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263)
顾潥听得跟天书似的,不过赵淩以往的战绩过于辉煌,他还是很信任的:“那你好好干,缺钱了跟先生说。”
“好的。”
“那这一艘船造好了给先生?”顾潥还是不死心。
赵淩说话比窦荣委婉一点:“这艘是试验船,肯定会有很多问题。等调整过后,再给您造一艘新船。您看学生给姑外祖母的画舫,也是第二艘。”
顾潥听这话觉得有道理,勉强接受:“今年能造好吗?”
赵淩不确定:“明年肯定能造完。您可以先玩豆豆的船嘛,反正您平时忙,也没什么空……”
他看着顾潥的眼神,声音越来越小。
顾潥冷哼一声:“你们好好干,也不要忘记了本职工作。工部那么多事情,一个个都找不到人。”
褚尚书唯唯诺诺地答应了,照旧天天往船厂跑:“我这个尚书本来就不用干什么,有两位侍郎在,他们能处理好的。”
赵淩也满口答应下来,还是每天下午待在船厂:“先生说的要加紧造。”
窦荣是压根没答应:“敢逼我,我就去告诉姨母。”又对赵淩说,“你也别那么听话,姨父无理取闹,你就告诉太后娘娘去。”
他姨父虽然全身都是疑心病,但尊敬母亲,小事情上还妻管严。
只是一艘船的“小事”,他还不出钱,能有啥问题?
一群人在船厂干得热火朝天,完全错过了这一科的会试和殿试。
赵淩朝会都请假了好几次,被亲爹逮着去参加的时候,已经是新科进士们出去游街的时候了。
赵淩顿时感到时光荏苒:“我已经变旧了。”
在他身边的一名官员忍不住“噗呲”一声,年纪能当赵淩父亲的五品官员抬手轻轻摸了摸赵淩的脑袋:“瑞瑞还是很新的。”虽然已经不是新科状元了。
看着刚被赐了袍服出去的新科进士们,今年年纪最小的都有二十三岁,说起来确实是青年才俊,但比起赵淩那一届,年长了许多。
想想身边这小子真可怕,状元不状元的也就算了,起步就是五品,到今年年底大考,官职肯定还得再往上提一提。
赵淩看到新科进士们,突然想到一桩好事情,等大朝会结束后,就去问他陛下先生:“先生,您现在有新的庶吉士了,学生是不是不用再天天待在御书房了?”
他现在很多时候都干着庶吉士的活,还没庶吉士的工资领。
顾潥倒是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怎么,你就这么不愿意待在御书房?”
“这不是学生想着新科的上来了,学生可以……”
“可以出去玩是不是?”
“不是。是可以专心给您造船。”
顾潥看了看赵淩。
赵淩被他看得后背发凉。
咋了?
他说错什么话了?
顾潥对他招招手:“朕带你去个地方。”
“啥地方?”
顾潥小声对他说道:“亲学生才能去的地方。”他想了想,突然说道,“算了,亲外甥也去。李伴伴,把窦翊叫上。”
赵淩和窦荣都以为顾潥临时起意,带他们去的地方不远,结果一走就走到了天色擦黑。
赵淩忍不住说道:“去皇陵?”
咋?皇帝太喜欢他们了,带他们来看将来的陪葬墓?
顾潥瞟了他们一眼:“那么多话,到了就知道了。”又对赵淩吩咐,“有空多造点轮胎。”
相比较轮胎,杜仲胶还是更应该优先用于密封件上。
赵淩不答应:“没那么多杜仲胶。等我把新船造出来,您就知道有多厉害了。”
顾潥冷哼一声:“给朕画大饼呢?”
