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穿到北宋当权臣 上(124)

作者:醉酒花间 时间:2025-01-31 10:54 标签:爽文 无CP 穿越时空 轻松 基建 历史衍生 七五

  这个说铅汞是月之精华,那个就说铅汞是太阳精气,这个说朱砂五行属火,那个说朱砂五行属金,京中道观寻访过来一遍儿,得出来的结果一张纸都写不完。
  这还能行?
  人命攸关的大事,在那些外丹派的道士眼里甚至不如派别斗争重要。
  真正属阴属阳五行归哪类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道观要压隔壁一头。
  孙直讲提起这些直接气笑了,也是他这些天闲得慌自讨苦吃特意去打听,不打听还不知道那些道士会那麽荒唐。
  从前总觉得佛门清修之地变成交易买卖市场于理不合,现在看来道家也没好哪儿去。
  和那些道士相比,佛门至少给百姓提供了便利。
  梅尧臣听完之後一阵沉默,也不担心他们景哥儿被官家召见後答不上来出错了,直接变成遗憾少年郎立了大功却被官家无视。
  不是他说,他们景哥儿这运道是真不好。
  先前剿灭无忧洞立下大功,论功行赏的时候他在生病。
  这次献上防治疫病之策立下大功,紧接着又出了个宫墙有毒,变成官家伤心重病无暇给他嘉奖。
  也好也好,年轻人出太多风头也不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现在这样只当是磨性子了。
  梅尧臣长叹一声,嘴上说着没什麽,心里还是有些遗憾。
  苏景殊倒不觉得有什麽,官家伤心就让他伤心去,朝政由朝中各位大臣管着,没有他也能按部就班运行下去。
  官家抑郁了没关系,皇後娘娘和乐平公主都派人去他们家胭脂铺里买了不少东西,大张旗鼓很有排面,走时还留下了很多赏赐,把周边其他铺子的掌柜的羡慕的不要不要的。
  家里已经得到实惠,他这里有没有天子的嘉奖不重要。
  官家脑子里除了儿子还是儿子,连辽国人踩在他脑门上拉屎都能忍,不见面他还省心了呢。
  梅尧臣没有再说什麽,拍拍他的肩膀又说了几句感谢的话,然後才让他回教室。
  孙直讲等人离开才叹道,“我原本以为官家在无忧洞之事後就会召景哥儿应神童试,现在看来怕是没有这个机会了。”
  早些年神童试多,被选拔出来的神童们进入官场後几乎都顺风顺水,即便後来才能平平也都能稳稳当当度过一生。
  近些年最出色的神童当属晏殊晏相公,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进士出身,任秘书省正字,累迁至知制诰、翰林学士,之後更是一路升到中枢担任宰相。
  只是晏相公那样的神童可遇不可求,大多数人过早入仕都让人有种江郎才尽的遗憾,还有《伤仲永》之类的文章流传出来,所以朝廷便很少再准备神童试。
  他还以为景哥儿能重现晏相公当年的风光,没想到剿灭无忧洞之後竟如此曲折。
  好事多磨,索性景哥儿还小等得起,正经科举考试入朝也行。
  梅尧臣叹道,“读书读的太多,以後入朝为官不见得是好事。”
  孙直讲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古怪,“你这说的是景哥儿?”
  要当官除了有才华还要懂得圆滑,太看重书里那些道德情理在官场上的确不好混,但是这话放到别人身上合适,用来说他们景哥儿是不是不太妥当?
  看看那小子最近干的事情,哪个像循规蹈矩之人能赶出来的?
  谁家守规矩的小孩儿敢靠近重伤昏迷的江湖人还瞒着家人给人家送水送饭?
  谁家守规矩的小孩儿敢和江湖人天南海北的聊?
  谁家守规矩的小孩儿能把炸药放房间里七八年?
  寻常年轻人初入官场小心翼翼干什麽都再三思量,那小子不一样,他进官场绝对是把泥鳅放进泥坑里,谁能折腾得过他?
  不信他们就等着,他敢保证那小子进官场後也绝对不是省油的灯。
  梅尧臣一想也是,然後将心里那点忧心甩出去,皮笑肉不笑的走到这人跟前打探有什麽是他能知道却不知道的。
  这种明知道有秘密却不知道的感觉很难受,他的嘴巴很严实一定不会外传,要紧的事情他不多问,不要紧的和他说两句总没什麽吧?
