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89)
车子进入坊内,他就探头张望:“这不是赵厦岳家住的地方?”
“对。正好有人要出一个院子,我瞧着合适就收了。”赵淩说的云淡风轻,田学仁听得直呲牙。
他们田家算是有钱的了。
当初他爹娘也想过在这里或者附近买个院子,方便他们兄弟几个在府城读书考试,结果一问价钱,别说是买了,就是租一个,一年都要不少钱,还很难租得到。
这么大一个院子,前后收拾出来,怎么也得一千两左右。
一千两啊,他们家也没法随随便便拿出一千两来。
一千两住客栈,够住多少久了?
当官真的这么赚钱?
连一个小孩儿,都能随便拿出一千两?
赵辰看出他的意思,伸手拍拍赵淩的肩膀:“这小子有钱得很,让他花,咱们只管占便宜就好。”
田学仁听得直接笑出声:“有你这么说自己弟弟的吗?”所以,只是赵淩有钱,和赵家关系不大?
哦,对了。
先前赵淩和婉瑜表妹捣鼓出了个叫水泥的东西,婉瑜表妹都得了封赏,赵淩这里反倒没什么动静,想想就不合理,赏赐的钱财肯定不少。
赵淩平日里除了读书就是钓鱼,瞧着也没太大花销,能存下这么多银钱也是合理……的吧?
“就是。”赵淩附和。
马车经过曹家门口,正好看到小曹氏,赵淩探头出去喊:“大堂嫂,一会儿来家里晚膳!你们都一起过来!”
小曹氏被突如其来的一声喊得吓了一跳,手上挽着的篮子都差点掉了:“淩儿啊……唉,好。”
赵淩在他们坊里买了个宅子,这事情小曹氏清清楚楚。
来福操持着收拾房子的时候,偶尔还上曹家蹭一两顿饭,往返的时候,也给两边捎带点东西。
现在看到赵淩他们过来,一点都不意外。
来福和梓萱已经提前过来收拾好了房子。
常娘子已经指挥着其他下人一起把晚膳准备得差不多了。
他们到的时候,大门敞开,门槛提前卸下,两辆马车直接进去。
梓萱听到声音,迎了出来:“就说快到了。饭菜已经准备好了,就等你们了。曹家姐姐去叫过了没?我去叫他们过来。”
赵淩说道:“路上见到说过了。”
赵辰下了车,说道:“我还是过去叫一声。”刚才那样太随意了。
田学仁跟着赵辰一起:“我也一起去。上次我来院试的时候,得了曹先生许多指点。”
田学智有些晕车,白着一张脸摆摆手,表示自己就不去了,被书童扶着直接坐在院子里吹风。
窦荣把赵淩架在脖子上,见田学智这幅样子,把赵淩“拿下来”,掐着咯吱窝举高高仔细看:“没不舒服吧?”
“没。”
“哦。”窦荣胳膊一转,又把赵淩架回脖子上,扶着他的两条腿在院子里转悠。
这院子赵淩是第一次来,就跟来福说的一样,中间一排五间正房,前门口一间门房。门房旁边搭了个放车的棚子。
后院一排下房,有一口井。
不知道原本人家的院子什么样的,现在门前就种了一棵桂花树,其他地方都铺了青砖。
一会儿应该直接是在院子里吃饭,摆了四张八仙桌。
窦荣又架着赵淩转了一圈:“就这点地方?”
