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谋士系统在三国(169)

作者:辣个糊涂 时间:2025-05-09 13:11 标签:无CP 系统 穿越 历史衍生 古典名著 三国

  张绣闻言心中稍定,虽然他们都知道所谓的忠臣义士不过是给他们自己披了一层遮羞布,但这个遮羞布遮的也不只是他自己一个人,而是自己麾下所有人。
  他其实不是不清楚形势比人强,当初两方相争,董承固然损失惨重,可他们难道就毫无损失吗,再加上自己刚刚全盘接手叔父的人马没多久,在打了败仗让人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大家想要投奔更好的前途不能说无可指摘,但确实是能够解。
  更不用说那个前途中有天子坐镇,那就更名正言顺了,这都不能算是投降,这在某种程度上算是接受“诏安”。
  而很滑稽的地方在于,他们原先明明就已经是天子麾下的兵卒,偏偏要出来绕上一个圈子,现在再次选择回去,回去后的具体待遇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情况,你说这一遭到底算是什么呢。
  张绣不再做走地鸡,与贾诩隔桌坐下,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他不再说自己,倒是说起了贾诩:“先前我劝先生陛下身边非久留之地,如今兜兜转转反而要再次回去,是我耽误先生了。”
  对方这话说的情真意切,换个心眼小的,一听这话可能真的就要顺势将自己的不如意推到对方身上去。
  贾诩却没有这样的想法,一切都是他自己做的决定,又不是张绣绑着他来的。
  贾诩:“将军此言差矣,此一时彼一时,昔日留与今日去,如何能够混为一谈。”
  昔日便是贾诩,也没能想到陆离回兖州路上的神来一笔,竟然造就了后面如此多的阴差阳错,以致于现在一切变成了这般利好曹操的模样。
  什么是福将啊,陆离对于曹操而言就是标准的福将。
  当年那一场停留的含金量,至今仍在不停上升。
  事实上当初那个被陆离派出去的伍长,现在都已经是千夫长了。
  从管五人到管一千人,直接翻了两百倍。
  这可能也算是起点低的好处,拥有更大的上升空间。
  眼看着张绣还在那里为自己的未来动脑筋,贾诩都想要劝他别想了,傻孩子,你先将自己给明白吧。
  至于他自己,拥有丰富跳槽经验的贾诩表示,这都不算事。
  他的名声或许算不上好,但绝对与无能不搭边。
  有能力的人在需要人才的阵营那里,还怕过不好日子吗。
  而随着郭嘉的观察,他显然也察觉到了张绣营帐的实际情况。
  好消息,诈降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坏消息,明公好像真的有点开始飘了。
  他们这边都开始接受这次的投降,反倒是刘表那边听说这件事情后开始着急上火。
  他看起来好像只是将宛城划给了张绣,可实际上宛城一给,连带着几大半个南阳郡也都给出去了。
  现在张绣那边水灵灵的一投降,他荆州瞬间少了将近一郡之地。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能能说是对着曹操门户大开了。
  别看他如今是荆州牧,但也没有将个荆州尽数掌握,本就不多的地盘再次减少,哪怕刘表只有守城自保之心,也不免有点受不住。
  毕竟守城自保是说我不想向外扩展,但没有说我愿意接受你向着我来扩张啊。
  看到这块地盘了吗,我就只想要这么一块地盘而已,你干嘛非要为难我啊!
  刘表对外找到了自己“远交近不攻”计划中的“远交”对象袁绍,好生诉说了一番曹操的无礼举动。
  本初兄啊,你之前的小弟欺负我,你可一定要为我做主啊!
  在袁绍收到刘表的信之前,陆离这边先收到了曹操的情况。
  因为张绣投降打着的是对天子投降的名头,虽然等回到许昌后,最后如何处置实际上是要听曹操的,但陆离还是拿着这份捷报前往了陛下处。
  也不知道与刘备等人见面后,刘艾回去跟刘协说了什么,陆离所设想的见面并未发生,刘协好像再次变回了原本“听话乖巧”的模样。
  陆离可不觉得对方这么容易就选择了放弃,怕不是意识到胜算不大后的隐忍吧。
  这样其实也好,真撕破了脸,反而对谁都不好。
  看起来好像全天下都想要迎奉天子一般,可实际上曹操就是刘协最好的那个选择。
  重新回到李傕、郭汜手中?
  刘协是万万不可能选择的。
  北边的袁绍,不说人家压根没有迎奉天子的想法,就算有,要知道对方当时可是切切实实有过拥立刘虞的念头,且付诸实践了的,真要去了对方那里,这事在双方心里都无疑是一根刺。
  南边的袁术,人家都称帝预备备了,谁会想要迎奉天子啊,迎奉过去搞禅让吗?
  西边的刘表,汉室宗亲这个身份对于双方其实都不友好,对方有着废了皇帝自立的可能,而天子也有抢走对方权力的一种天然性压制。
  这份压制不仅是君臣,还是同宗族之间大宗对小宗的压制。
  当刘协得知曹操那边大胜将归的消息,面上表现出来的自然是喜悦,至于张绣等人是投降天子,刘协也没有什么大的情绪波动,这些年来多少人打着天子的旗号做不臣的事情,他都快要习惯了。
  要是人人嘴上说什么,实际上便是什么,他现在早就是名副其实、一言九鼎、万众归心的天子了。
  刘协:“司空在外为朕征战着实辛苦,有良臣如此,何愁我大汉不盛。”
  说着这些近乎走流程的夸赞之语,刘协注意到陆离听到这话时,情绪明显比上一次听到他提起刘备时上扬的多。
  不讨喜的到底是刘备,还是提起刘备的他,刘协心中还是很有数的。
  这边都在安排如何迎接军队凯旋了,可军队那边在回来的路上却出了岔子。


