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106)
巩盛开心极了,然后喝了一下午的山楂水消食,到了晚膳的时候还想留下来一起吃:“唉,我真不能在你家吃饭吗?回去我分不到两口。”又不死心,“你家的猪是怎么养的?怎么吃着一点膻味都没有?”
“拿米糠醪糟什么的好好喂,长膘。”赵淩随口一说。
现在养猪的不少,但对于猪的饲料……拿泔水喂已经算是好伙食了,更别说还有更加难以想象的东西。
这么喂出来的猪,除了猪板油值钱一点,别的部位的肉都卖不上价。
赵家自己在庄上养的猪喂得干净,这次要不是因为要吃牛,猪还得等过年的时候再宰杀。
赵淩看着来福和常威一起把一个巨大的木盘放到板车上,一盘盘切好的肉堆得冒尖。外面再盖上一个竹编的罩子。边上还有一个跟养碗莲的缸差不多的大瓷缸子,里面显然装的是卤汤。
赵淩说着,拿手朝巩盛下面比划了一下,“关键是骟掉。”
赵淩的养殖小论文格外详细,巩盛以前翻阅的时候,只觉得新鲜,现在看他这么比划,只觉得凉飕飕的,眼睛不由得看向板车上整只的蹄髈。
这都是为了好吃,必须付出的代价!
赵淩不太理解突然眼神坚毅的巩盛,催促:“路上慢点走,小心别把汤洒了。”
装着这么些东西确实走不快,巩盛还想着回去再大吃一顿,马上就走了。
赵淩重新回转,还没进门,就见许娘子提着食盒出门:“许妈妈是去二姐那儿?”
许娘子笑道:“是。四郎要不要跟我一起去转一圈?”
“去。”赵淩感觉中午吃的猪和牛都没下去多少,得好好走走。
这时候就体现出嫁得近的好处了。
两人过去完全不用大张旗鼓,直接遛个弯就到了。
沈家人客客气气地把两人迎进门,回来的时候食盒里塞满了沈家的回礼。
赵淩倒是很快就被顾潥问起春闱的事情,得知他并不打算参加这一次的会试,有些惊讶:“怎的这次不考?”又取笑,“明年不考,下一科碰上米希和祝阳,你想要进一甲就难咯~”
赵淩听顾潥话里面的意思,一点都不像是对米家有意见的样子,也当不知道,跟着打趣:“臣学问不行,等过几年,争取长得俊一点儿,倒时候靠脸让陛下点臣当个探花郎。”
顾潥忍不住笑:“你个小不点,怎么学会臣不臣的那套了?”话是这么说,他倒是也没反对。
太子伴读虽然没有俸禄,但也算是记录在册的官员,对着皇帝自称臣是对的。
不过他觉得君臣这样的关系,让他和自家祥瑞显得不够亲近,说道,“朕教你那么多,往后还得殿试,你就是朕的学生。你还想当探花,那可不光是长得好看就成的,还得多努力。等你哪天的学问跟你爹一样了,才能当探花。”
赵淩立刻躬身行礼:“学生谨遵教诲。”切,他考不过米希,难不成还比不过他爹?
放学到了自家马车上,他就暗自腹诽,皇帝敢教,他敢学吗?
皇帝的那套东西,是能教给他一个打工仔学的吗?
他要是真学会了,真不怕他去创业啊?
临近年底,赵骅累得够呛,回家路上还得对着个时不时斜眼瞅他的逆子,血压一路攀升。
于是经过赵家马车的几个官员,隔着轿厢都能听见赵骅训斥自己儿子的声音,不禁摇头叹息,回去跟家人说:“赵家四郎秋闱中了解元,赵侍郎还对他如此严厉。看来是我们家对孩子们的要求太宽松了,以后也得跟上才行。”总不能被比下去。
神都攀比之风极盛。
他们比官职、比豪奢、比诗词歌赋、甚至比胡子好不好看。
孩子,当然不能不比。
赵家没什么根底,家世什么的,比起大部分经营数代的官员简直不值一提。
没道理赵家的孩子能考个满分,他们家的孩子做不到。
文华殿上课的又怎么样?
