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谋士系统在三国(168)

作者:辣个糊涂 时间:2025-05-09 13:11 标签:无CP 系统 穿越 历史衍生 古典名著 三国

  良久之后,刘艾只听到似有一声轻叹传来:“侍中都不觉得朕能够成功,朕自认无项羽之能,何敢学其傲慢。
  我知卿一心为我,必不会一意孤行。”
  刘艾不愿意去想对方口中的“侍中”说的到底是谁,他只是在刘协松口后立刻送上了安慰。
  陛下你也不用悲观,当年武帝陛下被景帝提前加冠,不也得在太皇太后那里老实了几年,远了不提说近一点的,先帝继位之初,不也是被强压了好几年,可后面不还都翻盘了。
  刘艾举例的都是刘协耳熟能详的真人真事,自然是有着相当强大的说服力的,可刘协却也难以避免的想到那些失败的例子,那些被废的例子,甚至是那些被杀死的例子。
  前些日子他去伏贵人宫中,对方身体不适,还有宫人言语可能有孕,请来医工却只道是先前奔波劳累致使身体有疾。
  刘协不会忘记,当自己听到对方可能有孕时,那将为人父的喜悦与难以抑制的心乱。
  比起一个已经长成,且在向着权力伸手的皇帝,一位刚出生的孩子岂非更好。
  刘艾安慰他,还说他是万民之选,人心所向,可他分明是董卓之选,无人不知。
  当年袁本初还在联合各方一起讨伐董卓,就以此为由,有过废立之心。
  尽管当年被对方选择的刘虞如今早已死去,可当时得知了消息的刘协,心里的滋味实在是难以言喻。
  看着刘艾担心的眼神,刘协微微扬起一抹笑容道:“也不知司空如今于宛城战况如何,待他凯旋,朕定要亲去相迎,方不负功臣良将。”
  ————————————————————
  宛城。
  此次的征讨比想象中来得顺利,有着先胜一场作为武力展示,又有天子在后成全大义名声,有能又有名的情况下,胜利来得近乎所当然。
  可出乎郭嘉意料的是,只是一场并没有对于敌方产生毁灭性打击的胜利,随之而来的竟然是对方的投降。
  当然了,人家说的不是投降曹操,而是投降天子。
  张绣派来的使者是这样说的:“已故将军昔日于陛下处受小人排挤,愤而出走,死前悔恨不已,只道自己因己之情,任性妄为,不能为国尽忠,不能为君效力,何可称大丈夫。”
  “如今张将军承叔父遗泽方有此势,盼望能够了却叔父遗恨,重归陛下身边,故而遣我来此,望司空知之。”
  如果忽略事实真相,这番话听起来好像还挺感天动地的。
  曹操等人虽然知道真相,却也不准备拆穿,人家给自己找好了台阶要对你投降,你非要拆穿跟人家兵戎相见,这到底图啥。
  不过虽然没有拆穿,曹操却也没有直接代表天子打包票,他只道张氏两位将军忠君爱国之心当真感人,愿意带你们一起回许昌,在陛下面前替你陈情。
  以全平阳侯(张济)之遗愿,成张将军之孝心。
  这边曹操等人跟使者谈好了,对方回去后,张绣那边也很快就出来投降了。
  郭嘉也见到了陆离特意强调过的贾文和,此人……确实值得强调。
  见完对方回到营帐中,郭嘉上前对曹操道:“明公,我观其军中些许兵将并无投降之忐忑,恐有诈降之嫌,不得不防啊。”


