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穿到北宋当权臣 上(270)

作者:醉酒花间 时间:2025-01-31 10:54 标签:爽文 无CP 穿越时空 轻松 基建 历史衍生 七五

  展护卫要过去是因为展护卫功夫好,张榜之後过去看一眼能很快脱身,他们要是有展护卫的功夫也能那麽潇洒,可惜他们没有。
  书房里,苏景殊不知道外面几个连春闱放榜那天谁去巡逻都安排好了,看包大人和公孙先生都不算太忙,然後把准备好的文章呈上去。
  小小苏紧张兮兮,“包大人,公孙先生,我可不可以只捡好听的听?”
  包拯一本正经道,“可以,稍後我不说话便是。”
  公孙策笑吟吟安慰道,“包大人不说话,我来夸。”
  苏景殊:QAQ~
  公孙策被他的反应逗笑了,一边看文章一边说,“如今朝廷已经取消公荐制度,就算能公荐,包大人也会举贤不避亲,景哥儿不用害怕。”
  展昭从外面进来,听到这里有些好奇,“先生,什麽是公荐?”
  他追随包大人之前是个彻头彻尾的江湖人,对朝中的规矩都是一知半解,科举考试的门道更是一窍不通,最近知道的那些还是因为身边有个要考试的才知道的。
  苏景殊怕打扰包大人和公孙先生看文章,拉着展猫猫出去说,“公荐就是我把文章交给包大人,包大人觉得我才华出衆向主考官举荐我,这样考试的时候不管考的怎麽样都能有个好名次,然後我就能当官了。”
  展昭不太明白,“不管考的怎麽样都能有个好名次,要是举荐人徇私举荐呢?没有才学的人也能有个好名次?”
  “大概率是这样。”苏景殊撇撇嘴,“所以这个制度在庆历元年的时候就取消了,现在没法靠公荐在科举中取得好名次,想考进士还是得看考场上的发挥。”
  庆历元年之前正式考试之前还要纳公卷,也就是将平时的文章上交,让考官在阅卷的时候参考参考,如果平时成绩足够好,科举考试的试卷没那麽出彩也能录用。
  纳公卷的本意是为了尽可能的搜罗人才,不至于让读书人因为科举考试一场的发挥失常而错失光明前途,但是这个制度弊端很大,既防不住有心人偷偷用别人的文章改名换姓当成自己的文章,也防不住考官借口公卷水平好公然偏袒舞弊。
  展昭啧了一声,“的确是得废除,不然考官全用公卷来录用学生,那还考什麽春闱?”
  苏景殊非常赞同的点头,“谁说不是呢。”
  公荐公荐,就是台阁近臣向科举主考官推荐他们看好的人才,唐朝时一度流行到没有台阁近臣保举就不被录用的地步。
  名为公荐,实为私荐,不仅将选拔人才的权力挪到台阁近臣手里,也限制了那些有真才实学却出身寒微的士子。
  天子近臣哪儿是那麽好见的,这不得有门路才能见着?
  寒门子弟连天子身边有哪些近臣都不知道,更不用说找门路给那些人递行卷了。
  最後的结果就是许多有门路考生借送行卷之机大行舞弊之事,考官也光明正大的以行卷文章写得好为由录取那些没什麽本事的考生。
  虽然弊端很大,但是直到本朝初年这种做法依然很流行。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太过猖獗,太祖皇帝两次下诏礼部贡举人不得公荐,违者从中处置。
  真宗皇帝在位时也两次下诏重审禁令,除了从重处罚违犯者和隐匿不言者外,还鼓励相关官员去告发。
  只是前面那些禁令依旧禁的不彻底,直到仁宗皇帝庆历元年正式罢天下举人纳公卷,这才让科考的试卷就是评定优劣的唯一标准。
  不管平时成绩是好是坏,只要春闱发挥的不好统统黜落。
  如此一来,春闱中就立刻涌出一大批有真才实学却没有门路找名臣宿儒递行卷的寒门子弟。
  放到前些年,就像他这样的,要不是因为他家住在开封府隔壁,他想给包大人递文章都没机会。
  “不对啊,朝廷不是不许公荐吗?景哥儿怎麽还要给包大人递文章?”展昭皱起眉头,感觉刚才应该没有听漏,但是又有点想不通,“朝廷不许公荐,给包大人递文章也没有用,为何还要递?”
