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天官纨绔(319)

作者:枫香 时间:2025-05-11 11:45 标签:种田文 穿越时空 宫廷侯爵 轻松 基建

  他爹这种老古板,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孙子去给人当赘婿?
  林屏一听,顿时就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沈家不是有儿子?怎么还给姑娘招赘?沈大姑娘有个秀才功名在身,已经能够嫁个好人家了,难道真要去当官不成?”
  这话苏嘉珍都听不下去,更别说赵婉蝶了。
  她是赵家最小的孩子,从小就受宠,也就是刚和苏嘉珍成亲的时候,有三个月时间在林家过得像个小透明,等到了神都之后,在苏家爷爷奶奶和小叔一家的照拂下,马上就恢复了活泼的性子。
  她这辈子就没受过什么委屈,也当了好些年的当家主母,对这个相处时间不多的公公,直接就说道:“就您这想法格局,林家的孩子就配不上我外甥女。”
  她去参加科举,确实是凑个热闹,但这会儿看着公公的态度,她的想法突然变了。
  难道姑娘家考个功名,就是为了嫁好人家?
  人话?
  她公公就一个同知,一个从四品下,又不是什么多大的官。
  她上她也行!
  林屏气得还不知道怎么说儿媳妇,就见小儿媳一转身走了,顿时一口气上不来下不去的,胸闷:“你、你看看你娶的什么媳妇?”
  苏嘉珍一脸无辜:“这不是您给我订下的亲事吗?”又补充,“我妻子挺好的,这次乡试第十呢,明年会试说不定比我的名次还要高。爹,您就放心好了。”
  林屏气得手都哆嗦了。
  他放心什么?
  他放心被这不孝的儿子儿媳气死吗?


