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凶悍屠户太旺夫[种田](190)

作者:发病中 时间:2025-04-14 18:26 标签:种田文 甜文 布衣生活 逆袭 科举

  “袁都事可是好福气呀,刺史家的小姐,长得漂亮又是个才女。”
  “光嫁妆都不知道多少抬呢。正好那日旬假,要不要一起去瞧瞧?”
  “有什么好瞧的,我等是读书人,又不是街头长舌妇。”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刺史府早就放出话来了。小姐醉心诗文,成亲那日将举办诗文大会,读书人尽可把自己的佳作送到刺史府,成亲那日统一张贴在宴会厅,由在场的各位大人品评,选出前十名,分别奉上五百两白银。”
  “我也听到了这个消息,诸位可要一试?”
  五百两银子,还能扬名,谁不心动?场面一时热闹非凡,纷纷夸赞小姐慧质兰心,刺史大人教化有方。
  卫文康也听到了这个消息,眉头皱得能急死不知道多少个苍蝇了。书到用时方恨少,诗文到赚钱的时候才知道珍贵啊。整整五百两银子,都能在州城买座小宅子了,可惜他才开始学诗文,实在是拿不出手。
  沈知行对这个诗文大会也很感兴趣,原因跟卫文康一样,缺钱。他家不过是普通农户,父母兄弟日子都还过得紧巴巴呢。
  至于秦百宣,他看了看两位好友,最后下定决心,“你们写吧,届时我给你们投上一票。”
  卫文康:“……你为何有投票资格?”
  秦百宣:“袁家与我家是世交,我届时会陪祖父赴宴,祖父年纪大了,这种事情定然由我代笔。”
  卫文康:“那能不能帮我多投几票,我诗文造诣差沈兄甚远。”
  沈知行一口茶水喷了出来,“卫文康,你不要太过分,现在就想作弊?”
  卫文康理直气壮,“都是自己人,不要那么计较,大不了到时银子分你一些。”
  沈知行无言以对,只得说起别的事情,“袁都事乃是京城人士,为何婚宴设在江东?”


