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系统在三国(299)
刘表若能清醒过来,未必不会认可,而若是清醒不过来,蔡瑁那边的说法跟刘备这边的说法,又哪里有一方可以被称作无可辩驳的权威呢。
伊籍这主意倒也不能说不好,就是颇有点破罐子破摔,看看咱们两个到底谁更不要脸的架势。
但刘琦指出了这里面存在的问题,父亲是没有办法说话,可母亲有办法啊,继母那也是母亲。
到时候对方站出来代替刘表说话,这可不是不要脸便能够解决的。
刘琦原地转了几圈,忍不住问道:“我父如今情况到底如何,二位可知晓吗?”
他原本想着是通知完了刘备,赶紧回去梳洗一下,明日早早去侍疾。
结果现在说着说着,他爹情况如何不好说,他这个当儿子的一个弄不好,倒是很有可能让对方白发人送黑发人。
事情的关键其实就在刘表身上,只要他能够醒过来,这事就很有转机。
反之,若是他迟迟难以清醒,只怕便是之后能够醒过来,也只能去参加曹操得到荆州的庆功宴了。
当时刘备离得也挺近的,虽然他不是什么专业的医工,但一个人情况好坏大概还是能够看出来的。
刘备:“当时州牧气急仰倒在地,情况怕是……”
他长叹了一声,显然一切尽在不言中。
伊籍眼看着这个气氛实在有点低落,沉思片刻道:“其实对上蔡德珪,公子未必没有一拼之力。”
此言一出,其余两人皆看向他。
第224章 是否相见
陆离虽然是一个被软禁的状态,但是有关软禁的一切相关安排都是蔡瑁做的,所以这个软禁跟懒散的宅在家里似乎也没有什么区别。
至少别的不说,外面的消息他知道的比一些当地官员还要全面。
比如说大公子刘琦偷偷回来了,比如说偷偷回来的大公子刘琦大张旗鼓的跑去关心父亲了……
这倒是个聪明选择,有些时候光明正大虽然会成为靶子,但偷偷摸摸同样有可能被人不动声色的干掉,这种情况下死了连个可能上坟的都没有,岂不是更加凄惨。
尽管对方回来的这个时机非常巧合,但是对方突然跑回来可跟陆离没多大关系,他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还得思索一下对方这般可能造成的影响呢。
结果都没有思索太久,便得到了对方得知自己父亲的遭遇,要来找自己的这个罪魁祸首算账的消息。
刘表这个儿子倒是有意思的紧,陆离给出的答案是:“不见。”
负责看守他的守卫得到答案后,像是受到了吩咐一样,应了一声便出去了。
或许可以自信点,将“好像”去掉,早就说了陆离的软禁是宅家待遇啊,自家的守卫听话,这不是所当然的事情吗。
至于为什么不见,原因也很简单,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事情都已经进展到这个几乎可以直言成功的地步了,他到底为什么要见一个其实对于大局没有太大影响的人呢。
陆离没有什么反派临到最后非要跟人炫耀与分享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的爱好,他就想要安静的迎接成功,半点不想搞什么反派死于话多的操作。
虽然可能性不大,但万一对方跑来跟他玩上一场刺杀,快要到手的荆州都有可能丢出去一大半。
事实上这个可能性不大的可能,还真的就是刘琦他们的计划。
若是陆离死了,别的不说,蔡瑁再想要投靠曹操可就要细细思量一番了。
到时候一个荆州献出去,结果弄了个功过相抵,甚至功不抵过,那不是闹呢吗。
然而所有的计划都卡在了陆离的拒绝上,虽然拒绝的人是陆离,但给出的原因是蔡瑁那边表示都已经有一位州牧被对方气得倒下了,公子你要是去见,出了事情怎么办,我要怎么跟州牧交代啊。
为了安全起见,这人咱们还是别见了吧,不然到时候要是出了什么事情,这不是让本就混乱的局面越发混乱吗。
见都见不到的话,要怎么杀人呢?