  孙直讲仔细想了想,发现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那神秘的蜀中唐门,只能遗憾的表示他知道的都很要紧,想知道不要紧的事情得去外面找那些学生打听。
  当时跟去苏家找炸药的是隔壁国子监的几个学生,他们太学除了已经离开的雱哥儿和景哥儿自己之外没人知道,学生们能知道的事情就意味着外面已经传开,所以从学生们口中打听消息最稳妥。
  梅尧臣:磨牙.jpg
  他就不该生病!不生病就不会错过那麽多事情,不错过那麽多事情就不会被这家夥挤兑!
  生气!
  孙直讲抹了把脸,“别气了别气了,我忍着不说也很难好不好?”
  梅尧臣气的直接扭头,一句话都不想再搭理他。
  另一边,苏景殊刚刚回到教室还没坐热凳子,外面便有宫里来的宫人说官家要见他。
  苏景殊:……
  刚和两位先生说官家没空搭理他,这边官家就派人来了,说曹操曹操到,莫非他们官家不是姓赵而是姓曹?
  上次检阅火器时他只远远的见过官家一面,还从来没有近距离接触过,忽然要去见人他还真有点紧张。
  苏景殊和同窗们打过招呼跟宫人离开,看来人面上带笑应该很好相处,于是大着胆子上去攀谈。
  是让他一个人去见官家还是有其他人陪同?如果有的话会是谁陪同?
  他不知道面圣的规矩,也不懂御前有什麽忌讳,身上的衣服也没换什麽都没收拾,就这麽去见官家真的好吗?
  虽然他在检阅火器那天之後就对官家越来越不满意,但是再不满意人家也是官家,不是他一个升斗小民能置喙的。
  坊间都在传官家的身子不大好,怎麽还有心情召见他?
  该不会是觉得自己时日无多要喊他陪葬吧?
  爹呜呜呜呜呜~
  怕怕!救救!
  皇帝的身体的确不大好,这些天清醒的时候少昏沉的时候多,就算醒了也不搭理人,仿佛人出来了魂儿却丢在了宫里一般。
  曹皇後要主持宫闱没空贴身照顾,只让太医院的太医给他好生医治,又将赵曙夫妻和几个孩儿都接到京郊别院来让他不用担心老赵家後继无人。
  养子几次三番被送出皇宫,身子没有被毒害彻底,小夫妻俩儿女双全,孩儿们各个聪明灵巧,将来肯定不会再出现皇帝无子的情况。
  皇帝:……
  皇宫的问题已经暴露,将来肯定不会再有无子的皇帝,也就是说大宋的皇帝中没有亲生儿子的只有他赵祯一个。
  官家越想越难受,如果眼前这些孩儿是他的亲孙子亲孙女他一定高兴的很,可惜不是。
  养子在他面前恭谨守礼很是孝顺,但是他知道那孩子因为早年的事情早已和他离心,如今孝顺也只是遵循孝道,并不是真的拿他当父亲。
  孙儿孙女们以前都没怎麽见过他,更不用谈感情。
  这让他怎麽有脸去见列祖列宗?
  官家不愿看见孩子们,曹皇後也不强求,官家不拿孩子们当亲孙儿她当。
  小夫妻俩都是在她身边长大的,以前因为官家的几接几送疏远了好些年,皇宫有毒的事情暴露出来後所有人都後怕不已,话说开了之後感情更胜从前。
  她这辈子没有亲生儿女,有养子养女也够了。
  别院清净,官家病的晕晕乎乎不理政事,二府三司每日派人前来探望,坐镇中枢的相公们都是能臣,不会因为皇帝不在就让朝堂瘫痪。
  官家忽然清醒要召见苏家小郎,消息传到曹皇後那里曹皇後也很惊讶。
  莫不是回光返照?
  她对苏家小郎早有耳闻,据说是个天赋异禀的神童,小小年纪心性颇佳,连开封府的包黑子都对他赞不绝口。
  而且那孩子幼年有过奇遇,时隔多年还能将当年的事情记得清清楚楚,之前辽国使臣进京,正是他献上的炸药才没有让朝廷颜面尽失。
  真定曹氏是武将世家,真定府再往北没多远就是燕云十六州,朝中因为主和主战吵的不可开交,主和的臣子占尽上风,但是武将那边却大部分都主战。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