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283)
窦荣看完了戏,不想待在家里,就说:“我去还车。二姑姑他们不知道回家了没有?”
赵淩一听,自然是跟着一起去:“我也去……钓鱼。那边的水深。”
田氏跟着说道:“正好我也回一趟娘家。”
她娘家就是田家村的,说起来和田德耀是还没出五服的堂姐弟。
赵静赵学不知道嫡母这是什么态度,到底还想不想管他们的婚事,用求救的目光看向赵复。
赵复这会儿也不敢惹田氏,期期艾艾地问:“那先前说的几个姑娘,还成不成?”
“成个……”田氏深呼吸一口气,把到口的脏话咽了回去,“人家都是好姑娘,还能干等着你那两个好儿子?喜欢人家姑娘的多得是,早就嫁人了!”
周彦红这会儿也不好再干看戏,赶紧站起来挽住田氏的胳膊:“大舅妈,我给您带了一身衣裳,绣样都是我画的,您去试试,看看合不合身?”
田氏不好拂了外甥女的面子,笑道:“你画的绣样还能差了?大舅妈不用看就知道肯定喜欢。你这孩子,自己把小家庭过起来不容易,身边也没个长辈帮衬着……”说着,被周彦红带着往屋里走去,想起来什么,对赵淩和窦荣说道,“你们去还车吧,我就不去了。我瞧着今天天气不太好,怕是要下雨,你们也早点回来。”
“好。”
赵淩打算得很好,出门特意带了伞,跟窦荣说:“我们一会儿散步回来。”
两个村之间估摸着走路也就半个时辰不到。
窦荣自然是赵淩说什么就是什么:“好。”
他也打算得很好,想着两人回来的时候共撑一把伞,漫步在江南烟雨中,想想就很美好。
然后回来就被雨水糊了一脸。
山里面的风雨真的是一点道理都不讲,打伞几乎没什么用。
雨不大,风很大。
早上出门时候带着的画着翠绿柳条和黑色燕子的油纸伞,现在已经变成了烧火棍。
赵家人看到两人回来的样子又是吃惊又是好笑:“怎么搞成这样?”
偏两人手里还提着一串一斤左右的鱼和一条三尺多长的大青鱼,不像是去钓鱼,倒像是下河去摸的鱼。
本来跟着一起去还车的还有几个人,但两人不想被打扰,特意让人先回去了。
雨也不是他们在田家村的时候下的,而是他们已经走在半道上开始下的。
雨其实不大,妖风大。
赵爷爷和赵奶奶都从炕屋里走出来看笑话:“哈哈哈!”
田氏也没忍住笑:“赶紧回屋去把湿衣服脱了,我让人送热水过来。”
赵淩拉着窦荣把鱼放去厨房,还不忘记交代:“那条黑鱼给我留着,我来杀。”
“行了行了,你们赶紧回屋去。”一家人看完笑话,还真怕两人着凉了。
周彦红笑得龇牙咧嘴的,让陆凤羽给自己磨墨,铺了纸开始作画。
赵奶奶很新奇,凑在一边看。
陆舟和陆蕊乖乖坐在外公身边吃糯米团子:“娘肯定是要画瑞瑞舅舅和翊舅舅。”
等赵淩和窦荣收拾完自己,过来炕屋烘头发的时候,周彦红画的已经能看得出两人的狼狈样子了。
赵淩看得龇牙咧嘴的:“表姐你不厚道。”又说陆凤羽,“表姐夫,你这是助纣为虐。”
陆凤羽不以为意:“我们这叫夫唱妇随。”
赵淩听他说起唱什么的,就顺嘴说道:“我看现在府城的茶馆和酒楼里都有说书先生,有些说的还是邸报的内容。咱们家酒楼里有吗?”别一天到晚讲小说,播报个新闻也很实用。
杨氏说道:“没呢。上次我们去府城也看到了,挺好的。都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要是咱们家也有这么个说书的,倒是很好。只是回来之后,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有学问的可不会当说书先生,考上个童生都能教蒙学,当先生可比说书先生体面。”
说书先生叫先生,可不是真先生。
但凡学问过得去一点的,哪怕不继续读书科考,在自己家开个学堂当个先生;或者去衙门谋个简单一些的差使,当个吏员;甚至是当个账房先生,都比说书先生体面,且钱多。
泸阳县毕竟只是一个小县城,教育资源就这样了,哪里能请得到能解读邸报的读书人来当说书先生?
