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谋士系统在三国(167)

作者:辣个糊涂 时间:2025-05-09 13:11 标签:无CP 系统 穿越 历史衍生 古典名著 三国

  客观公正的说,只能说好的时候还挺像个人的。
  在夸人这方面,陆离不是自夸,他是真的有一手的。
  本就有本事再加上真心实意,刘备个人都被陆离夸得不好意思了,面对陆离一连串的“我等楷模”、“应当号召学习”、“大汉骄傲”、“百姓所喜”……
  刘备只能微红着脸连忙道“哪里”、“惭愧”、“不敢当”。
  有的时候陆离这个穿越者会觉得古人其实没有那么含蓄,但此刻,作为土生土长的东汉人,刘备也觉得陆离挺不含蓄的。
  一旁关羽的红皮更加红了一些,张飞都有点黑里透红了,他们俩人的状态是相对一致的:好听、爱听、多听,伯安你真的是一个很有品味的人。


第122章 不得不防
  陆离只口头上夸赞还不够,还要举例证明自己所言无错。
  面对刘备的谦虚,陆离只道:“玄德兄无需自谦,凡事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确实好的凭什么不能接受夸赞呢,不仅是我觉得好,便是陛下都对玄德兄的作为有所耳闻,今日我入宫,陛下还与我提起玄德兄你呢。”
  陆离道:“汉室宗亲、讨伐董卓、爱民如子,还在此次前来的人之中,我一想便立刻知道陛下说的定是玄德兄你。”
  陆离巧妙的将陛下的话换了个顺序,此时听起来自然没什么,可听说刘侍中也递来了拜帖,到时候可能就有点什么了。
  语言方面的陷阱想要破解其实很简单,无非当面对峙而已,但他们永远不会为这种事情当面对峙的。
  如果刘备压根不上套甚至看穿了也没有关系,他难道会指望一句话就能调拨了汉室宗亲与天子之间的关系吗,无非就是让对方知晓情况而已。
  在这个时候,立场与身份是一种非常微妙且醒目的存在,比如外戚,比如宗亲。
  陆离也没有打包票说什么陛下一定会见你,只是在恭喜对方被陛下记住的同时,暗示如无意外陛下可能会提前召见,可以先做做准备。
  说这些的时候,陆离相对就含蓄多了,既表现出了对友人的关怀提醒,也不至于好似对上不恭敬在肆意泄露陛下的相关情况。
  汉室宗亲可见不得这个,大汉在他们才是汉室宗亲,大汉不在,他们又算是什么呢。
  天子,多少人在依托着天子而活啊。
  若非如此,刘协是凭什么一路好好活到现在的。
  陆离看着送自己出来的三兄弟:“玄德兄不必再送了,左右如今你我皆在许昌,多得是相见之日,委实不必如此客气。”
  陆离朝着他们一拱手,骑上自己来时所骑的马匹驱马离去。
  在见过陆离后,第二天刘备见到了刘艾。
  虽然对方如今是陪伴陛下最多的侍中,但还真的没有特别大的名声,不过倒也不至于查无此人。
  三人与对方相互见礼,刘艾知道刘协心中的想法,自然是怎么亲和怎么来的。
  刘艾:“陛下闻听玄德公的作为,不由心生欢喜,只道我大汉良臣不绝,实为国朝大幸。”
  刘备之前听说了一通更直白的,倒不至于脸红,但因为这评价来自于陛下,也是不免激动的,他朝着天子宫室所在的方向一拱手:“能得陛下此语,备当真此生无憾。”
  “然我人微力薄,作为有限,何敢与朝中栋梁相匹。”
  刘艾知道刘协的意思,却也不会将事情说的直白,他只道:“玄德公过谦了,朝中众臣齐心,地方官吏尽心,方得本固邦宁,哪一处不值得称道呢。”
  这话似乎没什么问题,但刘备莫名有点不安。
  将不安隐藏在感动的外表下,这份感动也好像突然就变了味道,这到底是这位刘侍中在对他示好,还是陛下有什么别的意思?
  带着这种心思,听到对方说完了陛下的关怀与求贤如渴的相关话语后,对方以自己的身份跟他说:“陛下如今已加元服,亲政在即,正是渴慕贤才之时,我等为汉室宗亲,正当为国朝尽力,如此方得上对祖宗、陛下,下无愧于黎民苍生。”
