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穿到北宋当权臣 上(218)

作者:醉酒花间 时间:2025-01-31 10:54 标签:爽文 无CP 穿越时空 轻松 基建 历史衍生 七五

  他在西北守关的时候都经常等不到粮草,出征能有及时的粮草供应才怪。
  不是他对官家没有信心,是他对大宋没有信心。
  官家睁开眼睛看看,朝会上的大臣有几个像是能支持打仗的?
  别怪他说的难听,他觉得就现在朝中的氛围,就算他们能不动刀兵的将燕云十六州收回来,照样有人会有人不愿意接收。
  那些狗东西跪了那麽多年,早就站不起来了。
  赵曙看狄青的表情不太对,干脆利落的收起舆图,然後温温柔柔坐回书案後面,“刚才都是朕的胡言乱语,军制尚未改动,国库暂且拿不出足够的粮草来供将军征战。”
  狄青愣了一下,然後目光灼灼看过去,“改动军制?”
  赵曙点点头,“兵不识将将不知兵弊大于利,几位相公已经着手起草如何改动,狄将军回来的巧,过些天就能看到他们在朝会上吵的不可开交。”
  狄青紧张的捏捏拳头,不太确定的问道,“官家,相公们是朝着好的方向改的吧?”
  赵曙也不敢保证,“这得看相公们的意思。”
  他登基还不到一年,很多事情让他做主他也不敢做主,何况改动军制这种大事,相公们吵不出个子丑寅卯他想做主也没办法做主。
  唉,他之前只是个多灾多难的宗室子,这些他真的没学过。
  狄青:……
  相公们会吵架,也就是说他们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
  韩相公的态度他知道,好歹是带过兵的相公,不至于往坏的地方改。
  文相公的态度从刚才的事情中也能看出来,十有八九要继续打压武将,对朝廷而言是好是坏他说不准,但是对身为武将的他来说绝对是坏事。


