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系统在三国(65)
他因为这件事情升了个官,今天刚训练完手下,正在营口坐着休息,那位熟悉的侍中骑着马就这么水灵灵的出现在他的面前。
秦俊都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这个运气,但他知道陆离这样出现在这里绝对是不合规矩的。
“侍中可有手令,如何突然来到禁军训练之处?”
陆离发现是熟人也不由挑了挑眉,他举起手中玉佩:“我自是有手令在的,陛下受宦官劫持,你即刻召集手下,与我同去寻找陛下。”
秦俊不明所以的看着陆离手中的玉佩:“侍中所说的手令莫不是这块玉佩,恕在下孤陋寡闻,未曾听说过手令竟有如此制式。”
宫里的消息,他们这些禁军自然是听说过的,事实上袁校尉已经带着一拨人去找陛下了,他们这边属于没有被选上的。
救驾之功自然是人人都想要的,但是禁军不得无令擅自行事。
“侵官之害甚于寒”,有些事情做了看似是功劳,但真的论起来怕是要先定你的罪责。
因为担心皇帝禁军便擅自行事,当年荆轲刺秦王之时,朝中众臣难道都不担心他们王上吗。
陆离很清楚对方在担心什么:“此乃先帝所赐玉佩,上刻虎符纹路,有调兵之权,你莫不是要不从军令吗?”
秦俊从没听说过这事,但是陆离言之凿凿,再联想到之前所谓的立储圣旨大家都信了,那么有个能够调动兵马的玉佩那不是很合吗。
甚至正要有能调动兵马的依仗,才能确保立储圣旨真的能够在陆离手里立住。
这样一想,逻辑通顺了,可信度更高了。
秦俊看着陆离那副架势,感觉自己要是再磨蹭,都不用等无令调动军队被定罪,对方现在就能拔剑把他砍了。
提问:他敢动手杀这位陆侍中吗?
秦俊不敢。
再问:这位陆侍中敢杀他吗?
秦俊觉得对方挺敢的。
现在死还是之后被问罪,这个选择题秦俊觉得一点都不难做。
“侍中稍等,在下这就去召集手下。”
往好处想,自己前不久可刚刚因为对方升了官,说不定这正是升职机会的再一次降临,秦俊咬咬牙,干了!
对方去召集军队,陆离看着自己手中的玉佩,解释的合适机会这不就被创造出来了吗。
只是调一小队人都是如此,这玉佩……
对方没用多久就召集来了人,一行人出城门后没多久,正待兵分几路,就看到一众目测几千人的兵马正朝着此处而来。
前面的兵士见到陆离一行人后立刻呼喝提醒,停下了前进的步伐。
与董卓一直防备着彼此的袁绍听到动静,怀疑可能是自己带出来的人,指了几个人去前面看看情况。
打马前去的人没多久就回来了,向着袁绍汇报道:“来人似乎是陆侍中以及部分禁军。”
袁绍闻言不由皱眉,陆离听说了陛下的情况会忍不住出来寻找并不令他感到意外,但是跟禁军一起。
就不说他们是怎么混到一起去的,这种事情不可能瞒得下来,要知道何进可还正准备……
等等,何进好像已经死了。
但这也不意味着陆离这么干没事,朝中盯着他的难道会只有何进一个人吗?!
袁绍的人回来汇报消息,董卓的人也来了:“前面出现了一队人马,说是朝中陆侍中与禁军前来寻找陛下。”
董卓打马上前些许,他久在军伍,目力极佳,远处焦急之下衣冠似乎略显不的人,那服饰远观倒也确实是侍中官服,他朝着传令兵打了个手势。
同为汉军,许多军中手势各地都是互通的,毕竟都是一家人,总不能说两家话吧。但各个军队也存在自家独有的一些手势,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能不能一直做一家人,地方叛乱之事也不是没有过的。
现在董卓打的手势,就属于后者。
袁绍解释道:“来者是陆侍中,州牧切莫误会。”
董卓道:“自是不会误会,袁校尉似是与之相熟,可要去迎接一二,顺便将情况解释清楚。”
袁绍自是不会拒绝,他打马从军队中间而出,来到陆离面前看了一眼对方身后的禁军:“伯安这是?”