第123章 不甘心
  曹营内两人在说张绣等人的情况,张营内也有两人在说曹操等人。
  张绣看着贾诩,脸上是有着不甘在的,又或者说,是有很明显的不甘与不忿在的。这份情绪倒不是针对于面前的人,而是针对投降这件事。
  张绣:“文和先生,我们这般迅速降了,那曹孟德定然看轻,待到去了许昌,又该是如何光景!”
  虽然投降的事情是他自己点了头的,但总免不了要不安,不是谁都有吕布那个“大心脏”的。
  说话间,他在营帐内来回踱步,手始终放在腰间佩剑的剑柄之上,似乎但凡贾诩说上句“那我们就不降了”,他分分钟就能拔剑冲出去。
  贾诩倒是没有张绣那么多外露的情绪:“我亦知将军不甘,然而将军善兵,曹孟德却犹有胜之,且军中兵将心有所向,形式如此,何能强逆之。”
  是的,这场投降的主要原因其实还是兵将心有所向。
  这件事追溯一下源头,其实张济要负很大的责任。
  事实上别说兵将,当初张济自己都后悔了,他当时选择反复,是以交换人质为名求心安而不得,觉得与其被董承这个外戚排挤,被朝中众臣揪着过去那点事情不放,倒不如跟李傕郭汜合作将陛下带回长安,让一切回归原来的样子。
  哪怕当时没能带回陛下,可如果对方那里错乱繁杂,自己这边逃出旋涡,那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对方那边随着曹操的到来,迅速恢复了秩序。
  反观自己这边,陛下没得来不说,自己跟董承拼了半天,损兵折将,一无所获。最后一走了之,倒是让曹操捡了便宜。
  有那么一瞬间,他对于曹操的厌恶甚至远远超过了对董承的。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自己是黄雀自然是最好的,但如果是螳螂,我的天,这太恶心人了,至于蝉,抱歉,这种食物链最底层的存在没有发言权。
  当初在许昌附近徘徊,也是想着看看有没有机会重新回到权力中心。
  跟着天子的日子多好啊,官职是蹭蹭长的,封侯是分分钟有的,简直李广的梦想轻易实现。
  就算回不去,至少对接一下,别以一个乱臣贼子的名头在外面晃啊。
  可惜曹操显然并不准备在自己还没有彻底掌握一切的情况下,接纳这样一支军队的进入。
  在攻打刘表中箭被抬回来后,临死前张济虽然明面上只说后事如何安排,但他心里一直都在念叨自己如何错过了一个亿。
  事实上这种想法绝非只有张济一人拥有,当初他们名义上是天子的兵,名也有、利也有,面子也有,实际也有。
  现在倒好,一群人窝在一个杀了他们将军的人施舍的城里面,还要面对别人“奉诏讨逆”。
  抛开张济的死不谈,刘表虽然也姓刘,但能跟陛下相比吗,前途瞬间从个大汉缩水到一州,甚至一郡。
  现在曹操再次率兵攻来,考虑到张济带兵的时候对方打败了他们一次,现在张绣带兵对方又打败了他们一次。有一说一,大家的对抗情绪都不强烈,反而想要通过投靠对方重新回到天子阵营的念头愈演愈烈。
  毕竟向内打不过刘表,向外打不过曹操,继续下去还有什么可继续的。
  只要曹司空不准备像当年的王允那般搞大清洗,大家对于投降还都挺接受良好的。
  虽然这种情绪还没有化作语言表现在明面上,但贾诩可不是那种事情发展到最后了才后知后觉的迟钝症患者,他相当敏锐的洞察到了那份隐藏在沉默之下的暗流涌动,当机立断便找到了张绣。
  有些事情你自己不主动,可能就是别人拿着你的命去主动了。
  张将军,你也不想当丁原吧?
  张绣虽然不甘心,好在还算是听劝。
  可虽然听劝了,却不妨碍他依旧不甘心。
  其实要让贾诩说的话,这事倒也并非全无转机,陆伯安的《项羽论》写的多好啊。
  它可以是在说项羽,可以暗指何进、董卓、王允,又为何不能加上一个曹操呢?
  贾诩只道:“将军也不必着急,曹司空会如何对待,不仅将军在意,军中上下无不关注。”
  “我等并非败无可败遂无奈投降,而是为了却已故平阳侯遗愿,秉忠君爱国之大义,他若轻慢相待,岂非寒忠臣义士之心。”
  况且他们跟损兵折将到所剩无几的董承不同,他们手里还是有兵将在的,这制衡之道如何容一人专美于前,到时到了许昌,说不定还能与曹操成昔日李郭之势。
  不过这话贾诩并未说出口,毕竟这不符合谋己人士的一贯作风。
  而且有一说一,虽然确实存在这种可能,但真的不是贾诩看轻张绣,而是对方在这方面未必能是曹操的对手。

上一篇:你这个直男,保直吗?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