赵骅也不是状元出身。
他们家孩子差什么了?都得考满分,拿第一!
等赵骅好不容易得了点空闲,跟友人们吟诗作对的时候,竟然被人劝了一句,对孩子要求不要太严格之类的。
赵骅听得莫名其妙。
他对孩子们还怎么放松?
没见一个个的都把他的话当耳旁风,恨不得全都上房排成排当屋脊兽?
可对孩子们放松不是什么好话,如今风气都是夸人家治家严格,子女才好说亲。
他也只能认下这口锅。
两个大的嫁娶已经完事,接下来的赵缙的婚事,虽说不那么着急,但也可以相看起来了。
赵缙毕竟不是长子,最好还是考个功名在身,才更好说亲。
赵淩倒是不着急。
臭小子主意大得很,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自己相中了谁家的姑娘。
他甚至暗戳戳想,赵淩会不会喜欢哪位公主?
毕竟赵淩和公主们同窗多年,相处时间久,又得太后和陛下青眼,说不定还真有机会尚公主。
嗯……尚公主还是算了。
他们家当个忠心耿耿的臣子就好,真要尚公主成了外戚,要被陛下猜忌,也于仕途有碍。
他还指望着赵淩有机会名垂青史呢。
赵婉蓉的婚事倒是可以考虑起来,早早相看起来,有什么好苗子先定下,免得过几年都是别人家挑剩下的。
赵骅回去跟赵王氏商量几个子女的婚事自是不提,顾潥倒是隔了几天又问了一遍赵淩:“明年会试真的不考?你只要参加,朕就封你个官当当,还有俸禄拿。”
赵淩还是拒绝:“不考。学生得多跟着您学习几年,免得成绩考差了,给您丢脸。”关键是先生们和太后打手板真的超级疼!
一甲前三名看缘分,二甲前十名他要是考不进,怕不是要被打死。
顾潥看他搓手的小动作,只觉得祥瑞做什么都可爱,对他说道:“好了,去太后那儿吧。她有东西要给你。”
赵淩有些意外,告退后,就跟着太监去了长乐宫。
按理来说,他这个年纪的外男,早就不能进后宫了。
七岁后,太后给他上课,都是在文华殿另外加建的小殿里。
这一次,他却直接被带进了宫中。
事情太反常了。
他越走越心慌,表情也就越来越严肃。
不至于吧。
他就两天没见太后,难道太后身体突然不好了?
太后娘娘确实没那么年富力强,也早就不像年轻时候那样被先帝评价为弓马娴熟武艺超群,但身体素质怎么也应该比跳广场舞的大妈强健吧?
他感觉这一路怎么那么长。
明明他小时候走的时候,感觉都没那么长,今天却像是怎么都走不完似的。
等到了长乐宫,又等待通传,再等见到太后,他脑子都空白了。
太后娘娘没事人一样坐在琉璃房中,身边跟着清瑶和桃嬷嬷以及几位随侍的宫女。
她见赵淩来了也不行李,只傻呆呆站着,也惊讶了一下:“哟,怎么眼圈都红了?被欺负了?”
赵淩都没听清楚太后在说什么,见她依旧脸色红润,完全没一点病容,一看就是能活很久的样子,心神一松,嗷一嗓子就哭了出来。
这次不像以前做戏那样干嚎,是真哭,眼泪鼻涕一大把的。
几个人都被他哭傻了。
清瑶赶紧掏出帕子,一边嫌弃一边给他擦脸:“脏死了。那么大了怎么还哭鼻子?”
情绪来得凶猛,赵淩自己也控制不住,抽抽噎噎了好一会儿,才就着宫女端过来的热水洗了一把脸,总算是止住了眼泪,只是鼻子还感觉酸酸的。
太后拉着他坐在自己身边:“瞧着跟个小可怜似的,是不是皇儿欺负你了?”这宫里头,难道还有人敢欺负赵淩?
“不是。”赵淩小声把自己的瞎脑补说了。
其他人都没想到。
太后看向赵淩的眼神更加慈爱:“就知道水灵孝顺。我只是懒得动弹,顺便想让你瞧瞧我这刚造好的小琉璃宫,没想到倒是让你误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