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上(305)
“可惜公审的时候我们不能混进去,我还挺想看包公审案的。”庞昱叹了口气,他爹倒是能到公审现场看包公审案,问题是那种场合不适合带儿子当拖油瓶,他还是别没事儿找事儿了。
“公审应该在开封府吧?”赵清若有所思,“此案重大,到时候来的人多,刑部衙门没有开封府府衙宽敞,应该会在开封府开审。”
虽然他们觉得王伦直接下大狱淩迟处死都不为过,但是那家夥好歹是个朝廷命官,不能什麽流程都不走就下大狱。
在开封府审问的话,他们偷偷摸摸藏在後堂应该没关系吧?
只要受审的不是他们,他们还是挺喜欢看包大人判案的。
苏景殊摸摸鼻子没接话,偷偷摸摸去後堂旁听的确没关系,但是得提前和包大人打好招呼,不然可能被展护卫当小贼扔出去。
白五爷可以带他飞来飞去,没法带他们三个一起飞来飞去。
话说回来,那麽多天过去了,去荆州押解王伦的队伍应该快到京城了吧?
庞昱活动活动筋骨,“快了快了,我出来之前才问过我爹,他们明天上午就能进京,抵达京城後直接开堂问审,不给那王伦留任何和同夥传消息的机会。”
“王伦如此诡计多端,展护卫和白大侠他们不会受欺负吧?”赵清有些担心,虽然同行的还有禁军将士,但是那王伦心机深沉,展护卫和白大侠都是出身江湖的正派人物,能应付来官场的弯弯绕绕吗?
“展护卫和白大侠那麽厉害,用得着你担心?”庞昱白了他一眼,感觉这人纯属瞎操心,“展护卫可是御前四品带刀护卫,王伦才几品的官儿,他放肆的话展护卫就能拿品级压他,受什麽欺负啊?”
转运使是差遣,不是官职没有品级,王伦真正的官职品级是五品,这次派去押他回京的禁军中可不只一个五品以上的官。
展护卫和白大侠不懂朝中的弯弯绕绕,禁军的将士还能不懂?
都是千年的狐狸,他耍什麽小心思旁边人都能看出来。
“衙内说的对,展护卫和白五爷都不是受欺负的人。”苏景殊点点头,展猫猫和白吱吱都是久经江湖的人,为人正派不代表他们好欺负。
开玩笑,白五爷是会受委屈的人?他不让别人受委屈已经不错了。
展护卫那里也差不多,文臣的地位的确比武将高,但是展护卫不是武将,他是仁宗皇帝亲封的御前四品带刀护卫,还是开封府包大人的亲信,王伦想欺负也欺负不了他。
大宋的转运使、安抚使这使那使最开始和钦差大臣差不多,都是为了制约节度使的权力而分出来的差事,是皇帝为了让大臣办事儿给他们开的临时权限,事情办完就收回去了。
比如转运使,最开始就是被朝廷派去到各地采办军需的差遣,军需采办完後立刻撤销。
後来朝廷在各路都设转运使,这个临时权限成为长期权限,名称直接就是“某路诸州水路转运使”,平时待的衙门也叫转运使司。
大宋的水运发达,运粮运货大多走水路,这个转运使司就是漕司,帅漕宪仓四司中的漕司。
天下各路设安抚使司掌军事民政,称帅司;转运使司掌物资调度,称漕司;提点刑狱司掌司法刑狱,称宪司;提举常平司掌常平仓与贷放钱谷等事,称仓司。
帅宪仓三司都是一路设一个,漕司却是两三路设一个,後来转运使的权力越来越大,除了负责下辖几路的财物赋税外还干了监察、刑狱、维护治安甚至推举人才的活儿,为了防止转运使的权力太大,朝廷又把安抚使也设为了定职。
虽然转运使曾经一度权力极大,朝廷为了分转运使的权力才设了安抚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这三司,但是如今已经不是转运使能在地方一手遮天的时候。
再不济队伍里还有那麽多禁军,侍卫亲军只听官家调遣,王伦在他们面前可讨不到好处。
庞衙内得到小夥伴的认可非常得意,嘚瑟完了才继续美滋滋的晒太阳,“你们知道吗?王才人昨天去京郊别院找太後给她哥伸冤去了。”
苏景殊擡眼,“王伦的妹妹?”
