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系统在三国(120)
虽然不知道他那位已经死去的大父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打的是什么算盘,但是这一桩事情倒是有点麻烦了。
曹操或许不知道这里面的玄学成分,但他是否知晓他们之间有过这种“阴差阳错”呢,他是否会对此有什么特别感想呢?
从前世母胎单身到今生的陆离,尝试着揣摩了一下有家有室的人的想法。
虽然他没有揣摩出什么来,但他并不准备隐瞒这种事情,玄学部分自然是见不得人,但“阴差阳错”却不是。
这并不是什么难查的事情,今天你不自己说,谁知道来日会不会有人添油加醋的说。
所有的危险与危机,没有发现也就算了,既然发现了,自然是要想办法扼杀在摇篮中的。
陆离看到了卞氏,实际上她也看到了对方,又或者说,早在今日之前,早在对方知晓自己在这里之前,她就知晓对方来到了曹操的帐下了。
毕竟跟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子相比,出身乐安陆氏的陆侍中那可不要太有名。
不曾想当日的小郎君,日后竟有这样一番作为。
事实上那天跟着陆传回去之后,时任乐安郡郡守的陆氏族长,也就是陆离的大父并未特别为难于她。对方只是带着几分让人难以分辨的情绪叹了口气,然后不仅送她回去与父母团聚,还额外给了些许钱财。
之后她如之前一般与父母一起四处卖艺,后来遇到了曹操,得以有一安身之处。
她不知晓对方是否认出了自己,但她实在没道认不出对方。
郭嘉看到陆离回来后颇为困扰的模样:“怎么,难不成伯安今日被明公考住了,不然怎么愁眉不展的?”
陆离没有直接指名道姓,而是以“我有一个朋友”为开头,简化了一下具体情况,问:“这事我的那位朋友要是跟对方说了,对方不会介意吧。”
郭嘉像是看什么稀奇物种一样的看着陆离:“你那位朋友委实有些迂腐。”
他当然知道陆离口中的所谓朋友其实就是他自己,而这句“迂腐”也是真心的,不说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就算有什么又能怎样,妾通买卖,况且他们大汉可不搞贞节牌坊。
陆离也实在不用这幅担心害到谁的样子,放心吧,谁都害不到的。
迂腐的陆离:行吧,又是我封建了。
他自己其实没什么好在乎的,毕竟当年跟着刘宏出入宫闱,差点就被当廷参上一本“秽乱后宫”了。
但是这种参奏主要是针对他,现在这是一个搞不好就害了别人了。
不管从当前来看,还是从未来看,这都不是一件很妥当的事情。
但一切就如郭嘉所说的那样,当陆离跟曹操简单的诉说了这段意外的“缘分”后,对方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喜,反而觉得这当真是挺有缘分的。
事实上这事卞氏也与他说了,他看着目前看起来跟二十来岁没什么太大区别的陆离,忍不住想对方十五岁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的。
想到卞氏与他说的,当初陆离发出的种地喂鸡“邀请”,曹操都忍不住有点想笑,有种不愧是你的感觉。
更令人惊讶的是,曹操发现陆离在跟自己说这事的时候,脸竟然都红了,明明不含有任何暧昧的羞涩,却又活像是偷情后被抓到了对方丈夫面前一般。
不,与其说像这个,不如说像是什么黄花大闺男在这里表证自己的清白。
这自我道德要求是不是太高了点,大汉没有贞节牌坊,你却是恨不得活成烈男吗。
事实上曹操误会了,陆离这完全是一种类似于在说:哥们,我跟你老婆曾经相过亲。
哪怕相亲结果是互相看不中,但也纯纯尴尬出来了不好意思。
毕竟这种事情放在现代也是有点炸裂的,甚至能够加上“震惊”做大标题,谁知道古人反而接受良好呢。
考虑到这位是以“好人妻”出名的曹老板,他这么开放似乎也说得通。
