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天官纨绔(317)

作者:枫香 时间:2025-05-11 11:45 标签:种田文 穿越时空 宫廷侯爵 轻松 基建

  赵王氏继续埋头写文章:“趁着小蝶那丫头没过来, 我早上过来偷几颗草莓吃。”
  “噗。”赵淩一口茶勉强喝下去才笑出声。
  要说野草莓刚被葛家商队带来的时候,确实稀罕了两三年;但现在草莓的价格虽然还是偏高,但已经不那么稀罕了。
  赵婉蝶自己就弄了个花房专门种草莓,还培养出了两个新品种。
  只是偷草莓这个事情, 在他们家是过不去了。
  侯府太大, 下人们只是把早膳端过来都得走一段路。
  赵淩就去看赵王氏写的东西。
  一看,他就笑咧了嘴。
  他还有不会写诗的短板,赵王氏可没有。
  她还能写诗骂人。
  赵淩看了之后, 只有一种感觉。
  得亏那些读书人不修道,不然一个个都得道心破碎走火入魔。
  过了一会儿,赵淩用过早膳, 赵家人也陆续溜达过来,连赵婉清也带着大女儿沈妆过来了。
  赵王氏写完放下笔,觉得在报纸上骂人还觉得不够痛快,说道:“等我高中之后,得自己办一份报纸。”
  跟着一起回神都过年的赵缙原本低头在看赵王氏发表的各种文章,困得脑子还不是很清醒,闻言下意识问道:“专门骂人的报纸吗?”
  赵王氏抬手就给了他胳膊一下:“会不会说话?什么叫专门骂人的报纸?这群人读书把脑子都给读坏了,不是说咱们弘瑞学堂教的不是正经学问嘛,我就给他们看看弘瑞学堂教出来的东西。”
  哦,这是要办学术期刊。
  赵淩理解了。
  弘瑞学堂的教的东西确实没那么多圣人言,普通百姓生活也不管,起码现阶段不用管什么圣人言。
  圣人还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呢。
  普通百姓首先要做的是吃饱饭。
  弘瑞学堂教的东西从一开始就是就普通百姓谋求工作最需要的技能和技术。
  这些从学校出去后真正参与工作的学生,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学习总结了经验,再把这些经验反馈给学堂。
  有学生在参与工作有了一些积攒后开始创业的。
  有社会上对用工需求比较大的作坊,不想或者自己没有能力培训合格工人,委托弘瑞学堂培训的。
  弘瑞学堂一直奉行实践出真知。
  这些“真知”是真正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百姓生活的,也是官员们、尤其是外放的官员们需要学习并且推广的技术。
  只是过去的技术革新慢,现在的技术革新明显已经上了水泥官道,许多官员们的认知却还停留在小土路上。
  赵淩就很支持赵王氏:“办!发表技术革新的文章,经过验证有效的给发稿费,每年评选几个最厉害的,给高额奖金。”
  赵辰随口一问:“稿费多少?高额奖金是多高额?”
  “一篇一贯?一年拿个一千贯出来当奖金?”赵淩随口一说。
  赵缙脑子里简单过了一遍:“这得贴进去好多钱。”
  赵淩说:“技术类文章应该没那么多,我们每期选主题,对应可以多印一些广告。譬如说第一期主题是纺织和印染,就选择介绍相关的技术,后面刊印用相关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哪里可以购买。这种广告就可以找愿意出钱的作坊和铺子收钱。”这样可能学术性没那么强,但是能科普,还能带动消费。
  赵王氏听着觉得可行,刚想说什么,眼睛扫到赵婉清在伸懒腰,一个眼刀子扫过去:“功课做完了吗?还要不要给大壮做榜样了?这次乡试考了第几名,你自己说!还好意思偷懒。”
  赵婉清没想到自己只是心血来潮陪女儿参加考试,竟然要受到这样的折磨。
  但她敢怒不敢言。
  她都三十多的人了,眼瞅着女儿都能说亲了,还得被母亲训,简直比以前在家当姑娘的时候还严格。
  赵淩疑惑:“二姐不是考了第三?”很不错的成绩了。
