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275)
赵淩看着漂亮的小蛋糕,眼睛都亮了:“常妈妈太厉害了!这个好漂亮!”
确实好看,白色的奶油加上粉白色的草莓,看着就特别少女心。
赵淩坚决不承认自己有什么少女心,但好看就是好吃。
窦荣看着赵淩白里透红的脸,喉结滚动了一下,转头说道:“我去泡一壶茶。”
平时赵淩吃小蛋糕喜欢配茶。
常娘子想说已经让人去泡了,但看窦荣已经走了出去,就笑眯眯地说道:“试试好不好吃,好吃我以后多做。”
“嗯。”赵淩送走了常娘子,看窦荣搬了茶具过来,完全没多想就跟窦荣一起分食小蛋糕,还感慨,“吃独食的感觉真好~”
窦荣慢条斯理地煮茶,偏头吃一口赵淩喂过来的草莓蛋糕,甜甜蓬松的奶油夹杂着酸甜的草莓,口感非常清新,确实好吃,不用咀嚼就能咽下去,笑道:“分给我也是吃独食吗?”
赵淩送到他嘴边的勺子顿时拐进自己嘴巴里,不满地瞪他。
窦荣凑过来,舔掉他嘴角的奶油:“生气了?”
赵淩叼住他嘴唇气势很凶狠地咬了一口:“你跟我还分?”
窦荣一点都没觉得痛,知道赵淩压根舍不得真咬他,只有他会……
煮上的茶,喝得时候已经烧少了一半,没能解腻。
小蛋糕甜得腻人,喝了茶还茶醉。
赵淩最后都有些迷糊了,偏还坚持生气,逮着窦荣真咬了一口,一觉醒来就对上了自己的犯罪证据,下意识拿自己的嘴巴比划了一下。
确定是自己干的,又心虚地舔了舔。
窦荣倒抽了一口气,语气警告却眉眼带笑:“一会儿再闹。”
家里的客人们来的真不是时候,真想这么跟他的水灵在床上躺一天。
“闹什么闹。”赵淩一张口,就觉得自己的嗓子干疼。
过分!
窦荣被他瞪也觉得开心,耳边似乎还在回想昨天赵淩说的那句“你和我还分”。
他被赵淩视作一体。
他随便披了一件衣服起身,让人先送了温水过来,喂赵淩喝了一杯,自己快速穿戴个大概,才给赵淩穿衣服。
赵淩随便他摆弄,也不知道豆豆昨天晚上受了什么刺激,把他折腾得够呛,现在一根手指头都懒得动。
勉强出去陪客人们用了个早膳,把人送走,赵淩实在困得不行,回房休息了。
窦姜氏他们过来反馈昨天的草莓小蛋糕,顺便看看儿子/兄弟的时候,没见到人:“出去了?”
常娘子说道:“没,在屋里休息。”
“现在还休息……”窦姜氏说着就顿住了,老脸微红。
真的是,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两个才是新婚燕尔。
她知道窦荣对赵淩的感情,但她总觉得这份感情有年少慕艾……甚至是年少轻狂的成分。
年轻人,谁不喜欢漂亮的呢?
尽管窦荣喜欢得有点歪,不仅喜欢上了男的,而且还是窝边草,但她总觉得窦荣的这份喜欢,有求而不得的……助长。
在她隐秘的想法里,觉得只要窦荣真的和赵淩在一起了,可能反倒没那么喜欢了。
这样的情况她见得多了,少年男女指天立誓寻死觅活的,等真的成亲之后,还不是一堆糟心事,最后相看两相厌?
尤其是窦荣为了赵淩,几乎放弃了自己的仕途。
她以为窦荣会后悔。
然而事实是窦荣依旧满心满眼都是赵淩,连过年都不愿意回家过,特意把赵淩带到这边的庄上。
她还记得窦荣在看到他们也到庄上的反应,一瞬间是惊讶的,甚至有点抵触。
她的小儿子压根没想着跟他们一起过年。
她没表现出什么,跟窦桓、林氏一起返回了自己的庄子。
窦桓看出了一点,问她:“娘,你在为小弟担心什么?”
