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天官纨绔(73)

作者:枫香 时间:2025-05-11 11:45 标签:种田文 穿越时空 宫廷侯爵 轻松 基建

  赵辰已经说了:“这地方跟师伯他们住的地方真像。”
  基本都是一群扎堆的读书人,经济条件不够宽裕,或者是买,但大部分是租。
  赵淩“嗯”了一声,抬头寻找大伯娘口中的家里有一棵橘子树的。
  现在的地址没那么精确。
  住在村里就是精确到村。
  住在城里的话,就是精确到住在哪个坊。
  至于具体住哪一间,问一声就是了。
  临近过年,这个向来比较清静的坊内也相当热闹。
  到处都是小孩儿跑来跑去。
  赵淩用一根棒棒糖,问到了曹家的地址。
  赵辰斜眼看他:“你就是想送出去你的棒棒糖。你说你直接吃不行,非得把东西串起来吃?”
  糖葫芦也就算了,烧烤也得弄串串,吃暖锅也得串串,现在吃个糖也得串串。
  也就是常叔叔脾气好,一天到晚啥事都不干,净给他削签子。
  赵淩同样斜眼看他:“不爱吃就别吃。”
  赵辰现在不想吃,于是就很硬气,刚想教训弟弟,就已经到了曹家门口。
  来俊上前去敲门。
  其他人整理了一下衣衫。
  大门没一会儿就打开了,出来一个和赵淩差不多大的小孩儿,问:“你们是谁啊?”
  赵辰说道:“我是赵厦的堂弟赵辰,这是我四弟赵淩,过来给曹先生拜个早年,不知道方不方便?”
  他们昨天已经递了拜帖,小孩儿显然知道,立刻把门打开了,把人让进去:“原来是小姑父的堂弟,快进来吧。我去叫小姑父。”
  曹家的小院就跟赵淩买的那个小院差不多大,占地大概就百来平米,只是已经没什么正经的院子了。
  院子里除了一棵不算大的橘子树,周围都搭了棚子。
  棚子里是厨房,还晾晒着衣物,堆放着柴火和杂物。虽说收拾得很齐整,但是极其逼仄。
  现在京城的权贵们都还没全都换上琉璃窗,想在这里搭一个琉璃阳光房显然是不可能的。
  棚子就是用油布和木条子搭起来的,瞧着还不一定有赵淩做着玩的帐篷坚固。
  风一吹,油布的接口处钻进来一丝一丝的小风,跟冰冰凉凉的手指头似的,往人脖子里钻。
  赵辰要不是已经有些习惯了象州的湿冷,加上上门做客的面子撑着,都得缩脖子,觉得手炉都不太暖和了。
  外面院子里已经没什么光线,他们跟着那小孩儿进了门,屋里面更是又阴暗又湿冷。
  赵辰长这么大,头一回知道屋子里头比外面还冷的,差点打了个哆嗦。
  知道有客人来,曹家人全都出来寒暄。
  曹家就这么大,也不需要怎么叫人,吼一声就全家都知道了。
  赵厦看到赵辰赵淩尤为高兴:“家里早就来信说了你们要下场考试,等考举人的时候就住我们这儿。家里离贡院近,考试的时候客栈都不好租。”
  赵淩理解。
  学区房嘛,不管哪个时代的学区房基本都狭小逼仄,还房价高起。
  曹家的房子是买下来的,已经很厉害了。
  赵辰很怀疑曹家还能住得进什么人。
  别说住个人了,就是住只狸奴,都觉得插不进脚。
  但赵厦这么说,显然在曹家并没有受到什么压制,日子过得还算舒心。
  赵辰没说什么,高高兴兴地跟大堂哥聊天。
  由于他们是平辈,拿的礼物并没有太重,就是一些读书人用的笔墨纸砚,还有一些通用的布料和糕点。另外有一副精巧的头面,特意多说了一句:“这是母亲给大堂嫂的。你们成亲的时候赶不及,现在才送到,还请大堂嫂见谅。”
  小曹氏显然没想到还能收到这样的礼物,赶紧说道:“弟弟太客气了,谢谢五婶婶惦记。”
  赵厦替自己妻子接过。
  赵辰又把给曹家老两口的礼物送上,同样不算贵重,只是因为过年、又是长辈、又是第一次上门,肯定是要准备礼物的。曹家的其他人也每人都有一份礼物,都不算贵重。
