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穿到北宋当权臣 上(2)

作者:醉酒花间 时间:2025-01-31 10:54 标签:爽文 无CP 穿越时空 轻松 基建 历史衍生 七五

  他们爹年过四十还没考中进士,但是范进中个举都疯疯癫癫,他们爹身为多年不中的老举人,教导儿子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
  哥哥们很有自制力,不用盯着也能学的很好,于是需要盯着的只剩下年方四岁的他。
  安逸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不过没关系,他的天分也不差,大不了拿出上辈子小学初中高中加考研的气势来学习。
  两宋是文人的天下,不管将来长大後要干什麽,身上有功名都没坏处。
  守孝期间很多事情都不能做,闭关学习的日子很枯燥,人闲着就要找事干,他爹也不例外,闲着闲着就要给儿子正式取名。
  然後他的两个哥哥就成了苏车把子和苏车轱辘印子、啊不、是苏轼和苏辙。
  他爹苏X,大名苏洵,也就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
  ——名人就在我身边,小丑竟是我自己!
  吓的小小的他猛干了两碗饭才稳住扑通乱跳的小心脏。
  两个哥哥成功改名,小小的他还是叫苏景殊,兴许是车上找不到其他合适的字,也可能依旧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注定。
  就是他娘程夫人知道後不太高兴,当晚就关起门来把他爹臭骂了一顿,要不是他自己说不用改名,这会儿可能就要叫苏轲苏辂苏轺苏轸苏车轮了。
  亲爹自己科举不顺,两个哥哥的科举之路却是难得的顺遂,要是礼部试也能顺顺利利,俩人在功名上就能压他们爹一头。
  如果史书没出错,哥哥们的确能在功名上压老爹一头。
  家有神童的确让人羡慕,家有三个神童……当爹的发愁啊。
  光阴似箭,转眼间一年又一年。
  田园耕读很能陶冶情操,苏景殊感觉咸鱼如他都快被熏陶出了读书人的高雅情操。
  老爹生性放荡不羁爱自由,在家窝了七八年早就心痒难耐,九月份两个哥哥解试放榜,月底他就带上两个儿子啓程进京赶考。
  美名曰:带儿子感受各地风土人情。
  只能说,他二哥苏轼後半辈子仕途不顺还能那麽会吃会玩,他们家老爹功不可没。
  苏景殊从只会吐泡泡的奶娃娃长成琼枝玉树少年郎,十几年下来对亲爹亲哥的滤镜碎的差不多、咳、也没碎那麽多,总之就是,他爹他哥在他眼里都从神坛上走下来了。
  因为这样那样原因,他们家这次要举家搬迁进京。
  爹带着两个哥哥先走一步,三个人没一个关心家里的産业要如何安置,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娘亲最可靠。
  等他娘处理好家産,他和姐姐嫂嫂又在家修整了几日,这才收拾行囊准备上路。
  他爹他哥怎麽走的他不知道,反正他和家中女眷乘着驴车走的非常快乐。
  车队从眉州出发,沿途欣赏山光水色,走了两个多月终于见到汴京的城门。
  可喜可贺,喜大普奔,“想念高铁”四个字他已经说累了。
  後世关于两宋的槽点数不胜数,但是有一点不能否认,那就是:有钱。
  出发时想到外面那层出不穷的乱军山贼就各种担心,没想到这一路走来却很安稳,路上运气很好的没有撞见过贼人,遇到押送财物的镖局时镖师还会顺便看护他们一程。
  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第一次出远门的少年郎站在城门外,看着活过来的东京汴梁城心情激荡,好一会儿才回到暂歇的茶摊。
  就这麽一会儿的功夫,他娘程夫人已经和隔壁桌的客人唠起了家常。
  隔壁桌是母子三人,形容憔悴的妇人带着两个面黄肌瘦孩子,一眼便能看出家境不太好。
  苏八娘看到弟弟回来,附到他耳边用气音说道,“这位秦娘子是均州人,她的丈夫三年前进京赶考,不料一去三年音讯全无。均州那边连年灾荒,她的公婆相继去世,家中生活困难,万般无奈只好带上一双儿女进京寻夫,也是个可怜人。”
  苏景殊歪歪脑袋,感觉这个剧情有点耳熟。
  旁边,心地善良的程夫人已经开始邀请可怜的母子三人进京同住,“秦娘子,我们也是初次进京,家中女眷多,住在一起也好有个照应。你若放心,可将孩子们交由我们看顾,也好出去寻你夫君。”
  妇人眸中含泪,“香莲谢过夫人。”
  苏景殊:!!!
  就说这个剧情有点耳熟!
  秦娘子,香莲,秦香莲啊!
  救命!
  他穿的不是正经北宋吗?
  怎麽忽然变成了包青天?