第94章
  *
  赵曙是个新手皇帝,他知道他很新,所以朝堂上的各种事情都是听的多说的少,生怕哪句话说错了会让本就风雨飘摇的大宋更加飘摇。
  他是个新手皇帝,大臣却不是新手大臣,仁宗皇帝在位时都能稳住情况,他怎麽着也不能比仁宗皇帝更差劲。
  家里的臭小子成天拉着他问东问西,一会儿是为什麽大宋境内的劫匪那麽多,一会儿是为什麽西夏辽国老来打他们,一会儿大宋的军队为什麽谁都打不过,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有些他能答,有些就算知道怎麽答也没法答。
  大宋各种军队中兵卒几十上百万,为什麽民间还有剿灭不完的造反起义?为什麽老吃败仗?为什麽西夏和辽国都把他们当成待宰的肥羊?
  十几岁的小家夥正是异想天开的时候,总不能一层遮羞布都不留。
  虽然造成问题的不是他,但是他也知道丢人。
  小孩子的问题能糊弄过去,朝堂上的问题却没法糊弄。
  就拿军制来说,他自己都没搞懂大宋的军制为什麽会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如何下手去改?
  处处都是问题,根本没法改好吧。
  所以得等相公们吵出结果然後再来说服他,而不是让他拍着脑袋做决定。
  他连京城都没出过,能做出什麽好决定?
  赵曙觉得自知之明这种好东西身为皇帝必须得有,不光他得有,他的儿子们也得有,正好狄青在这儿,那就有请战无不胜的狄大将军给那俩臭小子讲讲西北边关的情况。
  如果军中涉及到太多不适合小孩子听的,讲讲关于收复河湟的计划也行。
  两个臭小子平时喜欢听书,说书先生讲的比他离谱的多,别说收复河湟,就是打完河湟打西夏,打完西夏打辽国他们俩都不会觉得有哪儿不对劲。
  霍去病当年封狼居胥饮马翰海,他们这才哪儿到哪儿。
  尽管讲,不用顾忌太多。
  狄青:???
  为什麽觉得这位官家不太正经?
  他刚才说收复河湟是说着玩,没说真的要收复河湟,就算朝廷能出得起粮草也不行。
  几百年前那片儿是富庶的丝绸之路,如今已经过去那麽多年,河湟一带早就不复昔日的繁华,除非朝廷愿意派人去开发河湟,不然打下来也没什麽用。
  不是说地盘大没有用,而是没有百姓在那边开垦种植,朝廷还要派重兵防备西夏和吐蕃反扑,怎麽看都是弊大于利。
  要是朝廷有足够的军费供应也还行,大不了就派军队过去屯田,问题是朝廷供不起那麽大的花销,军队派过去等不到屯田种出粮食就得饿死。
  虽然他对那些动不动就克扣军队粮草的朝臣很不满意,但是那是在朝廷有但是非扣着不发的情况下。
  官家即位也有小半年了,不至于连国库的情况都不清楚吧?
  狄青和这位新官家不太熟,他离京的时候仁宗皇帝还没驾崩,回来後换了个新官家,说实话他回来之前还真有点紧张。
  文相公说的不错,西北一带关于他勾结西夏的谣言甚嚣尘上,西夏军队被他打的抱头鼠窜,正面玩不过他就玩阴的,偏偏大宋朝廷还就吃他们这一套。
  边军打了胜仗,好,监军运筹帷幄用兵如神。
  边军打了败仗,切,粗鄙武夫不堪大用。
  朝中有许多大臣能为武将仗义执言,但是更多的还是觉得武将哪哪儿都不好恨不得将他们踩进泥里的酸腐文人。
  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好话坏话都让他们说了,武将就是那大冤种,当牛做马还得挨骂。
  西夏人在边关散播他通敌的谣言,消息传到京城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这不,边关的谣言还没压下去,喊他回京的诏书就先到了。
  他在回来的路上一直在担心新官家会听信谣言把他的差事给卸了,秋冬正是边关战事频发的时候,虽然西夏刚刚吃了败仗,但是谁也不敢保证他们接下来不会再犯边。
  这时候召他回京,十有八九是朝中弹劾他的太多,新官家压不住朝中的弹劾只能把他召回京城稳定局势。。
  要是现在在位的还是仁宗皇帝,仁宗皇帝可能会犹犹豫豫纠纠结结的把他的官职卸了,可是新官家即位之前什麽样儿他也不知道,别说他们俩没有旧交情,就算有交情,面对那麽多的弹劾也无计可施。
  没办法,朝臣折腾起来就是皇帝也没辙。
  这时候把他的差事卸了,西夏再趁机犯边劫掠,到时候边关百姓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要卸好歹也等到来年春暖花开,这时候折腾不是胡闹吗?
  狄青很想撬开那些觉得他私通西夏的官员的脑袋看看里面是不是全是水,那麽明显的离间之计他们都信,大宋还能好吗?
  不过现在看来,新官家的态度好像比他预想中的好很多。
  但也不正常啊!
  赵曙让人去喊俩儿子过来,看狄青还有些迟疑直接给他吃一颗定心丸,“狄将军放心,朕相信将军忠君爱国,通敌之事乃是空穴来风,朕不会放在心上,也不会放任谣言影响将军的名声。”
  军国大事他拿不定主意不敢擅自做主,这事儿还做不到的话他这皇帝也别当了。
  所以狄将军尽管放心,不管朝中有多少弹劾的奏折都没事儿,来一本他烧一本,送多少他都压得住。
  狄青:!!!
  青天大、好官家啊!
  短短几句话听的狄大元帅心潮澎湃,只要官家能说到做到,他狄青愿意为大宋抛头颅洒热血,一辈子不娶妻也要保西北太平。
  然而就听到他们官家继续说道,“所以狄将军看中了哪家女娘?有看中的就直说,朕好给你们赐婚。”
  嘴上说信任狄青还不够,还得让天下人都知道他信任狄青看重狄青,正好狄青还没成亲,这时候赐婚最能打破谣言。
  皇帝赐婚对臣子而言是天大的恩宠,他要是不信任狄青会操心狄青的婚事吗?
  应对之策已经想好,就差狄青找到媳妇了。
  毕竟赐婚是为了施恩而不是结仇,要是赐了对怨侣出来他有理都说不清。
  狄青:……
  怎麽到官家这儿还是逃不过这个话题?
  狄大元帅叹了口气,不管心里怎麽想,面上都只能感恩戴德谢官家爱重。
  不多时,赵仲针和赵仲乱来到书房,两位皇子看到赫赫有名的狄青狄大元帅都激动不已,立刻抛弃他们爹缠着狄青问东问西。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