“对啊。”不算小了。
窦荣就只能把赵淩放下来,跟他一起进屋看了看。
里头就一些基本的家具摆设,也没什么正堂偏厅的讲究,进门的厅堂里摆了桌椅,两边四间屋子格局摆设几乎都一样,一张床一张书桌椅再一个箱笼,别的就没了。
由于是夏天,被褥也都是薄薄一层,床上铺了蔺草编的凉席。
窦荣瞧着最东面的一间比其他房间大一些,又摆了一些狸奴的东西,就知道是赵淩的房间。
他们的行李带过来了放在里面,暂时还没空收拾。
没一会儿,曹家人来了。
地方小,不能每人一张小饭桌吃饭,虽然还是分餐,却都放在八仙桌上。
这边住的都拥挤,平时吃饭很少分餐,现在这样曹家人一点都不觉得失礼,高高兴兴地吃饭喝酒。
酒是象州本地的甜酒,没什么度数。
赵淩没喝,跟一群他认定的小孩儿一起喝蜂蜜、羊奶粉和茶调的奶茶。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是抹茶,赵淩不爱喝,觉得泡出来的味道就像刷牙水。尤其里头还要放些胡椒之类的香料,像是五味杂陈的刷牙水。
抹茶做的甜品他倒是喜欢。
只不过以前他在京城,没机会捣鼓茶叶,也就回到赵家村后,自己家就有茶园,可以试着让四叔帮忙炒茶。
炒茶的具体步骤他也不清楚,茶叶怎么发酵就更加不清楚了,只能瞎捣鼓出了类似绿茶的茶叶,简单冲泡喝着感觉大差不差。
他这种捣鼓,倒是很符合现在文人墨客的习惯。
小甜水又普遍符合本地人的饮食习惯,孩子们喝得都很高兴。
窦荣也很喜欢,对赵淩说道:“回头你多给我点你那个茶叶,我回凉州了也这么泡着喝。”
“好,都给你。”赵淩爽快答应。
象州本地收茶叶便宜。
清明前,赵淩收了不少。
他也不要求多高的质量,一两银子就能收一堆。
窦荣喝了一杯,又道:“我觉得用茶粉和奶粉混着直接泡就行。”
赵淩就让常娘子直接试了试。
窦荣果然更喜欢这样的冲泡方法。
赵淩想着窦荣应该快回凉州了,就说道:“回头我让人把茶叶、糖磨成粉,和奶粉混一起,给你装瓶子里,这样你直接泡着喝方便点。”
“好。那这几天我买些糖。”整个大虞,在象州买糖最容易。
窦荣自从到了象州之后,天天跟着赵淩吃一些甜甜糯糯的东西,整个人又蹿高了一截,人也长了点肉,瞧着不像以前那么精瘦。
两人坐在一张凳子上,边吃边聊,完全不像赵家和田家兄弟那样,抓紧机会和曹先生套近乎。
他们跟过来确实是为了去神都求学,但不妨碍他们和曹先生这样一位在府城书院教书的先生交好。
他们毕竟是象州人,将来都是要在象州考试的,本地的学子关系是很重要的人脉。
曹先生也没一点架子,对几名晚辈都十分亲切随和。
开玩笑,赵家的这两位小公子的爹可是户部侍郎!
他给谁摆架子能摆到一名三品大员的面前?
再说,几家也算是沾了点亲。
他自己考到一个举人就不得寸进,他的儿孙们可不一定。
哪怕儿孙也只是考到一个举人,如果有赵骅的帮助,说不定就能补上缺,当一名真正的官员了呢?
一群人推杯换盏十分热闹。
象州的宵禁本来就不严格,针对的也只是宵禁后不能出自己所在的坊,在坊内只要不闹腾,是没人管的。
他们一群人散场的时候已经过了戌时。
还好他们是提前几天到的,并没有卡着时间来考试。
正好赵淩马上要过生辰了,常娘子又操持着给赵淩过生辰。
赵淩吃了只有他有这个讲究的生日面和生日蛋糕,拍拍饱饱的肚皮:“我十一岁啦!”
窦荣一下就掐着他的咯吱窝把人举起来,仔细打量:“还是那么点大。”
赵淩已经放弃跟窦荣比身高了:“过几年我就长高了。”
窦荣举着他轻轻晃了晃:“感觉也高不了多少。”
赵淩想着自己从小肉蛋奶平衡,又注重锻炼,赵骅和赵王氏又不矮,他怎么也应该比赵骅高吧?
哦,对,他不是赵王氏亲生的。
不知道生母身高多少?
不管,他肯定会比老爹高!
窦荣把赵淩放下,把围过来的三只猫挨个举起来,也轻轻晃了晃。
狸奴像是一团垂落的面团,渐渐变成长长一条。
一群人围过来看:“哇,大胖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