第163章 各有心思
  秦百宣道:“我也有此顾虑, 问过祖父,祖父说兴许是江东公务繁忙。”
  沈知行道:“这可是婚姻大事,朝廷是给足了假期的,异地为官的, 假期最长可达三月, 怎会因公务繁忙就把婚宴设在江东?”
  秦百宣何尝不知道祖父是在糊弄自己, 但这种事情外人还真不好随意揣测, 只能摇了摇头。
  第二日,庞教习上完课, 一如既往地洒脱,背着手就往外走。
  卫文康上前把人拦住,恭顺道:“教习,学生有事请教。”
  庞教习打量了他一眼,见他手上没带什么东西,不着痕迹地松了口气,“有什么事?”
  卫文康从袖中掏出一小张折叠好的纸, “学生写了几首诗, 请先生指教。”
  “原来是诗啊。”庞教习不以为意, 几首诗而已, 能有多少字, 指点起来应当也不费什么事。只是将将扫了那张纸一眼, 庞教习立马就合上了, “我今日还有事, 改日再说。”
  卫文康低下了头,声音又轻又哑,“是我写得太差了吗?都怪我没有自知之明,叫教习费心了。”
  等了一会儿, 见对方没有反应,卫文康声音更哑了,“打搅了,教习哪日有空,我再来请教。”
  庞教习冷哼一声,“别装,这种玩意儿也敢往我这儿交 ,可怜的是我。”
  卫文康抬起头来,面上不见任何异样,“情非得已,请教习见谅。”
  “情非得已就可以来加害于我?给我一个看你这些玩意儿的理由,这可不是课业,也不在我的教授范围内。”
  “这几首诗我预备送到刺史府参加诗文大会,届时在众人面前丢了人,也不好说是您的学生。”
  庞教习忍不住了,“这些玩意儿你要弄去参加什么劳什子大会?”
  卫文康脸不红心不跳,“只是初稿而已,改一改兴许能化腐朽为神奇呢?”
  庞教习:“……这玩意儿怎么改?堆砌辞藻,意境全无,连一个用得好的词都挑不出来。”
  卫文康拿出另外一张纸来,“这是我收集的贺新婚的诗词名篇,琢磨了半天也没找出差别来,还请教习与我指点。”
  不怕学生差,就怕学生不知道自个儿差,庞教习那张毒舌再也忍不住,“有点自知之明好不好,这差别还不大?你看这处……”
  晚上卫文康问秦百宣,“你对庞教习可了解?”
  秦百宣道:“你问他做什么?”
  卫文康说:“我想拜他为师。”
  沈知行有些惊讶,“确定是庞教习?没听说过他有什么不同啊。”
  卫文康笃定道:“他才学绝不在特聘的那几个大儒之下。”
  沈知行还是相信卫文康的眼光的,“既有如此才学,在州学中却没有才名,你觉得另有隐情?”
  秦百宣回想了一下,“姓庞的进士我听过几个,但出类拔萃的一个都没有,他很可能隐去了名讳,这就不好说了。”世家子弟习字起就要开始背世家谱系,直到滚瓜烂熟,这让他们极为擅长找寻各种关系网络,对朝中出挑的人物更是如数家珍。
  卫文康换了个问法,“那是否有什么才学出众之人突然销声匿迹的?”
  秦百宣道:“这就多了,容我回去整理一番。”
  “多谢秦兄。”这年头拜师没有关系和机遇,唯有诚心一道。但卫文康学业繁忙,总不能使出每日蹲守庞教习的笨办法,只能对症下药了。
  陈教习见庞教习哼着小曲进来,不由好奇,“怎么如此高兴,你那个学生又有新作?”
  “嗯,写起诗来了,照例是狗屁不通。”
  “与我看看。”
  陈教习看了一阵,接着神情古怪起来,“你这是挖到宝了啊。”
  庞教习笑道:“算什么宝,不过是稍有几分天资而已。”
  “嘴硬。瞧你这样子,对他很满意啊。怎么,有意收徒了?”
  “那倒没有,收个徒弟做什么,麻烦。”
  陈教习捋了捋胡须,脸上也带了笑意,“哦,我原本还说君子不夺人所好,既然你无心,那我就不客气了。”
  庞教习见他不似作假的样子,不乐意了,“你都收了五个弟子了,顾得过来吗,别误人子弟。”
  陈教习道:“孔子七十二弟子,我这才五个,还差得远呢。且前头三个如今都已经出仕了,眼下就剩两个,多一个也无妨。”
  “反正我不同意。”
  “需要你同意吗?”
  庞教习一把将陈教习手上的诗夺了过来,气呼呼地离开了雅舍。
  陈教习瞧着他的背影,哑然失笑。
  对于卫文康拜师的事情,秦百宣还是很上心的,自己琢磨了几日拿不定主意,又特地给他祖父去信,言明各种缘由,望他祖父务必帮忙。
  七日后,他祖父回信,只说庞教习此人性情洒脱,对名利皆不看重,只是好结交有才之人,若卫文康有心,还是得多展现自身才学,没有旁的捷径。至于庞教习的身份,他祖父让他不要深究。
  秦百宣直接把信给了卫文康看,“我祖父不肯深言,可能帮助不大。”
  卫文康看完信,道:“已经足够了,多谢。”
  此后卫文康再没有提过拜师的事情,只一如既往地爱往庞教习那里交自己的“佳作”,对方也一如既往地总是把人批评得狗血淋头,只是扬言要收卫文康为徒的陈教习并没有什么动作。
  十日后,刺史家的小姐和袁都事成亲前一天。天刚蒙蒙亮,刺史府就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正式的喜宴前都会请大厨来做一顿饭,民间是为了提前款待帮忙的人,大户人家说的是款待至亲,其实就是试菜。因而今日厨房就已经忙得脚不沾地,众位大厨带着徒子徒孙,使出浑身解数,就想拔个头筹。只有卫文康,悠闲地坐在灶台前帮他师父烧火,火堆下面还埋了两个红薯。
  “师父,咱们就做两道菜啊?”
  公孙螯“嗯”了一声。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