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悍屠户太旺夫[种田](85)
嘴上闲话说了一大箩筐也止不住心里的馋意,闻着那越发浓烈的香味儿,众人也觉得再说下去也没什么意思,悻悻地回了家。这个天杀的柳天骄,做东西还真是有一手,以后他家请客,高低也得拿上几个鸡蛋去吃一顿。
一家人围坐在炉子旁的时候,也被柳天骄的大手笔震惊到了。
金泉头张了张嘴巴,“乖乖,这吃法,我活了几十年也没有见到啊。要不,吃完我还是赶个礼?”
柳天骄笑骂他一句,“现在谁要你的礼,把钱攒着,等我们家文康考上童生,我再狠狠敲你一笔。”
金泉佯装委屈,“啊,我就随口说一句,你还当真啊?”
柳天骄道:“收礼的事情自然要当真。”
众人哈哈大笑。小包心里暗想,骄哥哥和卫哥哥对他们这么照顾,到时自己也要备上一份厚礼。
鲜香麻辣的汤汁把每样菜都裹上了火锅特有的浓烈口感,细细咀嚼却又能体会到每样菜独特的美味,鱼片的嫩滑、酥肉的油润、蔬菜的爽脆……
众人吃得头都抬不起来,愣是把柳天骄准备的东西都扫荡了个干干净净,一片白菜叶子都没放过,后头还嫌粉条不够,柳天骄又给他们煮了一大把,把锅底最后剩的那点汤汁都用粉条吸了个精光。
柳天骄看着再干净不过的碗碟,觉得今晚洗碗的金泉当真是捡了个大便宜。
能花大价钱在王夫子这里念书的,都是有心科举的,不然王夫子管得那么严,有钱没处花也不至于来这儿给自己找罪受。因而每年的科考情况大家伙都是紧盯着的,这不刚刚出了县试成绩,私塾里就已经闹得沸沸扬扬的了。
自打上回在县老爷组织的会考里拿了个好名次,私塾里的人对卫文康便有些改观。但还是有人觉得他再聪明也不至于短短时间内便进步如此神速,想来还是运气占了八成。这回的县试成绩一出,就再没有人觉得他是运道好了。
这回参考的另外两个同窗平日里在私塾的成绩也是属于顶好的那一波了,大家事前都估计他们能中,只是没想到名次都挺不错,更没有想到卫文康能在他们前面。
要知道全县可是整整三四百号人参考,能有这成绩,不说今年一定怎么样,日后只要还有向学的心,一个秀才是跑不了的。转念再一想,卫文康才正儿八经念了半年书,他们科举班其他人少说也是在私塾待了三年以上的,真是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把人气死。
卫文康对那些自以为隐蔽的眼神瞧得清清楚楚,自然也知道里面除了单纯的羡慕外,还有人混杂着嫉妒和不甘。不过他也没当回事,羡慕嫉妒都是人之常情,甚至偶尔的冷眼他也并不放在眼里,只要不影响他安静念书就成。
王夫子自然也知道了卫文康的县试成绩,第二天上课的时候特意夸了他和另外两个同窗几句,说表现不错,没有给他丢人。接着画风一转,说县试只是个开始,府试在即,让他们一定戒骄戒躁,好生准备。
卫文康以为这就完了,没想到下学后被王夫子叫住,让他去跟着书房一趟。
王夫子其实算不得很仔细的夫子,除了上课和留堂,他并不常和学生们私下交流,每回叫学生到书房也必是正事。卫文康心里大概有谱,自己县试表现不错,王夫子应当是想着私下再勉励自己几句,便大大方方地去了。
“坐吧。”王夫子表情一惯的严肃,眼神却还算温和。“这回县试你表现很好,老夫初听消息觉得有些意外,转念一想,你天分高人也勤勉,有这样的成绩倒也正常。”
卫文康并不敢自得,对着王夫子作揖,“还是夫子教得好。”
“不说那些虚的,我心里有数。”王夫子摆摆手,“刚刚课上我也说了,府试就剩两个月,你要戒骄戒躁,全力以赴。”
卫文康点头,“自然,学生一定潜心学习。”
王夫子对他的态度还算满意,然后停顿了一下,斟酌着措辞开口,“你夫郎那边,对你科考还算支持吗?”