  苏景殊比划了一个“二”,“有两个原因。”
  其一,名声什麽时候都能用,行卷递上去没法影响春闱但能影响殿试。
  其二,他这不是递行卷,他就是单纯想让包大人看看文章写的怎麽样,不需要包大人去到处推荐,让他心里有个底就行。
  只他爹的评价不足以让他安心,他现在更相信包大人的评价。
  他是老爹的儿子,老爹看他写什麽都好,包大人不一样,铁面无私的包大人肯定有什麽说什麽。
  展昭歪歪脑袋,“我怎麽隐约听到刚才有人说他只想捡好的听呢?”
  苏景殊:……
  苏景殊一手捂脸,这时候可以当做没听见。
  不过说真的,他们包大人是仁宗天圣五年的进士,天圣五年的进士科和嘉佑二年的龙虎榜一样都很不得了,那是鼎鼎有名的宰执榜。
  从天圣五年到现在近三十年,当年的状元王尧臣王大人官至参知政事,榜眼韩琦韩大人官至平章政事,探花赵概赵大人官至参知政事,这是一甲前三。
  同科的进士还有文彦博文大人、包拯包大人等人,文彦博文相公至平章政事,包拯包大人权知开封府,不久前还进了枢密院,如今和狄青一样也是枢密副使。
  只那一榜的宰相副相就一个巴掌数不过来,所以如今坊间戏文里已经将那一榜称为宰执榜。
  包大人的学问身份地位都是读书人递行卷的好选择,别的读书人怕阎罗包公铁面无私把他们都轰出去,他胆子大不怕,被包大人训斥的苦让他来吃。
  如果不骂他而是夸他就更好了。
  小小苏拍拍胸口,挨骂也没什麽,他还有公孙先生当保底,公孙先生刚才说了,他看完之後只夸不骂,肯定不会让他乘兴而来败兴而返。
  展昭乐的不行,“没关系,待会儿包大人要是骂你,我用轻功立刻把你带走,只要听不到就等于没骂。”
  苏景殊睁大眼睛,“展护卫不要瞎说,被包大人骂的都是作恶多端的坏人,我只是文章写的不好,包大人才不会骂我。”
  展昭:……
  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麽?
  小小苏右手放在左手上,用手指作出下跪小人的样子,可怜巴巴,“展护卫你先别说话,我现在有点紧张。”
  展昭:看出来了。
  都语无伦次了,可见紧张的不轻。
  但是紧张也挡不住他说话。
  展猫猫拍拍炸毛小小苏的肩膀,郑重其事的说道,“白五爷说他会赶在春闱放榜前进京为你庆祝,应该月底就能进京。”
  白玉堂去年没有回家过年,今年还没进腊月就被家里连着几封信给催走了。
  看来比起金华府还是开封府更合五爷心意,不然也不会在家待了两三个月就迫不及待再来京城。
  他也觉得开封府比其他地方都热闹,不说百姓的生活更加富庶,各种好玩儿的事情也层出不穷。
  苏景殊捂着心口,“我都不知道我能不能考中。”
  “这一届的主考官是翰林院的冯大人,景哥儿上榜肯定没问题。”公孙策慢慢悠悠出来,“冯大人刚回京时纠察在京刑狱,曾在开封府府衙办过一段时间的公,景哥儿的文章风格正合他的心意。”
  苏景殊:哇,府衙真是人才济济。
  小小苏规规矩矩的谢过公孙先生,规矩了三秒钟又探头探脑,“先生,包大人看完之後感觉怎麽样。”
  “甚是不错。”公孙策拿出卷成纸卷的文章,“大人说景哥儿文章里那句‘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写的很不错,他要留下好好看看,今儿个先还给你四篇。”
  苏景殊受宠若惊,接过文章不忘解释,“那是之前和雱哥儿去他家的时候听王叔父讲过几句,当时觉得很有道理就多和王叔父说了几句,没想到考试的时候就用上了。”
  公孙策笑道,“难怪大人说文章看着有王介甫的影子。”
  苏景殊在开封府也得到满意的评价,开开心心告别好心的包大人和好心的公孙先生,再和同样好心的展猫猫挥挥手,然後回家继续誊写文章准备给两个哥哥寄过去。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