第124章 忘恩负义
  在确定了张绣营中的情况,判断此次诈降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之后,曹操在跟对方打交道的过程中不免几番宴请,虽然不会明白的说什么待遇问题,但这个态度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强有力的安抚了。
  跟刚刚投降的人这么不设防,看起来好像有点太心大了,但也确实是一种表现信任、拉近关系的常用手段。
  当年光武帝刘秀就曾经在平定起义后,让投降将领依旧率领旧部,自己不加戒备的到各营地中视察。
  但是这种事情最后如果是一个好结果,那自然是如光武帝那般推心置腹的美谈,可万一对方真的就分分钟给你展现一个诈降表演,那现在的作为就是盲目自信后的活该栽跟头了。
  郭嘉不会对着曹操说:“明公这般做太危险了,我们还是谨慎小心吧,别做这种很有可能让自己丢命的事情。”
  这都不是对方能不能听的问题,他当初不选择袁绍的原因中,就包括了对方“干大事而惜身”,然后跑到曹操这边来却要开口劝对方这样干,这难道不矛盾吗。
  他只是就这件事情表达了自己的关心:“一切毕竟尚未尘埃落定,明公固然有求才之心,也当要以自身安全为重才是。”
  毕竟谁都能看得出这里面存在危险,你劝都不劝一句,咋地,就眼睁睁看着对方在危险里面游荡呗。
  对着曹操是关心,对着典韦就是叮嘱了,他不会越过曹操去命令对方,不说他没有这个权力,对方也不一定会听他的,他只是让对方这些日子注意一些,以防万一。
  不料他叮嘱完之后,典韦却道:“先生这般,倒是与尚书令颇为相似。”
  郭嘉闻言一愣,旋即笑道:“如尚书令那般,难道不好吗?”
  曹操走出来听到他们之间的对话,不由道:“如伯安那般自无不好,只是莫要如对方那般唠叨才好,临行前他念叨的我委实头疼。”
  虽然人长得是清冷如仙,本人还内心自诩为i人,但一点也不妨碍陆离拥有一张活泼的嘴。
  听他怼人的时候是别有一番趣味,被他关心念叨的时候也时常又爱又恨,有的时候曹操都想要跟对方说:别念了,伯安你可别念了。
  曹操也不知道对方是年岁渐长后才有的这个毛病,还是从一开始就有了,只是需要亲密度解锁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展示,要是后者的话,先帝啊,臣第一次知道你竟然是一位对人如此有耐心的皇帝。

上一篇:你这个直男,保直吗?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