陆凤羽说道:“上次我们去东州府城逛,倒是在酒楼里听了一场,那说书先生说的倒是不错。邸报上的内容,关键倒不是讲得多精彩,而是不能偏颇,对说书先生的学问略有点要求。”
其实解读邸报上的内容,算是读书人的基本功之一。
作为一名官员预备役,要是连正确解读公文都做不到,那这书也白读了。
赵淩顺嘴就说道:“十一和十二不是没事干么?反正他们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让他们每天去酒楼讲讲邸报,倒也不一定要会说书。”
窦荣提议:“感觉更适合放在茶楼。客人们听到邸报的内容就会讨论,讨论就会多点茶水。放酒楼的话,客人们吃饱了干坐着不好。”
“二姑父家不是有个茶楼,就在贡院对面来着。”赵淩一下就想起来了,“哎?二姑父的生意忙得过来吗?我看他一直在外面忙着收租,说是得过两天才能回家。”
赵奶奶笑道:“哪会一年到头收租啊?就年前这段时间最忙。说邸报很好啊,去年你爹回来的时候,也跟我们讲呢。反正十一和十二在家也没什么事情,让他们去做点事情也好。”
赵爷爷赵奶奶是岁数越大越想得开。
子女出息,孙辈更出息。
他们只管享福就是了,别的管那么多?
早几年,他们还喜欢住在城里,现在他们只想待在村子里,跟一群老伙计聊天。
一天到晚的东家长西家短的有什么意思?
大家聊聊国家大事,好歹村里也出了侯爷了,村里人的格局打开,眼界也得高点。
赵爷爷也赞同:“正好让他们过年这段时间给村里人讲讲,我听听看像不像样。”
正好赵静和赵学端着两盆刚出炉的点心过来,模样有些小心翼翼:“爷爷说什么呢?”
赵爷爷支使:“过来,给爷爷讲讲邸报。”
赵爷爷平时会看看邸报,主要作用是拿来跟老伙计们吹嘘,炕屋里就摆着呢。
兄弟俩刚被嫡母训了一顿,这会儿可乖巧了:“爷爷您不是都看过了嘛。”
“爷爷您想听哪段?我念给您听。”
赵淩听着听着,打了个哈欠。
炕屋的温度对他来说有点太高了,暖融融的特别催眠。
窦荣摸了摸他的头发已经干了,就招呼了一声,带着赵淩回他们自己屋里去,准备把头发先绑起来。
离开了那个暖融融的环境,赵淩一下就清醒了:“不对,我还得杀鱼呢。等着,我给你做鱼汤。”
窦荣就随便扎了一下头发,跟着赵淩一起去了厨房。
赵淩系上围裙,动作利落,看得在厨房看午饭的田氏都惊讶了一下:“淩儿还会做饭呢?”
赵淩把一条黑鱼宰杀干净,开始片鱼片,得意:“这话说的,我家常妈妈的厨艺都是跟我学的。”
常娘子在大厨房里也在收拾鱼汤,笑道:“嗯,我还真是跟四郎学的。”
赵淩惊讶了一下:“常妈妈你在啊?”然后他就看到常娘子往鱼汤里放了一撮咸菜,顿时别开脸,“这个我没教!”
厨房里的众人都笑出了声。
田氏笑骂:“你自己不吃咸菜,还不让别人吃咸菜。雪里蕻做的咸菜烧鱼可鲜了。翊儿吃咸菜的吧?”
窦荣也是眉眼含笑:“嗯,吃一点。”
他只是随赵淩,平时不怎么吃咸菜之类的。
“那一会儿尝尝看。”
“好。”窦荣应下,扭头看赵淩对他怒目而视,故意笑问,“怎么了?”
赵淩冷哼:“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