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G L 百合>

庶女拿了嫡子剧本后(176)

作者:方便面君 时间:2022-10-11 09:30 标签:甜文 爽文 系统 科举

  沈霁已经足够受宠了,但胡旦的官阶比她还高,足可见中状元之后,其前途有多光明。
  胡旦依旧不改他毒舌嘴贱的本性,时不时就要内涵和讽刺一下靠老爹庇护的沈霁,毕竟他认为代州的人口少、赋税也不算高,沈霁的功绩并不明显,压根就没资格得到赵老大的恩宠。
  他全然不提铁火炮,因为他认为铁火炮不在文臣的政绩之列。
  沈霁心情好的时候就逗一逗他,权当在看猴戏;心情不好的时候……哦,沈霁鲜少有心情不好的时候,这乐观的心态,让史馆的人由衷地感到佩服。
  本以为在史馆的日子也就这样了,结果传出了一些风声,说赵老大决定编纂类似《群书治要》这样集录了各种书籍的类书。
  其实赵老大并非临时起意要修书,早在他灭了刘汉政权,又让吴越纳土归宋之后,朝中便已经有这样的提议。但这书的定位是什么、要如何编纂、体量如何都需仔细商酌,工程浩大,所以花了一两年的时间来准备。
  如今赵老大正式下达敕令,参与编修的人员名单也陆续公布,以李昉、李穆、扈蒙为主编,徐铉、张洎等数名才华横溢的大儒共同参与编纂。
  当然,这类体量庞大的修书工程并非十几个人就能完成,他们主要是把控整体方向及最后的编审工作,真正收集资料、抄录、校对的还有一大批人……沈霁就在这批人当中。
  这书初名《总类》,——从名字就能看出决定编纂这书的人之野心,他要将天下的书都囊括在这里面。
  事实上《总类》的分类大体是以天、地、人、事、物来划分的,每类又按经、史、子、集来编排,最后总结出了五十五部。②
  沈霁负责的是古籍引用的书目汇编,就是将编纂《总类》的时候,所引用的书籍名字整理出来,方便检索查找。
  它看似不重要,实际上也掌握了一部分整书编纂的重要工作,因而引起了胡旦的不满,认为自己明明才华横溢,为什么被安排做些校对之类的杂务?
  于是他对沈霁的挑剔升级了,还常在背后埋怨这次负责编纂《总类》的几个主编跟沈霁关系好,尤其是李穆,他是沈霁的老师,徐铉更是常与沈霁交流文学,所以必然是这些主编们偏私了。
  他进士及第之前到处得罪人也就罢了,毕竟不曾涉及朝中大臣。后来他在升州当通判,与知州是平级,没人约束便如鱼得水,哪怕说话得罪了人,也没有人会治他。
  可他如今回了京,在史馆当值,时常能遇到中书舍人、知制诰等皇帝身边的近臣,却依旧这般口无遮拦,不出所料地踢到了铁板。
  李穆等人知道他在背后嚼舌根后虽然不高兴,但也没有跟他一般见识。不过史馆的同僚早就看他不顺眼了,于是悄咪咪地找言官弹劾了他。
  赵老大还是颇为惜才的,所以特意让人去将这件事查清楚,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之下才发现他平日处处针对沈霁,沈霁心态好才不与他计较,可这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都开始说上司的坏话了。
  辱骂朝中重臣和上司是大罪,赵老大将他贬为殿中丞、商州团练副使,给赶出了汴京。沈霁还是在史馆同僚的庆祝之下才知道这事的。
  作者有话说:
  注释:①出自《宋会要辑稿·方域》
  ②引用自《太平御览》词条。
  ——
  感谢在2022-07-24 18:13:58~2022-07-26 02:57:5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慷慷、乃琳wink^<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大梦一场 30瓶;一颗大板栗、liid_1233 21瓶;惊蛰 20瓶;盐树、火山啊火山 2瓶;吴季荣、不是这个就是那个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8章 武举
  没有了搅屎棍胡旦在史馆后, 沈霁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除了偶尔会在散值后与同僚去小聚,大多数时候都会绕道西华门跟李云杳一块儿回家, 有时候遇到卖杂货的货郎在吆喝叫卖, 她们便会停下来给开冬和刘子春卖些玩具回去。