第173章
  赵婉蝶是个心里面不太能藏住事的性子, 隔天就跟赵淩蛐蛐了一通公公:“什么人啊。”
  赵淩就把赵婉蝶带到书房,给她讲课:“来,考个状……”状元不行, 状元是赵王氏的, “考个榜眼, 吓死你公公, 往后当个比你公公更大的官。”
  赵婉蝶顿时就捋了捋袖子, 准备奋战,刚坐下就怀疑地看着赵淩:“十三哥, 你跟我讲策论就行,诗赋不用讲。”
  第一次发现宝贝妹妹有气人的天赋。
  “闭嘴, 我讲你听着。”
  “好的。”
  赵淩的这个私人小课堂,很快就扩大了师生规模。
  赵婉清为了备考, 干脆和沈兰暂时搬到了娘家住。
  做先生的针对每个考生的情况进行多对一的辅导。
  沈兰顺势接管了所有沈家的家务,忙得两头跑。
  沈妆倒是关心了一下父亲:“爹, 你现在这样打理家务, 你同僚会不会笑话你?”
  沈兰自己还挺乐呵的:“他们怎么样,跟我有什么关系?他们只有羡慕的份。”顿了顿,有些感慨,“这会儿有点像以前我刚成亲那会儿, 天天到大书房读书, 只不过我跟你娘反过来,当时是我考试,你娘打理家务。”
  沈妆也有好几年混迹大书房, 对大书房很是怀念。
  可惜后来外婆家搬走了,舅舅们也搬走了,现在的大书房也没了人。
  “要是大书房还在, 我这次也能参加乡试,考个好名次。”
  沈兰就笑她:“不是你在武艺上花了更多心思?”
  “嘿!”沈妆不乐意了,“我那也是上课!四舅舅说了,强健体魄很重要的。”
  “嗯,你四舅舅说的没错。”沈兰也觉得孩子们健康最重要。
  他也试图习武,可惜没什么天赋,现在身体倒是比他那些同僚们好得多。
  再看看他母亲和岳母,两人岁数差不多,可他母亲的状态明显比岳母差了许多。
  他岳母瞧着还跟三四十的人似的。
  “壮壮!休息完了没?换好骑装,过来骑马!”四舅舅人不知道在哪里,喊声已经响起。
  赵淩其实没多少时间放在家里人的教育上,他还有工作要做。
  转过年就要恩科,他这次虽然不是主考官,但一些事务性的工作逃不掉。
  年底又是吏部最忙的时候,右侍郎白川毕竟年纪大了,哪怕脑子依旧清明,精力到底不如年轻人。
  赵淩去年回来的时候,还是三个学生轮番给他当小助理,今年回来天天带着三个人一起到吏部。
  三个人的工作能力比吏部的很多官吏都要强,和赵淩也配合默契。
  只不过赵淩还觉得不够,干脆把太子顾恒也给抓了壮丁。
  作为太子,本来就该熟悉整个朝廷的运作。
  只是众人没想到,年纪不大的太子,过来竟然不是看个热闹,而是真的能干活,还能干不少活,比新科分到吏部的进士们利索多了。
  好不容易忙到年底把工作做完,赵淩才算是松了一口气,看着小吏们糊了浆糊给衙门贴封条,把手炉递给旁边的白侍郎,感慨:“我明年再也不那么早回来了。”
  白侍郎早上带出门的手炉早就冷了,也没重新弄暖和,不客气地接过赵淩的手炉,拢在暖手捂里:“说什么气话?你明年得早点回来,我把活都留给你干。”
  两人正说着,两家的马车到了。
  白侍郎坐上车,跟赵淩摆摆手就走了。
  窦荣等白家的马车走了,才从车上下来。
  赵淩略微惊讶:“怎么刚才不下来?”
  窦荣的精神不是很好,走到赵淩身边,就拉起他一只手,偏头靠过去:“懒得打招呼了。教那群小鬼,真恨不得一个时辰打三顿。”
  临过年,一大家子人往来更密,尤其今年还打算一起回泸阳县去。
  大人们要不就是忙着备考,要不就是忙着收拾回乡的东西,孩子们全都托管在侯府。
  窦荣本来觉得无所谓,完全没料到一群孩子在一起能有多疯。
  这才没几天,他已经感觉心力交瘁。
  几个贴封条的小吏一直拿眼梢偷偷瞧赵淩和窦荣,以前也见过窦荣,只是通常就是过来一起吃个饭,或者接个人,没想到竟然人高马大的还会撒娇。
  古往今来,辅导孩子功课是最让家长崩溃的事情,没有之一。
  赵家孩子们读书好,也不全是一点就通的天才,得先生耐心辅导,细心解说。
  尤其是刚开蒙的孩子们,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不知轻重的执行力,亲爹娘都得给逼疯。
  赵淩心疼又好笑地抱了抱窦荣,拍了拍他的后背:“辛苦了。”
  在外面,窦荣也不好太腻歪,很快就摆正了赵四夫人的态度,跟干完活的几名小吏额外送上一份年礼。
  小吏们很是感激地接过。
  他们当吏员的,收入是死的。
  听上去在吏部肯定有很多油水可捞,实际上怎么可能?
  确实有人送钱,但拿人钱财是要给人办事的。
  他们几个小吏,能给人办成什么事?
  哪怕是给人递话,真以为吏部的官员们都有空听他们说话?真以为跟人递个话就真的只是递个话?
  像这种上官给的礼物,是很难得能够名正言顺得到的好处。
  赵淩等马车走了一段路,才打开车上剩余的盒子,去看里面都准备了什么。
  窦荣说道:“就是甜咸两层点心盒子,压了一串百花银裸子。”
  家里每年都会去银楼打一些金银裸子,用来打赏和应急用都方便。
  赵骅投钱给赵英娘开了个银楼,花样每年都会翻新。
  一串银裸子其实也就是二两银子左右,胜在精巧。
  赵淩就见过余琪拿金银裸子拆了做成首饰。
  银裸子瞧着体面,其实点心盒子才更贵。
  赵家糕点铺子里,这么一盒点心,没五贯下不来。
  年关这会儿送礼高峰期,有钱也未必能买到。
  侯府自己做的,肯定比点心铺子里的更好。
  赵淩把盒子重新盖好,等马车到了户部,去接了赵骅一起回家,顺手把剩下的点心盒子送给了户部最后走的几个小吏。
  赵骅上了马车,问了一句:“你们大哥呢?”
  “大哥中午就走了。今天大部分人就干半天,白爷爷陪我留到最后。”赵淩感觉自己的手空荡荡的,抓起窦荣的手捂好,“白爷爷应该是要跟我说什么话,不过他最后没说,我也就没问。”

上一篇:世子今天跑路了吗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