”
刚才那小子娶的是他们家嫂嫂的亲外甥女,两个孩子都能说是嫂嫂养大的,俩人十几岁成亲,宫中甚至一度有过“天子娶妇,皇後嫁女”的说法。
那不光是看儿子,也是看女婿。
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她懂她懂她懂。
不过话说回来,嫂嫂真的不能和她回公主府吗?
她现在感觉宫里哪儿都阴森森的,待久了浑身都不舒服,要不先和她回公主府,有什麽安排让宫人进宫传话,性命攸关的事情上上下下肯定都上心的不得了,根本不用催。
她敢保证只要现在定下暂住的地方,半个时辰都用不到宫里就会成为无人之处。
跟她走吧,她现在感觉全天下她的公主府最安全。
“你哥哥还在宫里,嫂嫂怎麽能独自离开?”曹皇後揉揉额头,“你先回去吧,等安定下来嫂嫂就派人去告诉你。”
“已经住了那麽多年,不差这一会儿。”乐平公主不走,回到屋里找到她喜欢的位置坐下,“嫂嫂去忙,不用管我。”
她现在又没有驸马,孩子就更没影儿了,多吸两口也没什麽。
曹皇後哭笑不得,喊宫人打水过来把她们脸上身上的妆粉全部卸掉。
她和官家之间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但是天家夫妻不能让人看笑话,这麽些年忍着忍着也都过去了。
不管怎麽说,她都是中宫皇後。
乐平公主也知道她嫂嫂看重天家颜面,在心里骂了几句他哥不干人事,然後才乖乖的去洗澡洗脸换衣服。
女儿家喜欢将妆粉扑遍全身,以前不知道也就算了,现在知道了肯定不能再那麽干。
说起她哥和她嫂嫂的婚事,要评理的话她肯定站在嫂嫂这边。
她哥继位的时候年轻,当时是母後垂帘听政,她哥什麽事情都做不了主,包括婚事。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事由母後做主理所应当,不过她哥因为看中的女子被母後许给舅舅的长子很不开心,之後在婚事上就没有太平过。
她的第一位嫂嫂郭皇後是已故中书令平卢节度使郭崇的孙女,但是她哥喜欢的是已故骁骑卫上将军张美的曾孙女,俩人的意见不一致,胳膊扭不过大腿,最终皇後还是册立了他们家母後选中的人。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算了,但是没过几年张美人香消玉殒,宫中已有郭皇後,她哥愣是不顾礼仪追封张美人为後。
结果可想而知,帝後失和闹得朝野内外沸沸扬扬。
她那第一任嫂嫂见不得她哥亲近别的宫妃美人,但是她哥偏偏无视正宫只宠爱别的宫妃美人,母後在世时还能压着他们,母後一去世,她哥立刻找借口把皇後给废了。
名义上是以无子废後,其实所有人都能看出来她哥是在发泄对母後的不满。
也就是仗着母後已经离世,要不他才不敢联合朝臣废後。
堂堂皇後被废为净妃赶去道观当道姑,这事儿放谁身上都受不了,更何况她那第一任嫂嫂还是个骄矜孤傲的性子,被废不过两年便郁郁而终,去世的时候只有二十四岁。
人没了她哥又想起来人家的好,下葬的时候又追封为皇後,也不知道能有什麽用。
後宫不能没有主人,她那第一任嫂嫂被废没多久,她哥便让人安排选秀女立後,不过即便母後已经去世,他也还是没能按照心意来立後。
主要是她哥每次看中的女子都不适合当皇後,这次直接挑了个茶商之女,朝中大臣全都不满意,愣是给他拦了下来。
最後的结果就是另立中宫,娶了她如今的这位嫂嫂当皇後。
她嫂嫂嫁进来的时候才十六岁,刚当了两年皇後,皇帝就要恢复废後的後位,什麽心情可想而知。
乐平公主从小跟在官家屁股後头玩,从小到大都觉得她哥是个好哥哥,直到官家成亲後闹出一出又一出让她看不懂的荒唐事,她才觉得她哥其实也不是那麽正常。
正常人谁干得出皇後活着就追封其他人为後的事情?
但是她哥就干了。
不光干了,还干了两次。
不对,应该是三次。
现在这位嫂嫂是她哥当年勉强选出来的名门之後,祖上乃是开国名将曹彬,她哥好像和名门之後有仇似的,也不管嫂嫂人怎麽样,反正就是不喜欢。
好在这位嫂嫂对他也没啥兴趣,不得宠就不得宠,大不了就相敬如冰。
皇帝不着中宫没关系,她们姑嫂二人处得来就行。
皇後嫂嫂数年如一日将後宫打理的井井有条,她哥新宠爱的张美人一路从美人进为贵妃,嚣张的比中宫皇後排面都大。
也就是嫂嫂脾气好不计较还拦着不让她计较,不然她能把那女人的脸给挠花。
敢在她面前嚣张,她嚣张的时候那女人还不知道在哪儿扑腾呢。
然後就是红颜薄命,张贵妃没几年也暴病身亡,她哥的多愁善感又冒出来,不顾朝臣阻拦执意用皇後之礼为张贵妃发丧,为了让朝臣来不及反对,在发丧的时候直接宣布追封贵妃张氏为皇後,赐谥温成,根本不给朝臣留反对的机会。
她嫂嫂活的好好的,这一会儿一个皇後一会儿一个皇後也不知道在膈应谁。
如此荒唐之事旷古未闻,朝臣当时没有反应过来,反应过来之後台谏连续上奏反对,喷的她哥直接半个月没敢上朝。
张贵妃走了,紧随其後又来了个庞贵妃,这位新来的嚣张程度比张贵妃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有一点很好,嚣张归嚣张,但是从来不来她嫂嫂面前晃悠,见了她嫂嫂也会规规矩矩的行礼,就这一点她就觉得庞贵妃比张贵妃有出息。
但是以她哥的性子,她觉得如果庞贵妃不幸英年早逝的话,生死两皇後的事情可能会又双叒叕一次重演。
她不是诅咒庞贵妃,张贵妃暴病而亡也和她没关系,她就是合理的推测一下。
庞贵妃进宫没几年她就出嫁了,既然没仇没怨那就祝她长命百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