第2章
  *
  直到一家人整整齐齐入住城中客店,苏景殊都没想明白他穿的大宋为什麽会变成“野史大宋”。
  这就是十几年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报应吗?
  小小苏震惊,小小苏慌张,小小苏连干三碗热茶也没把扑通乱跳的小心脏给拽回来。
  在他浅薄的认知之中,推理探案剧就没有太平的,今有包拯古有狄仁杰,外还有福尔摩斯和柯南,无一例外都是行走的死神。
  他他他他他他、他只是芸芸衆生中一粒毫不起眼的微尘,主角波澜壮阔的人生应该不会影响到他。
  ……吧?
  冷静!淡定!
  只是科举经营本里添了点江湖探案元素而已,说实话,就算没有江湖,这世道也太平不到哪儿去。
  这不,刚夸两宋的百姓过的好,这就冒出来个家乡连年灾荒即将活不下去的秦香莲,打脸速度之快令他猝不及防。
  想想也是,天灾不是动荡乱世的特産,承平盛世的天灾也没少到哪儿去,只是盛世的朝廷能救民于水火,乱世的朝廷只会雪上加霜。
  两宋的商业的确繁华,可无论在什麽时代,底层人民的日子都不好过。
  他这十几年衣食无忧是他运气好,要是穿成慈幼庄里的孤儿,虽然不至于饿死,但也绝对好不到哪儿去。
  沉着!稳住!
  天塌下来有大佬们顶着,问题不大。
  苏景殊看了眼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搓搓胳膊关上窗户,然後猜想他爹他哥这时候在干什麽。
  他们在客店只是暂住,万能的娘亲在进京之前将家里的生意处理的干干净净,还提前打听过汴梁的房价,带的现钱足够在城里买一座宽敞舒适的大宅子。
  名义上的一家之主:书中自有千钟粟,夫人今天吃什麽?
  实际上的一家之主:温柔,贤惠,生财有道,治家有方。
  说真的,要不是他娘这些年经营纱縠和食肆能赚钱,别说在汴京买房,他们租房都租不起。
  京城的房价之高令人咂舌,据说连宰相都得租房住。其他朝代的官员租房住也就算了,这可是文人俸禄高的离谱的宋朝,由此可见居京城大不易。
  苏景殊叹了口气,再次确定这个家没有娘亲是真的不行。
  程夫人入住客店时便托店家寻牙行看房,临近年关,庄宅牙人手里的空闲宅院颇多,最好在年前便将房宅定下,在客店或是别处过年总归没有自家宅院舒坦。
  牙人消息灵通,正好帮那可怜的秦娘子打听她夫君的消息。
  如果没有遇到秦香莲母子,苏景殊可能到京城之後立刻跑去大相国寺找他爹和他哥,现在遇到了秦香莲母子,那就更得去找他爹他哥打听情况了。
  他知道陈世美是秦香莲的丈夫没有用,证据不足说什麽都是虚的。
  《铡美案》是妇孺皆知的苦情剧,秦香莲一路跋山涉水来到汴京已经很不容易,後面那些磨难能省还是省了吧。
  牙人有牙人的渠道,读书人有读书人的人脉,京城那麽多读书人,总不能一个陈世美的老乡都找不到。
  真要一个都没有,那均州的父母官也太没本事了。
  苏景殊挤到程夫人跟前,“娘,您明天带两位嫂嫂和姐姐去看房子,我去大相国寺找爹和二哥三哥。那陈世美三年前进京赶考,让爹去问问他的朋友们看看能不能帮忙找人。”
  程夫人眉头微蹙,很不放心,“大相国寺离客店颇有一段距离,你一人出门,遇到拐子该怎麽办?”
  小小苏:???
  “娘,我今年十三,不是三岁。”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