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之将(203)
楚翊笑了,并非失落,而是饱含柔情。
沉默片刻,他以为小五睡着了,便面露邪笑,猛然翻身下床扑了上去。正欲发动偷袭,却见少年被子外盖着一件红色袈裟?!
他脑子“嗡”一下,欲念全无,耳畔响起低沉的佛号,感觉自己顿然化作一朵莲花。
“怎么样,是不是有静心的效果?”小五根本没睡,朝他天真地眨巴眼,“你要是会念静心咒,也可以念一念哦。”
“这……这哪来的?”楚翊极度费解,端庄地躺回床上。
“上回给四舅办丧事,一位僧人落下的,没来得及送还呢。”
“尽快给人家还回去。”
“哦。”少年小心地抚平袈裟,“逸之哥哥,你别惦记那些事了。一旦那样,我必定武功尽废。睡觉啦,再偷袭我,有损功德哦。”
忽然,他想起自己忘了一样东西,慌忙坐直,伸长胳膊在楚翊的被窝里乱摸,“哪去了……”
楚翊浑身一激灵:“臭小子,怎么反倒故意点火?”
摸索片刻,叶星辞如愿找到装有夫妻结发的红色锦囊,压在自己的枕下。再躺下时,似有一股暖流顺着枕头流到心田。不枕着它,他睡不着。
“好硬。”褥子不够厚实,他感觉肩膀开始发酸。
“我也不想。”楚翊嗓音喑哑,低沉地回应,“可是,我血气方刚——”
“地铺好硬啊。”叶星辞翻个身,想尽量找个舒服的睡姿,“当初,你是怎么忍下来的,你可是从小养尊处优的皇子诶。”
“就那么睡呗。”楚翊云淡风轻。
“你真好。”叶星辞裹紧被子,内心动容,“你都那么生气了,却让我睡床,而你睡地上。”
“本来,就是为了你才打的新床。”楚翊无所谓道,“我想,小五来自江南,那的千金小姐成亲都有拔步床,我也不能亏待她。结果,给个臭小子睡了。”
叶星辞“嘻嘻”一笑。
黑暗中,他听见男人低语:“我们得想个法子,叫庆王怎么吃进去的,怎么吐出来。而且,吐得更多。”
睡在梆硬的地铺,叶星辞失眠了,内心被懊悔和内疚撕扯。心再大,也不可能在被骗走巨款后安然入睡。
心绪一乱,沉在心底的东西就浮起来了,他又开始想家。娘,四哥,太子……家里后花园的池塘,东宫墙边的杏花……
不知过了多久,他感觉一只温暖的手探下来,掖了掖他的被角。确定他没蹬被子,又缩了回去。
**
午后,一个年轻男人头顶春光走在街上,手捧木匣,隐约散发出一种辛辣的香料气息。
他来到与宁王府所在的祥宁街隔着三条街的春林街,在一条小巷巷口站定。踅摸一下,迈进眼前的小院。
这原本空置着,昨天被人租下了,略做打扫,成了做生意的地方。正房门口,已经排了十多人。男人在队尾站定,耐心等待。
每个人都“气味相投”,散发着辛辣气息。这气息聚在一起,随着春风掠过院中槐树嫩绿的枝桠,和堂屋里噼啪滑动的算盘珠子。
“这是付讫的票据,在这按手印。”收购货物的外地商人在契约上点了点,又指向旁边的柜台,“那边结银子……下一位。”
轮到年轻男人了。
他打开木匣和重重包裹,亮出半斤胡椒,看商人验货、称重、写票据。这胡椒是他成亲时伯父所送,一直没舍得用。世面上八两一斤,今天这里十两收购。揣好五两的银锭子,他高高兴兴地走了。
随着宣传,藏有胡椒的人纷至沓来。少的二两,多的一斤。收购的胡椒也越来越多,整座小院被浓烈的辛香笼罩。至宵禁前,已经收了一百斤。
胡椒在南北都是奢侈品,可以直接当钱花。
中原的风土不长胡椒,昌国的胡椒来自西域,部分由西北的喀留王进贡,常作为俸禄发给官吏,进而流向世面。齐国的胡椒由东南自产,产量也很稀少。