  说起来沈壮壮呢?刚才还在呢,怎么一眨眼就不见了?
  赵婉清也觉得自己考得不错,奈何她娘不觉得。
  “她以前在家读的书都不知道忘哪儿了。小蝶以前就在族学上课的那点基础,学习也不怎么认真,都考了第十。”要不是赵婉蓉现在在封地,作为王妃也不方便随意离开封地,她高低得让赵婉蓉也参加考试。
  这次最后乡试前十名,有八名女子,让一群自负的男人都破了大防。
  其实女子这么高的成绩,并不是说女子就真的就比男子读书要好,而是证明了良好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差距。
  如今对子女教育重视的人家很少,哪怕是有条件读书的人家,基本就是把孩子送到书院,或者请个西席在家教。
  别看赵淩以前年纪小的时候,出门只要碰到个长辈就要被考校功课,但像赵家这样,赵骅天天亲自盯孩子功课的是极少数。
  而且赵家往来的都是些什么人家,哪怕是官员里都是最重视教育的那一拨。
  通常一家人里,也就是重点培养上一两个孩子。
  如果按照正常轨迹发展的话,赵淩和赵茂得到的教育资源肯定是远远比不上赵辰、赵缙两个嫡子的。
  这不是有钱没钱的问题,而是先生的精力就那么点,肯定是集中在一两个学生上更加容易出成绩。
  很多人觉得赵淩名不副实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是在文华殿读的书,身为太子伴读享有最好的教育资源。
  赵淩对那些诗词歌赋之类的不感冒,也不愿意花太多心力在那方面,对比的还是祝阳、米希这样的天才,偶尔会有一两句赵淩读书不好的话传出去。
  不过说的人是开玩笑,听的人就未必了。
  男子的读书资源都如此稀缺,更何况是女子。
  想也知道这一科能够参加科举的女子,一个个能够接受的教育水平,超越了99%的大虞家庭。
  不过前十的八名女子中,赵家占了三个,可见赵家是多么优秀,以及王家是多么重视教育女儿。
  没错,王家。
  王太后证明了王家女的武功;赵王氏证明了王家女的文才。
  他们正说着,赵婉蝶溜达过来了:“小婶说我呢~”
  她一张小圆脸上满含笑意,语气还带着少女的娇憨,跟他们一一打过招呼,坐到赵婉清对面,“清姐姐你这么努力,是怕会试输给我吗?”
  赵婉清:“别说大话,你考一个试试。”嘿,她这不服输的性子!
  赵婉蝶端起下人倒的茶水喝了一口:“考就考了。嘉珍和爷爷都给我复习呢。”
  她以前在族学就学得不错,只是族学教的不深。
  后来她和苏嘉珍成亲后搬来神都,苏家的家务简单,她没多久就学会了。
  空下来的时间也没什么事情干,苏嘉珍备考,她就跟着在边上学。
  她不好打扰苏嘉珍学习,但不懂的可以随时请教爷爷奶奶,也可以请教小叔小婶和堂兄。
  后来生了孩子,老大启蒙的时候,她就跟着老大重新再学了一遍基础,老二启蒙的时候又学了一遍。
  这次科举,她也没怎么复习,就是凑个热闹,没想到考出来的成绩还不错。
  “哎呀,现在家里其他人比我还紧张。”赵婉蝶自己一点压力都没有,“大壮呢?”
  赵淩觉得小蝶堂妹真的是最理想女儿模版,就喜欢女儿这样无忧无虑,听到她说大外甥女,也四处张望了一下:“不知道,刚还跟二姐一起进来的,一眨眼人就不见了。”
  赵婉蝶立刻就站了起来:“大壮应该去骑马了吧?我也去!”
  赵王氏看着她出去,笑着摇摇头:“走路还一蹦一跳的。”说着,她也站了起来,“我也得练练骑马了,不然到时候打马游街,我难道坐马车吗?”
  一群子女就跟着赵王氏一起出去。
  走了没几步,果然看到小姑娘在骑马。
  窦荣给她牵着缰绳,沈兰在边上神情紧张:“大壮,要不你先下来吧?爹有点害怕。”
  沈妆骑在马背上,不明所以地看向自己的父亲:“我不怕。爹你害怕就不要看,陪娘做功课去。哦,你就是个探花,指导娘功课还是差了点,娘已经有外祖母指导了,用不着你,你还是陪着我吧。”

上一篇:世子今天跑路了吗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