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上(215)
白五爷无所畏惧,“放心,五爷知道轻重,不该听的绝对不听。”
他只听好玩儿的,朝堂大事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绝对出门就忘,坚决不在脑子里多留。
苏景殊:……
那是想忘就忘的吗?
小小苏摇摇头没再多劝,白五爷的行走江湖多年,爬墙头的经验比他走大门都多,他又不懂武功,这种事情他来劝就是多余。
大不了就多看一出御猫智擒锦毛鼠,正好让他攒素材写新本子。
话本子要与时俱进,同样的事情一直讲听衆会有意见,想要保住人气就得抓热点。
在包青天的世界观里,开封府铁三角和江湖上顶尖的大侠都是常青树题材,连他这个不混江湖的听到南侠北侠丁氏双侠还有陷空岛五鼠都能说上几句,消息更灵通的茶馆戏楼能说的就更多了。
没有记错的话,包青天里还有个五鼠闹东京的故事。
可惜时间太长只记得个名字,完全不知道五鼠闹东京是怎麽闹的。
难道是五爷打头其他四位紧随其後,打了小的来大的,打了大的来老的?
想不明白,大概得等五鼠闹了东京才知道。
“五爷放心飞,出事自己背。”小小苏郑重其事的说道,“等将来事情尘埃落定,本文豪亲自动笔给大家写御猫智斗锦毛鼠,保证全城的说书先生求着说,没准儿还有书坊来找本文豪谈合作呢。”
大宋的印刷出版非常发达,同样朝廷查的也很严,虽然朝廷查的严也挡不住各种盗版私印,但是他这麽遵纪守法的好孩子肯定不会主动犯事儿。
要麽就书坊正儿八经的和他合作,要麽就写完拿给说书先生赚个零花钱算了。
反正他不缺钱,写话本子只图开心。
白五爷很不高兴,“有你这麽说的吗?就不能是锦毛鼠东京戏御猫?”
“都行都行。”小小苏回道,“我都能写,就看五爷会不会被朝廷通缉了。”
白玉堂:……
“景哥儿,你长这麽大真的没被打过吗?”
“怎麽可能?我爹天天拎着藤条想揍我,五爷你知道的啊。”苏景殊一拍额头,“对了,藤条还没掰断呢。”
他们回京城的路上商量好的用故事里的高光戏份来换五爷帮他掰断藤条,结果五爷进京後就见不到人影,他忙来忙去也把这事儿给忙忘了。
如今两个月过去,家里的藤条一根都没断。
白玉堂捏捏下巴,“先攒着,反正你马上要去太学不在家住,家里的藤条暂时用不着。”
他用劳力换了足足十个高光戏份,现在一个高光戏份都没见着,他得攒着先见着戏份再付账。
以前的高光戏份不算,得以後的戏份才行。
读书人心眼多,臭小子别想忽悠他。
“白五爷聪明机智举世无双,谁能忽悠的了您啊?”苏景殊摊摊手,“行吧行吧,那就先攒着。”
五爷说的有道理,他去上学不在家住,家里的藤条的确用不着,现在掰有点早,过年之前再掰也来得及。
两个人肆无忌惮的说着“见不得人”的交易,丝毫没有注意到老苏来了又走又过来。
刚才是空着手来的,现在手里拿了根又粗又长的藤条,“呦,景哥儿待客呢?”
苏景殊:!!!
白玉堂:!!!
白玉堂看到苏洵手里的藤条心道不好,匆忙打了声招呼脚底抹油纵身飞走,坚决不掺和老苏教训儿子。
看这气势汹汹的样子,难不成是发现上次那些断掉的藤条都是他干的了?
不、不对,是景哥儿干的,他只是个空有一把子力气的苦劳力,主意都是景哥儿出的,这事儿和他没关系。
可怜的景哥儿,别怪五爷见死不救,这都是你自己作的。
苏景殊:QAQ~
“爹,有话好好说,大好的日子您动什麽藤条?”
苏洵原本只是过来看看臭小子收拾的怎麽样了,没想到过来一趟还能听到点新鲜消息,“既然是大好的日子,那你来说说爹那几根藤条是怎麽断的?”