  只是曹家显然不是不会过日子的人家,看到这么多礼物,粗略算了一下,就知道兄弟俩花费了不少,暗暗咋舌。
  小曹氏是曹先生的幺女,曹先生偏疼一些,本就有些爱屋及乌,又见赵家兄弟那么会做人,就想着指点一下两人的功课,说不到几句,就发现他们年纪轻轻,学识竟然相当不错,问什么问题都对答如流。
  他自己就是个举人,想再问更深一点的问题,就不是考校,而是探讨。
  他感觉自己这么多年的书有些白读了,学识竟然跟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差不多,说不定还没有一个小孩子懂得多,不由得有些羞赧。
  其实这种题目,赵辰和赵淩早就习惯了,啥师长见面都会问类似的问题,师长之间讨论起学问来,更是没什么顾忌。
  反正他们有时候就在边上听着,听得懂听不懂的另说,感兴趣的可以事后问赵骅。
  很多知识就是这么日积月累下来的。
  曹先生的这些问题还算简单。
  两人倒是询问起曹先生各种考试注意事项。
  曹先生教书育人多年,带的学生不知凡几,对考试流程相当熟悉,给他们一一讲解其中的要点和诀窍,譬如衣服要穿单的,不要穿有夹层的;食物准备散碎一点的,不要拿什么馒头饼子之类。
  由于学生对于作弊的想象力永无止境,检查的时候也都巨细靡遗。
  赵辰赵淩听得极其认真。
  曹先生很喜欢他们这样的态度,可惜两人没久待,约好了明天出发的时间就走了。
  曹先生把他们送到门口,拍拍自己小女婿的肩膀:“你这两个堂弟很好,学得那么好,还踏实,一点都不持才傲物。”
  他想着书院里的那些学生,但凡学得不错的,一个个都恨不得把下巴抬到天上去,不由得摇了摇头。
  在曹家的时间比预料中久,兄弟俩赶紧采买年货。
  府城繁华,买东西比泸阳县城齐全得多。
  大伯娘怕他们乱买,给了他们一个单子,不是告诉他们都要买什么,而是什么值得买,单子上头还标了一下大致价格,免得他们被坑了。
  即便如此,兄弟俩还是买了许多花里胡哨用不着的东西。
  第二天一早出发的时候,赵厦和小曹氏都惊呆了:“这些都是你们买的?”
  赵辰让他们赶紧上车,没好气地指了指赵淩:“喏,都是他买的。”
  赵淩解惑:“大哥想买,没钱。他把零花钱都花完了。”
  赵辰手上拿着一本淘来的书,脸上倒还挺高兴:“大堂哥,你看我买的书。”
  赵厦很感兴趣,接过来跟小曹氏一起看。
  只不过没看几页,马车开始前进,他们就放下了书。
  赵厦跟他们讲起自己考试时候事情,赵辰和赵淩也说起自己读书的情况。
  赵辰读书倒是很正常,赵淩的画风就格外不一样。
  赵淩被看得有些不自在。
  他体育课是多了……亿点?
  还好这时候马车停了下来。
  赵厦他们还不解:“怎么在这儿停下了?是不是车坏了?”
  现在道路情况差,车轮用的都是木头,减震也少,车辆行驶过程中很容易损坏。
  城里还好,出了城之后,经常能够看到各种车坏在路边。
  车夫都必须熟练掌握修车技能。
  赵淩已经跳下了车:“不是,到驿站了,我去拿一下作业!”
  赵厦和小曹氏就看着赵淩在驿站里飞快进出,没一会儿就抱了一个沉沉的匣子回来。
  他也不避着人,坐上车之后就打开匣子,露出里面满满当当的各种纸,上头是好几封书信。
  赵淩看了看,拿出两封递给赵辰:“喏,爹的。”一封给赵辰,一封给赵爷爷。
  想也知道里面的内容,前者是交代兄弟俩事情,后者是写给赵家一大家子的。
  他自己则拿出下面三封信,一封是太后的,一封是太子的,一封是裴先生的。
  他把三封信的次序整理了一下,把太子的放在最上面,接着是太后的,最后是裴先生的。

上一篇:世子今天跑路了吗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