看来是先前入学的事情给王夫子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这会儿想解释也不好说。卫文康只是道:“我夫郎是个明事理的人,听说我中了县试很是高兴,还叫我日后只管专心念书。”
王夫子见他神情不似作伪,松了口气,“那就好。只是你家毕竟情况特殊,科举之路不易,你有天分,我这个当夫子的就多支持些。四月的府试,你若是能成功取中,我就免除你接下来几年的束脩,直到你考上秀才为止。当然,若你日后念书不用功,就别怪我直接将你撵出去。”
卫文康心头大震,霎时间就红了眼眶,“夫子,您的好意我领了,只是学生万万不敢受。”王夫子一年收他五两银子的束脩已经是格外照顾,直接免除束脩的他从未听闻,毕竟夫子都是靠束脩过日子的。
王夫子见他知晓好歹,心里也熨帖,“我这辈子也没什么大出息,既然干了传道授业的事情,就不愿人才被埋没。你那点束脩银子对我来说算不得什么,对现在的你却着实是个大负担,只要你争气,我拉你一把也没什么。”
卫文康还待再推辞,被王夫子拦住了。
“现在只是给你说一声,让你心中有个谱,到底能不能免除束脩,还要看你自己的努力结果。日后有什么不解的多来问,万万不可懈怠。”
卫文康只得深深鞠躬,“您的大恩大德我会始终铭记于心。”
有了王夫子的鼓舞,卫文康念起书来更加废寝忘食。柳天骄时常劝他多休息,卫文康就起来走动几圈,然后屁股又黏回了板凳上。至于王夫子的许诺,卫文康并没有讲,到时若真成了,告诉骄哥儿,那自然是皆大欢喜,若是成不了,倒是让人白白高兴了。
就在卫文康埋头苦读的时候,柳天骄也忙得不可开交。铺子里的事情就不说了,还要抽空去田间地头走一走,看看有没有什么草木复苏的迹象。
都要到往年春耕的时间了,天气一点转暖的迹象都没有,村里人起初都还沉得住气,如家日子一天天过去,大家心情就难免有些浮躁了。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要是出了岔子,一年的生计可都要出问题。
柳天骄还抽空去见了何招娣,他深思熟虑了一段时日,实在是不愿意错过那么好的赚钱营生,决定还是跟何招娣把种蘑菇的事情筹谋起来。
何招娣听到了他的决定后自然是高兴,两人说定了待三月中旬便开始仔细筹谋此事。
柳天骄还见到了何招娣的丈夫蓝正清,对方跟卫文康一样,都是在家一心温书。何招娣说他也要参加今年的府试,意思是蓝正清同样通过了今年的县试。柳天骄为何招娣高兴,问蓝正清是第几名。
何招娣淡淡地回了句:“第三名。”
柳天骄当时就不好了,有点想不开是怎么回事,那人瞅着也没比他家卫文康强到哪里去呀,板着个脸一点都不讨喜的样子,居然县试成绩比他家卫文康还好。当然,柳天骄纯属是觉得他家卫文康那样的聪明才智活该天下第一,并没有轻视蓝正清的意思。
“恭喜何姐姐,童生娘子可是稳了的。”
何招娣语气里一丝高兴都没有,“有啥好恭喜的,以前春耕还能使唤着人好歹动一动,今年我公婆怕是死活都不会让他从书房里挪出一步来了。”
说白了,夫君发达固然是好,可也要发达了还是情深义重的夫君才行。不然,糟糠之妻也不过是白跟着受落魄时的苦楚,好处一点儿也没得沾。
柳天骄回家跟卫文康说起此事,对方沉吟了一番道:“何姐姐倒是个通透的,只是如今这世道女子不易,她若想活得恣意,并不容易。”
柳天骄也觉得是这个理,只是她与何招娣关系好,到底希望她能顺利做好新营生,得偿所愿。
第72章 懒懒的小幸福
“小包, 带着你弟弟回来了啊,今个儿怎么这么早?”靠山村,一个大娘叫住了小包兄弟俩。她包着头巾,身上的棉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洗得次数太多看起来硬邦邦的, 手里抬着个木盆, 里面装着才洗干净的衣服, 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冻得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