陆离坐在马上看向袁绍,也不回答对方的问题,只先问:“陛下与陈留王何在,可还安好?!”
袁绍转身看向身后军众:“陛下与陈留王安好,正在军中车架之内。”
陆离闻言个人瞬间松了一口气,这才想起了一下身上有些杂乱的衣袍,动作间指尖都带着些许颤抖。
袁绍看着对方这难得一见的狼狈模样,没看出多少对新君的忠诚,倒是看出了几分对先帝之子的爱屋及乌。
两人打马带着身后禁军一同向前,因为两方相聚本来就不远,快马也就是几秒的事情,袁绍还刻意放慢了速度争分夺秒的跟对方说了一下现在的情况。
陆离没有给对方什么好脸色,称呼对方也不喊本初兄了,只冷言道:“袁校尉倒是好本事。”
袁绍知道对方这是在为闹出来的这番祸事不满,只得苦笑解释:“天下苦阉宦久矣……”
对方说的诚恳,陆离却不为所动:“这般说来,袁校尉与几位校尉夜闯宫门,肆意杀戮,竟是顺天应民之举?”
“清君侧将君主一并清出宫内,这等行径何时竟成了忠臣应为之事,袁校尉可真是令我大开眼界!”
这番阴阳怪气让袁绍不由摇头,得了,将人给得罪狠了。
可有些话还是要解释一下的:“我何尝有此心,全是那十常侍待君不敬,只恨未曾早先杀之,竟叫陛下遭逢此难。”
说话间,两人已经顺着士兵让出来的路来到了董卓面前。
见到董卓,陆离没有多么冷淡,也不存在过度的热切。
他只是在马上拱手一礼:“董州牧,不知现下可方便离去陛下所在之处觐见?”
董卓近距离看着那张脸愣了一下,态度同样称不上好,也说不上坏,他倒是并未拒绝对方的问询,甚至让人带着他一起前去。
他们两个之间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确实是有那么点拐弯抹角的仇恨在的,原因也很简单,就在于皇甫嵩与刘宏。
当初董卓与皇甫嵩一起平叛的时候就互相看不顺眼,甚至敌意颇深,后面陛下还明升暗降想让皇甫嵩接手他的兵权,只是被他想尽办法拒绝了而已。
董卓虽然不知道这里面其实还有陆离的建议,但这不代表他不会迁怒于人。
不过现在这么一见,倒是真的觉得这位先帝爱臣名不虚传。
他看着越来越近的洛阳城,眼中明明灭灭,似有什么在随之沸腾,亦有什么在随之消失。
这些年来见惯了边境风霜、刀光剑影,谁不想体会一下洛阳的荣光呢。
而此刻,洛阳近在眼前,天子,就在身边。
董卓看向陆离离开的方向,先帝最为爱重的侍中啊,听说如今颇受新君冷遇呢……
第53章 掰扯清楚
来到刘辩所在的车架外,陆离下马行礼,得到里面的准入声后才小心掀帘上车。
如果他没有听错的话,刚刚说话的似乎是陈留王,刘辩莫不是……
董卓给陛下与陈留王准备的车架算不上小,但也没有特别大,毕竟他也没想到自己能够这样撞上一个大功劳,自然不可能提前准备符合陛下乘坐规格的马车。
刘辩身体上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他的眼神中带着非常明显的惊疑不定,但在见到陆离后又隐约产生了些许小小的放松。
看到陆离的那一刻,刘辩只觉得个略带昏暗的车内都瞬间亮了。
无怪乎父皇如此喜欢陆侍中,任谁不喜欢有这样一个人跟在自己身边呢。
美人,顶尖的美人,是稀缺的资源,也是身份的象征。
而如陆离这般,有能力有出身的男性顶尖美人,在这个时代自然是容易前途无量的。
刘辩看着往日跟在父皇身边的顶尖美人,如今在自己经历宫变后出现在自己身边。
他恍惚间好似回到了父皇还在的时候,虽然那时候他不是皇帝,甚至不是储君,可那个时候他也不曾体会过这种颠沛流离、险些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