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穿到北宋当权臣 上(365)

作者:醉酒花间 时间:2025-01-31 10:54 标签:爽文 无CP 穿越时空 轻松 基建 历史衍生 七五

  沈仲元默默上前帮忙,大人没带书童,他偶尔也可以兼任一下大龄书童。
  苏景殊抱拳谢过万能的小诸葛,然後大马金刀坐在椅子上,拿笔愣是拿出了拿刀的气势。
  写信!他要把今天的糟心经历全写出来!
  先给家里写一封,家书报喜不报忧,先问候一下家里的情况,然後把登州私盐横行以及市舶司中遇到的铜钱外流的情况说一说看看老爹和俩哥哥有什麽想法,他被当成贪官这段可以省略不写。
  铜钱外流需要朝廷下令才能制止,老爹和哥哥们有想法也没法实施。
  登州境内私盐横行的现状倒是可以扭转一下,只要有更合适的榷盐政策,他就能想办法在登州实施。
  俩哥哥现在都在家里,家书不用写三份,直接写一份送回家就行。
  然後给官家写一封,写给官家的叫述职报告,虽然该汇报的包大人已经汇报的差不多了,但是他的所见所闻也得汇报一下。
  接下来是给小金大腿的,说真的,他感觉买下日本这个想法非常不错。
  反正隔壁岛国就那麽大一点儿,大宋的富户田连阡陌,可能几个富户的田産加起来就是日本国的面积。
  朝廷不立田制,那他们去隔壁买田也没问题,没准儿买着买着整个日本岛就都成他们的了。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日本现在的发展情况他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岛国在唐朝之前落後的很,因为和大唐有交往学了很多大唐的东西回去才慢慢显得有那麽点儿文化。
  先前在密州市舶司遇到的那几个日本海商说如今日本国内掌权的不是天皇而是摄政,藤原氏掌控朝廷架空天皇,他们国内也没安稳到哪儿去。
  小金大腿努努力,看看能不能从襄阳王口中问出点什麽,白手起家有点难,他们可以从接手襄阳王或者幕後黑手的势力开始。
  辛辛苦苦造个反,最後全部为他们做了嫁衣,气也要把幕後黑手给气死。
  还有就是,小金大腿可以在官家面前吹吹耳旁风,大宋的面子很重要,但是里子更重要,以後别有事儿没事儿就赏赐番邦铜钱,再赏下去他们就真的没钱花了。
  交趾都知道铜钱只许进不许出,他们大宋对贵金属的需求量本身就大,这麽只出不进民间肯定要钱荒。
  具体情况他在给官家的述职报告中都写了,小金大腿想看的话可以去官家那里看,总之就是这麽个意思。
  还有就是,他已经在登州找到住处,以後有信件可以直接寄到这个地址,不要往州衙送,他不放心州衙那些贪官手底下的污吏。
  给官家的述职报告要正经着写,给小金大腿的信可以放飞一点,但是也不能让官家觉得他和小金大腿在偷偷摸摸干坏事。
  毕竟是天家父子,小心点没坏处。
  给小金大腿的信写完,接下来就是庞衙内的信。
  小小苏磨了磨牙,周身杀气更盛。
  庞衙内,咱表哥真是天上地下绝无仅有的好表哥,登州的官舍那叫一个金碧辉煌,表哥的热情也让他有些招架不住,多谢衙内提前和表哥打招呼,不然表哥也不会待他和亲表弟一样。
  新官初来乍到要见州中父老和地方官员,程表哥已经安排好接风宴,听说是在州城内最豪华的迎宾楼摆宴,具体什麽情况他还不知道,等参加完宴席他再给衙内写信介绍。
  离京之前觉得登州贫苦偏远不是个好地方,到地方之後才发现提前打听的消息都是错的,登州很是富庶热闹,地方乡绅和程表哥一样,都对他这个初来乍到的官员热情的很。
  衙内最近多注意点信件来往,他这几天会经常写信给衙内报喜,程表哥对他的每一份好都有衙内的功劳,他一定将这份好铭记于心。
  贪官预备役苏某咬牙切齿力透纸背,写完之後放下笔从头看一遍,很好,庞衙内看不出来他的阴阳怪气,但是庞太师要是看到的话肯定能看出来。
  他还不清楚程元和四海钱庄究竟干了什麽,但是不管四海钱庄干了什麽,程元这个知州都脱不了干系。
  白五爷说前任登州通判之死可能和四海钱庄的庄主有关,而通判急病暴亡的消息是程元上报给朝廷的,就算他没杀人也没法脱罪。
  能让他们直接下手将一州通判除掉的肯定不是小事,他有预感,十有八九这次开封府的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都得派上用场。
  苏景殊将信件一一装好封起来,让人将这些信件全部送去京城,然後再给遍布大宋各州的同年写信,重点还是同在边州的几个倒霉蛋。
  他路上耽搁的时间长,这时候同年们应该都已经抵达任职之地,第一次寄信先送去州衙,有了来往後才知道接下来要把信寄到什麽地方。
  苏大人在书房奋笔疾书,大有把带来的纸全部写光的架势。
  白玉堂骑马出城,将马书栓在水师营外,远远的看了眼里面的营帐排布,猜测包大人可能在最中间的营帐里,这才避开来往巡逻的官兵悄悄进去。
  没办法,他们苏大人在程知州眼里是未来的大贪官,他身为苏大人的亲信不好大张旗鼓的来找包大人,只能委屈委屈偷偷摸摸的来。
  白五爷的眼力很不错,偷偷摸摸的也能一找一个准儿。
  展猫猫悄无声息从後面冒出来,拍拍鬼鬼祟祟的白吱吱,“五爷怎麽不走正门?”
  再说一遍,他们是正经护卫,不用掩人耳目也不用躲躲藏藏。
  白五爷朝他“嘘”了一声,看营帐里没有外人才说道,“不行,五爷现在是未来的大贪官的手下,不能光明正大的见包大人。”
  展昭:???
  什麽乱七八糟的?
  “包大人,登州的官员有大问题。”白玉堂走上前将他们今天进城後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汇报一遍,说完之後还不忘为他们家可怜的苏大人辩解一句,“景哥儿被凭空污蔑都快气死了。”
  旁边所有人:……
  是该生气。