这种贵重香料,普通百姓家里从不囤积,很多穷人一生也没尝过胡椒的滋味。胡椒酒、胡椒茶,更是显贵的消遣。
楚翊就是看重这点,不想坑了百姓,才选择从胡椒入手。
“今天收了一百斤,用了一千两银子。”
夜里,楚翊翻开账簿,将灯盏移得近了些,照亮一条条账目。
“那两个扮成客商的,不会被认出是我们的人吧?”叶星辞趴在他背后,将下巴搭在他的肩窝,语带担忧。
“不会,都是我田庄里的,很可靠。很少进城,而且都是外地口音。”楚翊口吻笃定,“人家可是正经商人,也有官府发的牙帖。等户部衙门有人来查真假,我们的计划早就完成了,人去楼空。”
“但愿顺利吧,真是一步险棋。”
用于经商的牙帖,也就是经商执照,由楚翊连夜伪造,连官印都是用小毫一点点勾勒出来的。叶星辞震惊于男人的才能,若非王爷,八成是个成功的江湖骗子。
收购胡椒的本钱,则是公主的嫁妆。赤金一千八百两(原本两千,已经花了二百),在钱庄换回两万多两白银。又典当一些珍宝,凑成三万两。
“你觉得,明天涨到多少?”叶星辞嘟囔。
“每斤十二两吧。”
“这要是玩砸了,我们就真成穷光蛋了。”他在男人脸上浅啄一口,“穷得,就剩四个蛋了。”
楚翊忍俊不禁,侧头还了一吻。
危机,有危就有机。这可是肥马轻裘,繁华世界的顺都城,一个王朝的中枢,处处是机遇。
几天前,叶星辞曾在庆王府后墙写下“禁止便溺,违者罚百文,举报者奖一两”,这给了他赚钱的灵感。天马行空的点子,从他脑中冒出来,楚翊则构思完善具体步骤,包括选定“胡椒”这一货品。
他们要让庆王把骗的钱成倍吐出来。而第一步,则是往外花钱。
第二天,住得更远的商贩和官宦也都听说,城里来了两个高价收胡椒的东北商人,每斤十二两。众人排起长队,将积攒的胡椒售出,赚了一笔。
这一天,收了五百斤胡椒,花费白银六千两。
第三天,收购价猛涨到十五两。至于明日还会不会继续收购,不保准。
宁王府的人也来“卖”胡椒了,卖了二十斤——这是亲王年俸的一部分,多了没有。庆王府的长史和大管家终于忍不住出手,一口气卖出二百斤胡椒,笑逐颜开。
鱼儿咬钩了。
第197章 一个妙计,两个丑汉
庆王府囤有胡椒,楚翊一直都知道,这也是他选择胡椒的另一原因。
曾经,受尽老太后偏爱的瑞王管着内廷所有的采买。瑞王倒台后,这肥差被皇上收回,由心腹近臣和数名总管太监把持。
其中一部分货物,由庆王舅舅所在的户部管理,这里面就包括胡椒。庆王府时常在价低时囤积胡椒,供给三间酒楼。
一场胡椒买卖盛宴,令不少人狠赚一笔。
参与者非富即贵,百姓没有本钱,只能艳羡地旁观。那卖了半斤胡椒的年轻男人懊悔得直掐大腿——早知道,就今天卖了。或者明天卖,明天八成价格更高。
本钱吃紧,楚翊和叶星辞按照计划,将收购的胡椒从后门暗中转到市场,以十三、四两卖出,再明着以十五两收购。如此倒腾几次,参与者全都赚到了,而他们自己也有充足的银两可以流通。
这一天,账面上收购了五千斤胡椒。实际是一千多斤,余下的都是左手倒右手。
第四天,如法炮制,收购价狂涨至每斤二十两。
庆王府的长史和大管家,将府里余下的三百斤胡椒悉数卖出,笑得直淌哈喇子。
楚翊称病没去光启殿,和老婆躲在后堂算账。一边安排货物左右倒手,以略低的价钱卖给那些在世面搜罗胡椒的投机者,一边以二十两的价钱收购,同时留下一部分货。
时不时,还抽空亲一下。