藤条这种东西不容易断,家里备上几根能用好几十年,没准儿还能当传家宝传到下一代。
这小子倒是机灵,犯事儿之前先找人把家里的藤条给掰断,掰断就没法挨揍了吗?
老苏越想越气,懒得听这臭小子狡辩,趁他还在家连着之前躲过去的那些顿打一起揍了,免得下次要找藤条只能看到满地半截的藤条屍体。
小小苏:!!!
“娘——救命——”
躲在墙根底下的白五爷听到动静後怕的拍拍胸口,还好他跑的快,不然景哥儿开口向他求救他还真没法拒绝。
秋风卷起落叶,京城的气氛却和萧条扯不上半点关系。
狄青回京,全城的百姓都盼着去城门处迎得胜归来受赏的大功臣。
勾栏瓦舍的说书先生不再痛斥裹脚,不再张口就是开封有个包青天,也鲜少再讲三国五代,不约而同全都换成了狄青狄大元帅。
——话说西夏党项人时不时寇边犯境,动不动就琢磨着南下牧马问鼎中原,和北边辽国契丹人一个德行。
——辽国和大宋签订了合约好歹会遵守,党项人无耻至极,签了合约拿了岁币却还是时常犯边,幸好他们大宋有平西大元帅狄青镇守三关。
——狄大元帅用兵如神所向披靡,打的无礼番邦闻风丧胆,要不是有狄大元帅在,西北边城的百姓也过不上太平日子。
……
城里各大勾栏瓦舍门口的招子都换成了和狄青有关的戏名,这个讲狄将军大破西夏,那个讲狄将军用兵如神,要不是西夏现在仍是大宋的心腹之患,说书先生们甚至能编出狄青夜闯敌营生擒西夏狼主的戏码来。
然而民间对狄青越是推崇,朝中就对狄青越不放心。
不说朝堂大臣的态度,只太学和国子监的学生就有很大一部分觉得狄青声名太过不是好事。
周青松伸了个懒腰,“他们说狄将军拥兵自重功高震主,西夏那边对他频频利诱,只要他愿意给西夏效力,高官厚禄娇妻美妾任他挑选,要是高官厚禄和娇妻美妾还不够的话,封王也不是不能以。西夏给的条件那麽好,不少人都觉得狄将军私底下可能已经答应为西夏效力。”
苏景殊的白眼差点飞上天,“心脏的人看什麽都脏,他们自己能为高官厚禄叛国就觉得别人也一定会叛国是吧?”
“谁说不是呢。”周青松叹气,“听说官家这次召狄将军回京不单单是为了封赏,还因为朝中有大臣弹劾他和西夏有秘密交易。”
要是别人弹劾也就罢了,偏偏弹劾他的是两朝元老文彦博文相公,他的意见官家不能不听,只能找个借口将刚刚打了胜仗的狄青召回京城。
苏景殊扯扯嘴角,“真有人相信狄将军会勾结西夏?”
周青松重重点头,“真的,而且还不少。”
苏景殊:……
很好,知道他们都是为了高官厚禄不惜叛国的叛国预备役了。
如果狄青是历史上的那个狄青,他们不相信狄青忠君爱国还能硬往人家身上扣各种莫须有罪名,问题是如今这位狄青狄将军有个当王妃的姑母,他傻了才会叛国。
八王府的狄娘娘是狄青父亲的姐姐,也是他唯一一个在世的亲人,狄青对这个姑母很是敬重,直接将姑父姑母当亲生爹娘来孝敬,怎麽可能为了西夏的高官厚禄就叛国。
高官厚禄而已,他在大宋也有好不好。
平西统镇大元帅、马步军副都指挥使,这已经是大宋武将的天花板,再升就只有正指挥使或者进枢密院。
狄青还年轻,将来的事情都说不准,正经历史中的狄青都能进枢密院,虽然很快就被排挤出来了,但那也是进了。
正史中的狄青能进枢密院,他们这儿的狄青肯定也能。
他们狄大元帅在大宋有高官有厚禄还有当王妃的姑母,但凡脑子清醒都不会觉得他会叛国。
每日一感叹:大宋药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