第141章
  *
  登州禁军有水师也有步军马军,各军分散驻守登州各地,和数量衆多的厢军共同防范外敌维护登州治安。
  包拯等人来的路上并不安稳,他们刚进登州就遇上了劫匪,或者说,遇上了走投无路不得不打劫过往行人来活命的穷苦百姓。
  他们带的人并不少,没有摆出仪仗也能看出来不好招惹,劫匪看到他们队伍中都是青壮便会打退堂鼓,所以一路上就算有劫匪也不敢露面。
  比起他们这种人多车少的队伍,後面人少车多的苏通判才更容易被打劫。
  但是那些扛着锄头连站都站不稳的“劫匪”明知道抢不过却还是冲了出来。
  官府征粮征的太多,陈粮已经吃完,新粮还没下来,青黄不接日子过不下去,不出来打劫的话村里的老老少少都得饿死。
  朝廷征收粮食有一定的数额,如今没有灾荒,不该有粮食不够吃的情况发生。
  然而那些落草为寇的百姓却说,官府以朝廷要抵抗外敌为由加收粮食,整个登州的农人都过的异常艰难。
  “朝廷抵抗外敌?什麽时候的事?”白玉堂有些摸不着头脑,他的消息还算灵通,可也没听说登州这边有外族来犯。
  别说是西北党项和北边的契丹,那边离登州远的很,就算开战也征不着登州百姓的粮。
  展昭点点头,“朝廷征收粮食有定例,近些年并没有让登州百姓多交粮,肯定是登州官府私自做主增加赋税。”
  百姓瘦的皮包骨头不像是撒谎,包大人便让人给他们些钱财买粮度日,虽然不知道登州有多少吃不上饭的百姓,但是既然遇到了就不能见死不救。
  他们没法立刻让登州百姓都吃饱肚子,目前能做的就是能救几个是几个。
  白玉堂啧了一声,“这麽说来,登州的上任通判可能是因为发现账面不对才被杀害。”
  放在明面上的财政赋税账册肯定不会大大咧咧的把所有东西都写上,但是通判和知州共主一州之政,时间长了肯定会发现不对劲。
  难怪李坤提起通判时那麽个语气,看来上任通判不肯同流合污给他留下了很大的阴影。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