可其实更本质的原因在于,陆离是将卞氏作为一个人来看待的。
曹操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名声让对方想通了,他就是觉得陆离这样简直不要太有意思。
有些话他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说过,可事实上在某些时候,面对陆离对他而言是一件很有压力的事情。
对方可能因为少年时期听说过他的一些事情,总是下意识的将他看高了许多,而被他这么一看,让人不自觉的就背上偶像包袱。
新年过后,就是非常重要的备战春耕时期了。
这一年的春耕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新吸纳的百万黄巾能不能真正变成自己人。
兖州当地的生产资料有不少是掌握在世家豪强手中的,但大汉的官僚机构也没有完全失权,在如今拥有几十万军队的曹操来到之后,就更是如此了。
世家豪强再是地头蛇,也得对着刀兵低头啊。
因为陆离年节时的建议,曹操这边的屯田制提前出现了。
这也不是什么从无到有的全新东西,西汉文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之前徐州那边也搞过,现在不过是要在兖州搞具有兖州特色的屯田制而已。
就在他们这边老老实实搞种田的时候,徐州那边的陶谦在筹谋他的“正事”。
袁绍与公孙瓒兵事未休,各方也因此被牵扯着或多或少加入其中,刘协派太仆赵岐来调解关东部队,要他们各自罢兵。
至于这到底是刘协派来的,还是有人借着刘协的名义派来的,其实都不重要。
就好像曹操之前向着长安上表,被顺势正式封了兖州牧一般,到底是皇帝那边点的头,还是有人以皇帝的名义点头的,谁知道呢。
面对太仆的调停,大家都顺势下坡,结束了大汉的“内部”战争,带着军队回去种地了。
一群士兵在外面打仗那可太费粮食了,一旦战线拉长,需要民夫帮忙运粮,运粮就没法种地,甚至为了有更多的粮食可以运输,还会横征暴敛,最后往往是越是运粮,越是缺粮。
不是所有人都有本事像秦国那样,打仗不仅不耽误事,还越打越强的。
为了更好的践行春耕与具有兖州特色的屯田制,少不了要继续跟那些世家豪强打交道,陆离也不知道曹操是怎么谈的,陈宫那边是暂时稳住了,张邈那边却不然。
更要紧的是,曹操是真的很信任自己这位好友啊。
袁绍那边跟公孙瓒暂时停战后,也没有彻底停下战事,而是转而专心打起了黑山军,弃了袁术投奔对方的吕布,在帮助袁绍讨伐黑山军张燕的过程中,堪称屡战屡胜,万众难当。
只是他每每想让袁绍给自己增兵,却总是会遭到对方的推诿甚至拒绝。
哼!
吕布是越来越不满意了。
想当初对方所谓的讨董联军何其荒唐,最后还是自己为大汉杀贼,为他袁氏被董卓杀死的族人报了仇。相比之下,他袁绍有何功于天下,不过是依仗家世而已。
吕布那边不满意,袁绍这边也不是没有意见的,那吕奉先勇武是真勇武,但那一身臭毛病也是真的不少,在袁术那里纵兵抄掠为人不喜,来到他这里虽然稍有收敛,却也是死性不改。
相看两厌的两方人是注定难以长久的,很快吕布就离开了袁绍处。
这件事情本来跟陆离没什么关系的,但是因为跟曹操有点关系,所以也就称不上跟他没关系了。
因为吕布离开袁绍后想要投奔张扬,路过张邈所在地与之相谈甚欢,惹得袁绍大为恼火,直接让人来到曹操这里,要让曹操出手杀了张邈。
这不是袁本初第一次干这种事了,但现在曹操是真的能够轻易杀死张邈的。
曹操现在对张邈或许不再信任到可以托付家眷,却也还是信任的,怎么可能做这种事情。
只是曹操不想,张邈未必不疑,陆离去见对方的时候,吕布已经离开了,但从张邈的态度中,明显能够感受到对方对于曹操的不信任。
也未必是不信任,而是那种大家以往平起平坐,现在一方开口就是要自己的命,而保不保得住要看另一方的态度,这份落差与慌乱很难衍生出什么积极情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