说着,马车停了下来。
赵淩和窦荣这时候一点都不意外看到了一座陌生的军营。
赵淩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以顾潥的性格和他爹的态度,顾潥手上肯定还有一支实力强大的私兵。
窦荣也能隐约猜出来。
让他们真正确定这支军队存在的决定性因素是火器。
窦荣虽然用过火器,但不知道火器是哪里生产的。
赵淩更是。
他虽然捣鼓出了威力还算不错的火药,但从火药到用于战争的火器这个阶段他是不知道的。
他们意外的是,顾潥竟然会带他们过来。
顾潥没给他们多解释什么,只丢给他们两枚令牌:“让你们俩小子待在神都享福还不乐意,爱往外跑就待在外面吧。窦翊,好好练兵。赵瑞瑞,给朕把火炮装到船上。”
命令完,顾潥就连夜回去了。
窦荣和赵淩站在军营门口面面相觑。
“火炮都搞出来了?”窦荣只看过赵淩随便画的火炮的图纸。
赵淩则是意外顾潥不仅已经搞出了火炮,而且还想到把火炮放到船上去。
仔细想想又不意外,顾潥好歹是正经打过仗的,虽然没有经历过先帝那样的大规模战争,但军事素养绝对不低,会想到这点不意外。
窦荣拉了拉赵淩的手,感觉有点凉,赶紧拉着他往军营里走。
军中已经有小吏等候,小声道:“窦将军、赵直院请随下官来。军中已经给二位安排好了住处,你们看看有没有缺的,到时候再给你们准备。”
赵淩顺嘴问了一句:“厨子也给准备吗?”
“给。”小吏笑笑,提着气死风灯走在前面带路。
军营在群山包围之中,天色似乎是瞬间暗下来的。
气死风灯的光线照不远,倒是能够看到脚下的水泥路。
赵淩和窦荣的住所距离军营的大门口不算远,走了一阵就看到了一个有着高高院墙独立的小院。
一整排的屋子廊下挂着两个灯笼,看起来竟然有些熟悉。
赵淩还在打量,小吏就笑道:“这是照着赵直院在梁州军营那边的院子盖的,里头的格局也参照了一下,只是多加了炕。山里头凉,今天白天已经给烧过了,一会儿你们试试会不会太热。热的话,另外一边屋里放着床。”
行叭,早有预谋。
小吏没再多说什么。
屋子里的人听到声音,推门而出,是常禾。
赵淩:“……常二哥。”还真是一点都不意外呢。
第142章
家里跟过来的也只有常禾, 剩下的四名伺候的是宫里头的太监,平时都是跟在顾潥身边伺候的,赵淩和窦荣都认识。
小吏走了, 赵淩和窦荣进屋, 才问:“余琪、余飞和赵文敏呢?”
“送去老爷那儿了。老爷知道这个事情, 这边有些东西都是老爷给安排的。”常禾说道, “还没用晚膳吧?锅上蒸着包子, 我再给你们炒个菜,简单做个紫菜蛋花汤。”
“行。”赵淩和窦荣确实都饿了。
包子是朴实无华的大肉包子, 蔬菜炒了两种。
两人吃完洗漱的时候,发现用的东西都是从自己家带来的, 屋子的格局都参照了两人的生活习惯,显然不是一天能盖起来的。
窦荣甚至在床头和炕柜里找到了惯用的脂膏。
赵淩已经彻底失去说话的欲望了, 看着铺好的被褥,钻进去的时候注意到炕头摆着两团东西。
他不确定地叫了一声:“抹布?”
两个尖尖的耳朵竖了起来:“喵?”
“抹布~咪咪~”赵淩顿时顾不上纠结了, 一脸欣喜地看着炕上的两只猫。
窦荣也是一脸意外:“怎么连抹布和咪咪都给送来了?”
抹布还知道蹭蹭赵淩和窦荣, 咪咪躺在窝里根本懒得动弹,软乎乎地翻过肚皮随便人摸。
窦荣摸了摸两只猫,吹灭了蜡烛,把赵淩拉到自己怀里。
赵淩往他怀里学着抹布团好:“丸辣, 我们被软禁了。”
“瞎说什么?拿着令牌可以自由出入的。”
“在这么个地方, 跟被软禁有什么区别?”他突然想起来一个事情,“我说当初太子殿下在皇陵待了那么久……你说皇后娘娘知不知道这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