窦姜氏不知道该怎么说,总不能说她盼着小儿子夫夫的感情不好:“没什么。我是在想,是不是该考虑给他们过继个孩子了。”
数年内,看来两人和离,拥有自己孩子的可能性是没有了。
“不急。这事情看缘分。”窦荣和赵淩都还年轻,带个孩子在身边比较麻烦,“他们脑子都清楚,想要孩子的时候自己会跟您说。您这事情就别跟他们提了。”
第147章
窦荣打算得很好, 一个春节七天假期,他带着赵淩往庄上一藏,谁都打扰不到他们。
结果他都躲这么远了, 还是访客不断。
虽然有开心的时候, 但总有人分走赵淩的注意力就不开心。
回去的路上, 赵淩把原先去梁州时候的车子拿了出来, 挂在马身上。
车厢有些窄, 倒是足够长,够窦荣躺平。
两人原本挨着坐一起, 聊一些开年之后的安排,很快就变成挨着躺一起。
昨天晚上折腾得晚, 尤其是赵淩,说了没几句就眼皮耷拉了。
窄小的车厢让两人紧紧挨在一起, 呼吸交缠。
回到桃溪巷家里,赵淩醒过来还不是很精神, 稀里糊涂吃了一顿饭, 本来想着回房去睡,被窦荣硬拉着去花房。
“白天睡太多,晚上要睡不着。”
赵淩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往躺椅上一瘫:“我晚上睡不着, 你不是正好?”
昨天晚上真的是太过了, 有一种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豪横。
问题是他们俩又不是什么久别胜新婚,过年这几天都夜夜笙歌好嘛。
冬天的花房里栽了几株小黄瓜。
窦荣一进花房就开始翻找小黄瓜,听到赵淩的话, 不吱声。
他倒是想,这不是赵水灵不行嘛,唉……
桃溪巷这里的黄瓜就没有长老的时候, 也不知道老宅那边怎么能留出老黄瓜来的。
家里其实有两个小琉璃宫,一个是花房,另外一个种菜的大棚,在靠近厨房那边。
产量虽然异常高,但也没拿出去卖钱,自家亲友分一分,再给他手下的临时工们加个餐也就差不多了。
临时工小弟们的午膳,钱是翰林院出的,饭菜是他直接让人在家里做了送过去的。
一来距离近,冬天送过去,饭菜还是热乎的。
二来也是避免中间商。
他这个项目本来就是勤工俭学,每个月能给这些轮流抄书的学生们吃一顿好的,也算是额外的员工福利。
至于跟着他现在上课的人,正经通过考试招入的十三人也是一样的餐标,后期通过加塞进来的就没有了。
毕竟前期的十三个人已经是在吏部登记过了的,属于在职员工,后面的还得通过考试。
开年上来之后,大量年前公布的调任官员开始陆续交接上任,少量像赵淩这样的调任也开始公布。
赵淩调任市舶使,全权负责象州市舶司,免除翰林院直院的职务,依旧兼任工部郎中,负责营造造船事务,并封兴业侯,食邑泸阳县。
前面的任命讲真挺不讲道理的。
市舶使是从五品,虽说直接隶属户部,但也是外放。
免了赵淩一个正五品且是翰林院的官职,给他一个从五品的官,这分明是贬官啊。
不说赵淩这几年的功劳,就说去年把蒸汽船给搞了出来,直接升四品也不为过,怎么还贬官了呢?
结果大招在后面,先是负责营造造船事务,连个限定的地区都没有,限定的造什么船都没有,这权力就大了。
接着更是好家伙,直接封侯!
要知道赵淩是个文官,文官封侯是很难的,更别说是在如今的太平盛世。
兴业侯的爵位相当于从三品,食邑还是自己老家,这就相当于直接告诉家乡父老——快来看,家乡出了一尊金娃娃!
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八个大字直接怼脸上。
但看看赵淩做过的事情,被封兴业侯也算是实至名归。
官职上面压一压,恐怕还是考虑到爵位一下给的太高。
可是官职真的压了吗?
市舶使直接负责整个市舶司,虽说是个从五品,但在市舶司就是赵淩的一言堂,不像在翰林院和工部,上头的领导一抓一大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