  有沈亿陆在,朝中涌动的暗流暂时未能将沈霁卷进来, 不过她也不打算一直躲在沈亿陆的羽翼之下, 除了参与修书和撰写日历之外,她还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赵老大上次召见沈霁的时候便已经透露了要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意思, 所以接下来必须要储备军事人才。
  只是军事人才不像那些饱读诗书的读书人那么容易选拔和储备,基本上将帅之才都出自武将世家, 比如曹炳的儿子们,父亲为大宋最高级别的武将,儿子们也都纷纷从武,但目前为止具备出色的军事才能的只有长子曹璨。
  而且为了防止这些武将拥兵自重,赵老大也不可能让所有将领都出自武将世家, 所以将才必须从寒门中挑选。
  可寒门没有多少接受武学教育的条件,那些中低层将领也多数是从士卒里面挑选杰出的几个来任命为将。很多士卒目不识丁,因此赵老大才天天念叨让武将们多读书。
  开宝元年的时候, 赵老大准备征伐当时的刘汉政权,为了找到合适的军事人才, 他便下令举办武举。从各州府推荐过来的人才经过层层选拔, 最后没有一个人是能令赵老大满意的, 可见从没有家学渊源的寒门中挑选武学人才实在是不容易。
  基于这种种限制, 此后只要没有战事, 武举便一直形同虚设。
  再说武举的公平性不比科举, 因为很多项目的可操作空间比较大, 这也导致了很多人会为了赚一个官职而贿赂考官,考官在考试的过程中放水或对舞弊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旁人也看不出来,因此武举的地位太过尴尬。
  沈霁在代州历事三年,见识广了,想法也变多了。她天马行空地想完后,便开始思考自己的想法的可行性及利弊,然后再找朋友们一起收集资料,准备给赵老大提建议。
  这不,跟李云杳商量、筹谋了数个月后,她终于写出了一份策划书。这事她不再准备单干,所以她把策划书先给了沈亿陆过目。
  “为大宋崛起而习武?这是什么口号?”沈亿陆看着策划书上面大写的口号,皱了皱眉,“这要是让有心之人看见了,定要拿来做文章,说什么大宋如今正迈向繁荣昌盛,本就已经崛起,你这是认为大宋还处于弱势?你到时候要如何辩驳?”
  沈霁:“……”
  虽然这有挑刺的行为,可文人的笔杆子确实能杀人,沈霁干脆提笔刷刷几下,把口号改成了“为大宋的繁荣昌盛可持续发展而读书习武”。
  沈亿陆:“……”
  所以“他”这是跟口号杠上了吗?
  “为什么非得要一个口号?”
  “响亮啊!爹不觉得很励志吗?”
  撇过口号,沈亿陆继续往下看。
  沈霁的策划其实就是兴办武学,既然参加科举的人首先会经过书院、州学的教育,那参加武举的人为何无需经过系统的学习?这是当初前来应举的人成千上万,最后却没有一个人令赵老大满意的原因!
  所以在参加武举之前,必须先经过文武两方面的学习,这才能使得应举的武人提高中举的几率。
  而为了不让武学跟武举像从前那样胎死腹中,相应的制度便得跟上,——李云杳觉得沈霁需要面对一个现实:就算武举能跟科举一样两三年便举办一次,但又有多少人会来应举呢?
  首先武举之后,起官职的升迁制度还有待商榷,但往往会跟文官一样从低级的武官开始任命。这对很多武将世家的子弟而言,并没有什么吸引力,毕竟官职太低了,他们靠门荫就能获得中高级武职,那为什么还要辛辛苦苦地去习武、参加武举呢?
  对行伍出身的士卒也是一样,他们靠军功和资历就能往上升,去参加武举还得懂军事谋略,他们连书都没读过,哪里懂什么兵法?
  其次,朝廷愿意花这么多心血和钱财去培养军事人才吗?在州学上面,朝廷已经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再来一个武学,三司那边肯定会哭穷。
  对此,沈霁的想法是,让武学如州学一样在各州府开花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效仿国子监,设一个国家层面的武学学校,让各地举荐一些符合基础条件的人到这儿进学,一方面学习兵法谋略,另一方面学习武艺,习满三年,要么参加武举,要么去军队里担任武职历事、积攒经验。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