总不能搞下毒那一套吧,不说他们这个时代其实真的很少有立竿见影少量就能够将人毒死的毒物,陆离他是会医术且非常谨慎的存在。
连见个人都拒绝了,难道食物他就会随便吃吗?
伊籍给他出的主意,其实就是刘表气急之下想做却不曾做的事情——杀人。
陆离的到来掀起了一系列的风波,虽然如今的一切不会随着他的死亡彻底消失,但很多人的态度确实会随着他的死亡改变。
有些事情在人活着的时候或许能够谈下来,但人一旦死了,便也就只能用带着鲜血的手段解决问题了。
就像当初刘表如果干脆杀了陆离,反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凝聚人心是一个道的。
尽管同样的事情由刘琦来做的话,效果绝对会大打折扣,但至少也是有效果的。
可惜再好的办法实施不了的话,跟没有办法似乎也没什么区别。
陆离的不接招让刘琦的高调回归都颇有点将自己架起来的感觉,简直像是白给了。
投曹一念起,顿觉天地宽的蔡瑁,可不知道自己差一点就要梦想破灭。
计划不成的刘琦等人在加紧时间另寻出路,而攻下新野的曹操等人正在向着襄阳加速赶来。
本来在战争状态下,一方领袖如果出了什么问题,那绝对是要瞒得死死的。
可如果领袖倒下后暂时接管的是心向敌方的存在,那情况就要另当别论了。
有一说一,当曹操这边得知刘表被陆离气晕过去,现在还躺在床上难以进行指挥,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感叹伯安气人功力见长,还是感慨原本以为是天方夜谭的一年速通荆州计划不仅越来越有盼头,甚至眼看着都已经要完成一大半了。
虽然在有些事情上运气很难评价,但是在某些事情上,幸运成伯安这样的存在,当真可称得上是天眷之人了。
不过想归想,曹操这边还是立刻便加快了行进速度。
借用陆离的观点来说的话,距离成功越近的时候,距离失败也同样如此。
而且襄阳那边闹成了这样,伯安的境况怕是不怎么安全的,眼看着都要成功了,结果因为去的慢了点,最后搭进去一位谋士,这是多么让人愤恨的事情,一定要坚决杜绝。
说起来,一年得荆州之后,是两年灭孙刘。
考虑到如今刘备还是一个寄人篱下状态,陆离跟曹操商量灭孙刘的时候,这个刘主要指的是益州牧刘璋来着,当然了,刘备也没有完全隐身,不过没有地盘在威胁程度划分上确实是大大的扣分项。
曹操带着那么多兵马,再是轻装简行也很难做到完全隐身,更不用说大家都知道对方肯定是要来襄阳的,时刻关注着,自然更加不会错过了。
随着对方的逐渐逼近,襄阳颇有点人心杂乱的架势。
对于有些人而言,这是敌人马上就要近在眼前。
但对于另一些人而言,这就是未来明公马上要与我见面。
但现在很是尴尬的一个问题在于,前任明公虽然有点半死不活的架势,可也确实还没有死掉,那到时候弃暗投明的姿势与说法,就不得不好好考量一下了。
这谋士择主有的时候跟女子嫁人一般,可不能太过上赶着了,会被人轻视的。
而在陆离悠哉宅着,曹操快马加鞭来着,荆州部分人思考着的时候,一件令陆离知晓估计要发出尖锐爆鸣的事情发生了——刘备已经在这期间完成了一顾茅庐与二顾茅庐。
虽然都没有见到人,但是一和二都走完了,三难道还会远吗?
很近了,很近了,就跟曹操距离襄阳一样近了。
事实上刘备第二次来诸葛亮依旧不曾选择见对方的时候,考虑到曹操越来越近,他都已经有了对方可能不会再来第三次的准备了。
毕竟一个只是从他人口中听过,并未亲眼见证过才能的贤才,与自己实打实的性命,这选择似乎也不难做。
可是考虑到刘备的一贯作风,诸葛亮又觉得事实或许会恰恰相反。
不过不管怎么说,对方这个态度与尊重倒是真的给的足足的。
不像某人,来了一次之后便再也没有下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