  这话也没有毛病,可以视作是他作为汉室宗亲,对于同为汉室宗亲的刘备的一种感叹。
  但他在这里反复强调汉室宗亲的身份,再搭配上陆离前面说的陛下对他的印象,这是在任人唯亲,还是在织结党羽。
  送走这位刘侍中,刘备不由思考起了陆离跟对方一前一后的来访,对着自己的两位兄弟叹了口气:“我等这次怕是被卷进曹司空与陛下之间的交锋中了。”
  权臣与皇帝的交锋,底下人的拉拢站队,这在东汉算是保留节目了,
  因为东汉皇帝寿命普遍偏低,导致不少小皇帝的出现,而在皇帝长大之前,那是太后有本事的就太后来,太后没本事的就让外戚来,而皇帝长大后为了夺回权利,自然免不了要争斗,宦官就这样开始做大做强。
  虽然如今曹操算不得外戚,但这个流程是类似的。
  只是让人想不明白的地方是,昔日的陆侍中,如今的尚书令,如今到底是哪一边的?
  他之前前来,又到底是旧友重逢,还是另有所指呢。
  刘备发现许昌的水有点深、有点浑,却也没有因此心生离意。
  莫说此时,先帝时难道水不深、不浑吗,既有建功立业,济世安民之心,何能畏首畏尾、瞻前顾后,遇事则退。
  刘艾见完刘备,当刘协对他问及刘备之时,刘艾自然也没说什么不好,只是也补充说明了一下:“在臣之前,尚书令先与见之,不知与其所言为何。”
  尚书令,刘协在心中默念,抬眼便看到刘艾望着自己欲言又止。
  刘协不由道:“卿与我患难相扶,有何事不可直言?”
  这些年,董卓、王允、李傕等人都在刘协身边安排过侍中,刘艾当年还在董卓相国府内当过长史,可那么多人里面,对方一路跟到了现在,如今依旧是刘协身边备受信重的侍中。
  刘协自认他们两人之间的情谊哪怕比不上当年的先帝与陆离,却也没有差到哪里去,何以今日便不敢言语了呢。
  刘艾拱手:“恕臣斗胆,陛下如今是否操之过急,曹司空所作所为,在外人看来皆井然有序、无有僭越,不可谓不忠心耿耿,陛下此行不免让人误会,有雷霆之嫌。”
  别到时候曹操本来没准备做什么,被你逼得硬是做了什么,这错处又该算谁的呢。
  大汉虽然自武帝陛下起开始尊儒,却也没有到一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地步,现在很多士人抱着的还是一种君视臣如何,臣视君怎样的心态。
  一个不对付、不开心,直接挂印而去的也不是没有。
  我们大汉的臣子,那可有的是力气与手段,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帝弱臣强的时候。
  不过在刘艾看来,曹操也真的是倒霉的没有赶上好时候,刘协如今已经经历过一(董卓)而再(王允),再(王允)而三(李傕郭汜),再加上他如今也是年岁渐长。
  现在两人之间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君主日益增强的亲政需求,与权臣对权力把握严密之间的矛盾。
  刘协冷了脸色,眼间又似乎有水色闪过:“卿也认为是朕错了?”
  刘艾好像没有听到那个“也”字,他只言语:“我知陛下因几番流离心有计较,可有些事情若不能一击即中,岂非打草惊蛇。”
  这种劝他不要着急的话,刘协已经不是第一次听了,一次两次三次,他到底还要忍到什么时候,忍到哪里才算是完呢?
  诚然他还年轻,可考虑到皇考的寿数,考虑到几代先帝的不长寿,这个年轻也显得没有那么年轻了。
  如果一个人只能活到三十,十五岂非已过半程。
  他之前总是在等,等到有新的臣子出现干掉原本的逆臣,然后再成为新的逆臣。
  现在,刘艾还要让他等。
  他真的能够等到那所谓的机会吗,还是等到这大好河山拱手让人,让列祖列宗在地下都难以瞑目。
  刘协的拳头松开又握紧,他不想要等,却又不得不承认刘艾说的话是有道的。

上一篇:你这个直男,保直吗?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