赵清很是诧异,“她还喊冤?哪儿来的脸喊冤?”
“她觉得她哥是天上地下绝无仅有的好哥哥,肯定不会干鱼肉百姓的事,王青天才是她哥,京城的传言都是陷害她哥的。”庞昱晃着脑袋,对王才人那边的情况了如指掌,“之前不是和你们说过我姐姐和她不对付吗,我的消息都是从我姐姐那儿听来的,绝对准确。”
苏景殊和赵清对视一眼,庞娘娘和王才人不对付肯定看她哪哪儿都不顺眼,这个“准确”可能不那麽准确。
庞昱才不管是不是真的准确,他只知道自从仁宗皇帝驾崩她姐姐就没再吃过亏。
不对,王才人只是个才人,她哪儿来的本事和庞贵妃起冲突?又哪儿来的本事让庞贵妃吃亏?
皇帝的风流韵事什麽时候都能吸引人,赵清是宗室子弟,但是宗室子弟也没法知晓後宫的事情,除非事情闹的太大,宫妃就不一样了,人家就是後宫的人。
两个好奇心很重的少年郎竖起耳朵,满怀期待的问道,“这是我们可以知道的事情吗?”
庞昱坐起来,“王才人去太後那里闹事有什麽好藏着掖着的?”
“不是不是,不是王才人去太後那里闹事。”赵清两眼亮晶晶,“是你姐姐和王才人之间的事情,她只是个才人,怎麽惹到你姐姐了?”
本朝有位号的後妃位序分好多等,皇後之下就是贵妃,是正一品,而才人是正五品,才人之下就没有品级了,怎麽看才人和贵妃都不像能起冲突的人。
就算王才人冲撞过庞贵妃,以庞贵妃的性子肯定当场报复回去了,堂堂贵妃不至于连个才人都对付不了,可听庞昱的意思,庞贵妃竟然是吃亏的那一方。
怎麽可能?
快快快,快和他们一起分析分析到底是什麽情况。
失败是成功之母,多总结吃亏的经验才能努力不吃亏。
庞昱:……
仁宗皇帝都没了还有什麽好争的?
当年他姐姐吃亏是因为仁宗皇帝护着王才人,现在没了仁宗皇帝,宫妃要麽回家要麽找个别院奉养,他姐姐是贵妃,是当朝太师之女,王才人疯了才会继续给他姐姐找不痛快。
好歹是後宫出来的人,真傻的话能让他姐姐吃闷亏?
既然小夥伴想听,那他就先说说王才人有多讨人厌,说完之後再继续骂王伦。
其实王才人进宫的时候年纪很小,才十几岁,仁宗皇帝图新鲜对她甚是宠爱。
自从王才人进宫,仁宗皇帝就疏于朝政,上朝的次数减少,奏疏也批的少了,召见臣子的次数那就更少了,甚至一度把奏疏都搬到王才人那儿处理,说是没有王才人在身边他就没法安心批阅奏疏。
只是这样也就算了,毕竟朝政主要是政事堂的相公们处理,皇帝看不看关系不大,可那王才人恃宠而骄欺负他姐姐就不能忍了。
她姐姐进宫多少年,王才人才进宫几天,轮得到她在仁宗皇帝面前指手画脚吗?
小小才人在贵妃面前炫耀显摆,怎麽着,她想当正宫娘娘啊?
她姐姐那麽好的性子都被逼出了火气,可见那王才人有多过分。
苏景殊和赵清对庞昱口中“那麽好的性子”保持怀疑,他们对仁宗皇帝的宫妃不太了解,但是也知道庞贵妃不好惹。
“真的很过分,因为她在仁宗皇帝面前胡说八道,仁宗皇帝甚至对我姐姐动粗。”庞昱咬牙切齿,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气,“我姐姐娇生惯养长大,我爹都没动过她一根手指头。”
皇帝怎麽了?皇帝就能随便打人了吗?
苏景殊战术後仰,“仁宗皇帝?动粗?”
这说的是仁宗皇帝?看上去不太像啊。
赵清也不太相信,“会不会是你姐姐先动的手,仁宗皇帝躲避时不慎下手重了些?”
庞昱撇撇嘴,“我姐姐是傻子吗?”
仁宗皇帝的第一任皇後就是因为和皇帝动手才被废的,她姐姐要进宫肯定提前打听过宫里的各种事情,怎麽可能和皇帝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